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手匠人人承传古典建筑文化艺术 过万零件还原故宫角楼实体模型

河北省手匠人人承传古典建筑文化艺术 过万零件还原故宫角楼实体模型 廊坊市4月16日电(宋敏涛 杨雅淇)宏伟的故宫角楼、庄严肃穆的雍和宫石牌坊、绘彩的一殿一卷垂花门……4月16日,新闻记者赶到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东陈村古建筑模型制作手艺工匠李长久的个人工作室,独具一格我国复古风格的古建筑模型一览无遗。

图为李长久正在制作的红木古建筑模型。 张艺典 摄图为李长久已经制做的红木家具古建筑模型。 张艺典 摄 1975年出世的李长久受家中陶冶,自小就对木匠技艺痴迷。“我的祖上四代都从业木匠工作中。出生清朝末年的曾祖,从业过古代建筑整修工作中,他留传出来的一套木工工具,迄今我还在使用。”李长久说,他特别享有手工制作量尺寸、绘图、测算占比,再一点点打磨抛光、拼凑的全过程。

“一个古建筑模型重件必须几万元或十几万个预制构件,构件小、总数多、制做周期时间较长,务必要有充足的细心,更要潜心。”李长久在已经有木匠手艺的基本上,日复一日地通过自学研修古代建筑修建手艺。他最沉迷的故宫角楼,不但有精妙绝伦的修建技术性风采,也有古代建筑特有的历史人文原素含义。

图为李长久在为古建模型作品添涂金箔。 张艺典 摄图为李长久在为古建模型著作添涂金箔纸。 张艺典 摄 “做故宫角楼实体模型,斗栱基本上预制构件‘三才升’的制做是十分磨练人的。”李长久表明,“三才升”只有开顺身口,只容许竖向预制构件根据,做斗栱时要需注意不可以把四个搭交口方位放反,也有体型小、使用量大的斗口仅有3mm,要在打磨砂纸上不断翻磨,手指磨流血是经常有的事。

“斗栱、翼角等部件的做法,必须融合古代建筑工程图纸上的数据信息,测算出变小的占比再开展制做。”为了更好地能让制做手艺与古代建筑更接近结合,李长久细心细读《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工程做法则例》等古代建筑基础理论书本,并常常前去北京市古建筑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

图为李长久制成的红木故宫角楼模型作品。 张艺典 摄图为李长久做成的红木家具故宫角楼实体模型著作。 张艺典 摄

2022-04-1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