共情力强的人特点,共情能力强怎么办,感觉活的好累好难受

在人际关系中,他们是很棒的朋友共情力强的人特点;在家庭中,是乖巧的孩子;在职场上,是出色的员工,可实际上,他们自身却常常因为无法建立清晰的边界,因此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许多人的情绪影响、习惯性地以牺牲自我为代价照顾他人的需求,而感到比一般人更多的痛苦、疲惫及焦虑......

01 共情能力太强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

共情能力很强的人,会本能地注意到周围人的细微情绪变化,也十分擅长察觉、满足他人的情感需求。

他们很容易将自我代入到别人的情绪中,将别人的情绪变成自己的情绪,可是作为代价,自己原本的真实情绪却不断受到压抑。

在人际关系中,他们是温暖关怀的朋友;在家庭中,是懂事听话的孩子;在职场上,是勤恳努力的员工,可实际上,他们自身却常常因为无法建立清晰的边界,因此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许多人的情绪影响、习惯性地以牺牲自我为代价照顾他人的需求,而感到比一般人更多的痛苦、疲惫及焦虑。

深受其扰的人,可能会感到迷惑:

· 为什么共情能力会过强?

· 这种特质是怎么发展出来的?

· 它能够被改变吗?

02 为什么会发展出过强的共情能力?

孩子被忽视的需求、父母情绪的不稳定、以及家庭角色的混乱反转

①被忽视的需求

孩子与父母(或其他主要养育者)的关系中,存在着依恋(attachment)、适应(attunement)、依赖(dependentce)及彼此相互独立(independence)几个部分的需求。

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理解自我的程度、自尊及自信水平、以及管理情绪的能力。(Heller & LaPierre, 2012)

当这些需求大部分被父母忽略时,孩子会在自我认同(“我是谁?”)、人际沟通、以及自我价值感(“我值得受到别人好的对待吗?”、“我是否应该对他人有情感需求?”)等方面遇到困扰。(Siegel & Solomon, 2003)

这些困扰具体可能表现为:在人际关系中感到恐惧和焦虑,总是被排斥在外的隔离感、疏离感,难以建立或维持有意义的情感联系。

这并不是在强求父母要有完美表现。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过一个叫作“足够好的父母”概念。

她认为,父母只要能够对孩子的情感需求有所对应、对孩子的需要有一些敏感度就可以了。没有得到满足、因而感到沮丧和挫败的小部分,实际上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发展出独立性。

对于共情能力太强的人来说,这种独立性的发展并不是循序渐进式的,而是一种在几乎没有能力应对的情况下突然察觉的一种情况:

“我需要为父母的情绪负责”

父母中至少一方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会倾向于将孩子作为一种“情绪管理工具”:发泄情绪、过度分享、抱怨困难、索求安慰、作为家庭矛盾的替罪羊......

结果是,孩子和父母的角色发生了混乱及反转--

孩子变成了父母式的角色(照顾者),而父母变成了孩子(难以自我管理的一方)。

孩子表现得过分懂事,因为这是几乎唯一可以亲近父母,得到关注的方式,是一种适应行为。

② 过度适应带来的限制

从进化心理学上看,还没有发展出独立生存能力之前,讨好、依赖父母(养育者),建立牢固的关系,孩子才能获得生存所需的资源。

当孩子的某些言行特质获得了家长的认可、带来了亲近感,为了巩固依恋关系,就会一再重复、强化、放大这些部分;而对于那些可能会威胁到关系的部分,就会尽量削弱、抑制、隐藏。(Heller & LaPierre, 2012)

也就是说,孩子讨好父母的部分越来越多,真实自我的发展空间就越来越小。

适当的压抑,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有益于发展出社会适应性,但是如果压抑太强,时间过长,习惯性地以他人的情感情绪需求为中心,会失去创造性以及发展自我的动力,人格难以独立,有陷入低自尊、抑郁及焦虑的风险。(Dwan, 2020)

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也会被带入到与其他人的关系中,但是,能够讨好父母的方式在其他人身上未必管用--过度以他人为中心,总是以“照顾者”自居的相处模式,可能会让对方感到压迫、窒息,想要逃离。

而他们本身,因为害怕被拒绝和抛弃,难以表达真实需求,或者自我价值感过于依赖外界的原因,也很难从关系中得到回报与满足。(Purvis et al., 2013).

当关系受挫的时候,挫败感和迷茫感,受到拒绝的恐慌感,会累积在心中难以排解,或者在沉默中失控爆发,或者在沉默中慢慢地耗竭。

过于重视满足他人的需求,难以拒绝别人的请求,会增加陷入恶性剥削关系的风险。

03 如何改变?

心理学上有一种叫作“真实感”(authenticity)的概念,指的是内心直觉的情绪与感受,对自己内心想法的了解。

当真实自我受到过度压抑的时候,“真实感”就减弱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认知的全面接管

--“应该”有什么感觉,“不应该”有什么感觉,“应该”怎么想,“不应该怎么想”,实际上

这么多的“应该”,都是了解真实自我的障碍,改变的第一步,就是恢复与自己内心的连接,抓住“此时此刻”的感受,学会辨别这些感受背后的意义:

此刻我的身体、心里分为有什么感觉?

这些感觉与哪些人或事有关?

这些感觉与我个人的哪些想法、观点、期待之间的联系是怎么样的?

当我们同时恢复了内在连接(情绪、身体、需求)与外在连接(人际关系,与环境的关系),治愈才能够有效发生。(Heller & LaPierre, 2012; Siegel & Solomon, 2003)

需要额外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就是对关系破裂的恐惧:

在关系出现问题时,下意识回避情绪,盲目妥协或粗暴切断关系的习惯,对于(自己或他人)的负面情绪忍受度较低的问题。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