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dv作品,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遭质疑,一等奖撤销。青少年该不该搞科研

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选结果公布后,云南昆明12岁小学生陈某石的三等奖课题项目《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很快引发了巨大的质疑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dv作品。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dv作品,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遭质疑,一等奖撤销。青少年该不该搞科研

最终在舆论的关注之下,组委会专家组重新对该奖项进行了评估和认定,得出的结论是: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最终决定撤消该项目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小学组)一等奖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dv作品,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遭质疑,一等奖撤销。青少年该不该搞科研

不仅是小学生陈某石的获奖出了问题,连获得一等奖的重庆高二女生袁某珊也倍受质疑,因为其课题项目学术论文中有抄袭别人已经发表过的内容。并且该论文指导老师和袁某珊的指导老师同为一人。那么问题就来了:青少年是否具备搞科研的能力?今后该如何再避免闹剧的发生?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dv作品,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遭质疑,一等奖撤销。青少年该不该搞科研

搞科研不是搞小发明小创造,如果不搞清楚这外界线,青少年就不能参与搞科研。在学术界里,搞科研所需要的学历层次,大都是硕士、博士、博士生导师们参与做的事,如果学历不足,专业基础不扎实,且没有良好的实验室条件,搞科研只能是空想。因为科研是需要数据说话的,而数据需要大量的实验验证。对于青少年来说,根本不具备搞科研的综合素质。至于搞小发明小创造,倒是完全可以,毕竟那是相对简单,且对学历要求不高。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dv作品,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遭质疑,一等奖撤销。青少年该不该搞科研

青少年搞科研,从目前的基础教育培养模式来看,基本上不具备条件。纵观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培养模式来看,孩子们都在按步就班上学,极少能看到超常儿童,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学习。假如有超常儿童,恐怕也会把精力放在向大学冲刺,根本没有时间早早步入科研领域。如此说来,在不具备搞科研的前提下,搞什么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那就必须要把“科技创新”概念界定清楚,否则,很容易再闹出像陈某石这样小学生搞科研的闹剧来。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dv作品,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遭质疑,一等奖撤销。青少年该不该搞科研

结束语:当看到陈某石的父亲陈勇彬写的道歉声明时,不仅让人失笑,作为科研人员陈勇彬竟然说自己的孩子已经基本掌握了项目涉及的基础概念和研究方法。但是摆在眼前的证据却是,陈某石这个六年级小学生在实验笔记上(2018.1.9)真实地写到:“老师给了我一个基因,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当证据摆在面前时,我们便知道谁在撒谎了。因此,对于青少年搞科研我持反对态度,我们必须要忠实地尊重科学,绝不能干那种假大空,那样会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让他们从小就学会弄虚作假。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dv作品,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遭质疑,一等奖撤销。青少年该不该搞科研

201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结果揭晓了,但是其中有一个三等奖的获奖者格外引人注意,这便是云南省昆明市六年级学生陈某石,他所报的项目是《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dv作品,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遭质疑,一等奖撤销。青少年该不该搞科研

很快,这个获奖项目的前生今世都被网友们给翻了个底朝上,所有证据都表明,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学术造假典型。当然如此草率下结论是不可取的,必须要拿出证据来。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dv作品,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遭质疑,一等奖撤销。青少年该不该搞科研

证据一:陈某石参加201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前一年,还对基因一无所知。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dv作品,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遭质疑,一等奖撤销。青少年该不该搞科研

请看陈某石同学的笔记,真实地记录着他对开启这个获奖项目的经历。2018年1月8日,他写道:老师给了我一个基因(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确实让一个六年级小学生解释什么叫基因非常有难度,但这却印证了陈某石获奖绝不是出自他手,而是背后有高人相助。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dv作品,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遭质疑,一等奖撤销。青少年该不该搞科研

证据二:从算法入门来推敲一下陈某石同学具备学术研究的可能性。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dv作品,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遭质疑,一等奖撤销。青少年该不该搞科研

从上面这张图片中,我们能看到算法入门的逻辑关系,仅从这里的逻辑关系就能判定一个连基因都不知为何物的六年级小学生,他的父母也不可能超前教孩子学习高中或大学课程。如果没有做这样的超前培养,自然就能印证获奖项目不是陈某石所能完成的。

证据三:陈某石父母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

陈某石获奖项目引发争议后,随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就发表了声明:承认陈某石系该研究所研究员之子,并且已经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工作。而据网友们的调查发现,陈某石父亲陈永彬,昆明研究所某项目负责人,而母亲杨翠萍和陈永彬同组的研究员。凑巧的是,杨翠萍在2016年就申请了55万研究经费,研究过C10orf67基因,不过当时研究的是肺癌,不是直肠癌。

结束语:学术造假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剽窃,而陈某石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的项目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是父母把学术成果署名权给了儿子。对于这种另类的学术造假绝对开辟了新的先河,难怪有网友开着玩笑说:“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科研成果继承制?”,玩笑归玩笑,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陈某石同学的父母用他们的急功尽利,亲手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是让儿子来埋,还是让广大网友来埋他们呢?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