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问|“浓浓的年味我国”系列产品稿之一:西方国家为什么沒有春节对联?

物品问|“浓浓的年味我国”系列产品稿之一:西方国家为什么沒有春节对联? (物品问)“浓浓的年味我国”系列产品稿之一:西方国家为什么沒有春节对联?

中国新闻社北京市1月29日电 题:西方国家为什么沒有春节对联?

中国新闻社新闻记者 文龙杰

2022年1月,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一名书法爱好者正写春联。中新社发 龙涛 摄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即指春节对联。大家都知道,贴春联是迎来和庆祝春节的最重要风俗习惯之一。西方国家为什么沒有春节对联?回答显而易见并不是西方国家但是新春佳节。也许那样问更准确:春节对联为什么造成于我国?回答似需从历史时间与文化艺术根本原因寻。

仙木大红纸:从桃符到春节对联

据考,春联起源于桃符,即周朝挂在门口的二块长方型桃木工板,上或画或书降鬼高手“神荼”“郁垒”以驱邪。这类风俗习惯一直持续到唐,“元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五代十国时逐渐在桃符上书写联语。据相关科学研究,孟昶笔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先的一副春联。延续至宋代,春节对联慢慢变成时尚,发生了王安石书中“千门万户”“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场景,且伴随着打印纸张普及化,桃木工板渐改成色调差不多的打印纸张。

“桃符”真真正正称之为“春节对联”是明朝。据明代文人墨客邓少平瞻记述,“春节对联之设自明太祖朱元璋始。皇都南京金陵,除夕夜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大门口须加春节对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清朝《燕京岁时记》上记述:“春节对联者,即桃符也。”自明朝清代迄今,贴春联变成必不可少的春节习俗。

2022年1月,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一名书法爱好者正写春联。中新社发 龙涛 摄2022年1月,在广西省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一名书法艺术发烧友正写春联。中国新闻社发 龙涛 摄 文本钦佩:乾坤圣贤之意

汉语纵排,外语横向,这也是西方国家无春联的形式缘故。更多方面的根本原因取决于文本观。

无论最开始的桃符驱邪,或是持续迄今的新年新气象、祈愿纳吉,春联的内容自始至终贯穿着解灾,这也是中国汉字钦佩传统式的组合。

2022-01-30

20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