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之美·小暑丨小暑古诗词里的“炽热”与“清爽”

节气之美·小暑丨小暑古诗词里的“炽热”与“清爽” 天津市7月6日电(新闻记者 周润健)7月7日将迈入小暑节气,这时节,有一个特别的连接点,便是头伏。头伏后,湿冷炎热的气温令人总觉得的身上黏黏糊糊的,很不舒服。古时候,并没有电风扇、中央空调等冷冻设备,古大家是如何描述炎热?也是如何表达解暑乘凉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暑古诗词,寻一寻回答。

尽管就是个“小”字,但跟“暑”组成,就代表着躲不了的酷热。

在唐朝诗人王维眼里,这类炎热不但令人煎熬,自然万物也莫不殃及,他在《苦热行》中写到:“赤日漫天地,火云成山岳。蔓草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应对炎热,宋代诗人陆游在《苦热》中也表述了这种被“蒸桑拿”、被“桑拿浴”的觉得,“万千瓦时鳞鳞若魔龙,日车没动汗水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同是表述“太热了好像在蒸锅里”,南宋诗人戴复古描述的则更甚一层:“新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天地万物此陶镕,人何怨酷热。”

热!那怎样解暑乘凉?阅览古代人勾勒小暑的古诗词,多见下完雨后、荷间、晚风中、皓月下偶拾清爽的酣畅,如“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面前无长物,窗底下轻风。”等。

为了能解暑,古代人都是煞费苦心,“产品研发”出许多“武器”,如折扇、冷食、冰鉴、瓷枕、凉簟(席子)等,这种“武器”在诗词中也有一定的反映,如“透明薄纱厨,轻纶巾。枕冷簟凉深院。”等。

最被文人墨客所强调的或是“心静自然凉”这五字人生箴言。“热散由内心平静,凉生为室空。”唐代诗人白居易道出了“心静自然凉”的最高境界,告知众人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必受外部的影响,心恬淡则身觉凉。

小暑来啦,“三伏”序幕正式开启,应对卷天席地的滔滔酷热,夏季的清爽不一定在丛林当中,亦在心灵深处。炎热不能避,人的内心却能静,沏上一壶新式茶,手捧一本文集,观日升日落,看花开花落

2022-07-06

202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