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医药企业一二级市场估价下跌 药业私募基金经理项目投资变慎重

自主创新医药企业一二级市场估价下跌 药业私募基金经理项目投资变慎重 证券日报新闻记者 陈书玉

创新药领域素来有医疗行业“黄冠上的耀眼明珠”之称。2015年至今,我国在生物技术行业聚集颁布了一些现行政策,适用创新药的产品研发和资金投入,推动在我国全部生物产业的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到2020年时,在我国对全世界产品研发管道商品数量的功绩已跃至13.6%,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英国。

在这段时间,创新药公司也迈入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愈来愈多的自主创新医药企业涌进了金融市场,尤其是伴随着科创板上市及其股票生物技术板“18A现行政策”的发布,创新药公司从成立到发售的周期时间大幅度减少,一款创新药保证二期临床医学(企业)就可以发售。

但是,最近在项目投资行业,对创新药公司的项目投资却迎接了很大的异议。发售十几年的上千亿总市值自主创新医药企业股票价格持续下跌、一级市场上的大牌明星公司上市却不断跌破发行价等状况,让很多的药业私募基金经理有一些“进退两难”。

一二级市场估价下跌

自2021年逐渐,创新药公司一二级市场估价下跌的情况司空见惯。去年年底,创新药行业一家行业龙头新三板转板首日即跌破发行价,也是让销售市场对这一版块的项目投资心态几近降至冰度。许多投资人对创新药公司目前的商业运营模式发生了怀疑,觉得不断砸钱资金投入产品研发,随后根据药物发售或对外开放受权方法造成大幅度收益的方式不能不断。

这一状况并不是个案。实际上,上年至今,生物技术公司撤销发售及其发售后跌破发行价的状况层出不穷。据普华永道统计分析,2021年全年度,105家药业公司申请新三板转板,71家申请注册起效,16家停止申请注册,4家中断申请注册。股票层面,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2021年赴港上市的19家未赢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中,有15家仍处于跌破发行价情况,在其中有9家在发售首日收跌。

“有的情况下,一家企业在pre-IPO轮的市值比发售后还贵,那麼还比不上在推出后再去投。”华南区一家潜心健康医疗产业投资的百亿元级私募投资责任人对证券日报新闻记者表明,该企业原先只做一级市场,近些年也逐渐转为二级市场,去发掘一些估价下跌造成的投资机会。

归根结底,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因当地创新药的大幅度减价,促使外部对中国创新药领域的预估已经产生变化。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近日表明,我国的自主创新医药企业,大多数是靠资产投出来的,对风险性极其比较敏感,一旦在中后期市场销售上没法进行指标值,赢利预估变弱,很可能会引起金融市场的链式反应。

2022-03-10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