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现在豆腐没有豆腐味了,为什么在超市买的豆腐没有自己做的好吃,没有豆腐味?

感谢邀请: 豆腐 很多人不知道的秘密,我传统吃的豆腐是用黄豆磨成配上石膏粉而化学反应成的,小编问得超市买的豆腐没豆腐味,那时因为超市豆腐是米浆做的,米浆比黄豆便宜,操作起来也方便,所以不用担心买的是假豆腐为啥现在豆腐没有豆腐味了。市场上的豆腐品种很多:比如,传统黄豆豆腐,米浆豆腐,黑豆豆腐,老浆豆腐,还有一种新品不带石膏的豆腐,总之不时袋子真空装的就好,那些什么鸡肝豆腐,千叶豆腐,鱼豆腐,全是各类化学剂合成的,少吃点。

Two师兄家常菜视频:每周更新不一样的家常菜,喜欢的点点关注,分享,总会有你爱吃那道菜!

这位朋友,在胡子的老家胶东地区,现在农村挑着豆腐卖的人,确实没有了,但是,骑着三轮摩托车卖的有。不过,也少了。胡子觉得,您提的这个问题,让我们注意到了一个以前被忽视了的现象。这个现象虽然微小,但很有意思,小处着眼,很好地看出了我们这个社会发生的很大变化。

为啥现在豆腐没有豆腐味了,为什么在超市买的豆腐没有自己做的好吃,没有豆腐味?

小小豆腐担,社会一窗口。 下面,胡子分析一下这个窗口的一些细微变化——

为啥现在豆腐没有豆腐味了,为什么在超市买的豆腐没有自己做的好吃,没有豆腐味?

首先,咱回忆一下以前农村做豆腐的温馨情景,重品豆花浓浓的香味。胡子记得,小时候,每年过年,父母都要做两包豆腐。“无豆腐,不成年”。好像年味,就是这浓浓豆腐味;好像做豆腐,就是过年的一个仪式。过年的豆腐,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五六做。父亲在院子里架起一盘大石磨,把侵泡好的豆子磨成浆,然后,用布包着,往一大锅的热水里揉挤浆汁,直到揉得布包里全是豆渣,接下来,烧水,往浆汁里点卤水。这时候,豆腐的雏形——豆腐脑就制成了,最后,把它倒进一个铺着布的木槽里,一边兜着,一边压,待把水分沥的差不多了,用一块板子轻轻地覆在上面,压住不动了,这样,“年豆腐”也就算完成了。 那个时候,不单是胡子家只在过年做一次豆腐,全村人都这样。谁家也不可能平时爱吃豆腐了,就做上一大包。费事不说,主要是穷。那时的“穷”,带有很广泛的普遍性。因此,也就出现了一些挑着豆腐担子,在街口村巷卖豆腐的人,走走,停下,“梆梆梆”敲着豆腐梆子。有的敲着梆子,不吆喝,因为这梆子声,就是专用的卖豆腐的信号;有的边敲,边吆喝:“卖豆腐来——卖豆腐来——”,吆喝的声音带着豆腐的浓浓之香,一同在村巷里流淌起来……

为啥现在豆腐没有豆腐味了,为什么在超市买的豆腐没有自己做的好吃,没有豆腐味?

现在,要是再挑着担子卖豆腐,就有点太落后了,都改成骑着三轮摩托车了。不过,骑着三轮摩托车卖的,也似乎少了。胡子琢磨着,有一个原因,可能是现在的人生活好了,不用像以前那样,没有肉吃,能吃上一块豆腐,就算是改善生活了。现在,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吃的各种肉类也都不缺,蔬菜也丰富,以前的“年豆腐”,成了平常物,既然不那么稀有了,消费量也就少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胡子刚才说了,现在卖豆腐的,都是骑着三轮摩托车。从胶东集市的分布和赶集的日期上来看,每个乡镇都有一个大集和1-2个大村起得小集,赶集的日子一般是,这个集是二和七,那个是三和八,另一个是四和九......周围的集,赶的日子这么密集,要是赶集,可以天天排着赶下去。反正,集和集之间最远的也就三四十里,近的二十几里,骑着三轮摩托车,一溜烟就到了。根本用不着再象以前那样走村串巷了。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现在村子里的人少了,都是中老年居多,消费量也少了,要是辛辛苦苦骑着三轮摩托车,走村串巷这么一遭转下来,卖的钱,还不如耗的油钱多呢。

为啥现在豆腐没有豆腐味了,为什么在超市买的豆腐没有自己做的好吃,没有豆腐味?

胡子现在在城里住。东边有个小市场。每天傍晚,小市场就有好几个卖豆腐的。胡子经常买了豆腐,捎给在老家住的老娘。

这,或许也是现在卖豆腐的一般不进村的一个原因吧。

这位朋友,关于这个问题,胡子就能分析出这些。您还满意吧?

感谢小悟空的邀请。

为啥现在豆腐没有豆腐味了,为什么在超市买的豆腐没有自己做的好吃,没有豆腐味?

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做豆腐。

为啥现在豆腐没有豆腐味了,为什么在超市买的豆腐没有自己做的好吃,没有豆腐味?

家在农村,身边少不了做豆腐的,尤其是冬天,每天中午必须有的菜就是豆腐。而家里这边的豆腐也比较讲究,都是用酸浆水点成,不是现代工艺中的石灰。尤其是刚做出来没下水的豆腐,鲜甜软糯,入口即化,还带着一股豆腐本身的豆香味,给个生蚝都不换。

为啥现在豆腐没有豆腐味了,为什么在超市买的豆腐没有自己做的好吃,没有豆腐味?

为啥现在豆腐没有豆腐味了,为什么在超市买的豆腐没有自己做的好吃,没有豆腐味?

那么为何做豆腐的人变少了呢?

做豆腐本身位列三大苦之巅,绝非浪的虚名。每年过年,农村家里都会自己做豆腐,让我得以了解到做豆腐的过程。首先就是拉豆子,这个现在都是机器了,加水加豆子进机器里面打成两半就行,这个叫拉豆黄。接下来熬豆黄,将浆倒入锅中开始熬,满满一大锅的水都要烧开。然后就是滤豆渣,将豆浆中的豆渣过滤出去,豆渣是一种喂猪的好饲料。最后才是最重要的一步点豆腐,这个需要控制火候,酸浆的量,以及温度。点好以后的豆腐是豆花,盛放在专门的模具之中滤去水分,就是我们所说的豆腐块了。

传统拉豆黄

滤豆渣

打豆腐

是不是光听这堆工序就已经觉得晕头转向了?农村里一般的农妇想做豆腐需要一个好身体。一般都是两口子做,在我家这边一般一天保底4锅,卖的好的都是6.7锅豆腐一天。这个是相当费人的,曾经有做豆腐的婶婶跟我妈抱怨说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过年能睡个好觉,只有过年这几天豆腐坊不用开门。

越来越少人不做豆腐的原因就是累。

我家邻居做了一辈子豆腐,现在老了一天只做一锅传统豆腐都是街坊邻居吃了。通过做豆腐挣下了百万家产,盖起了小洋楼。另一个我知道的做豆腐的更是从山上搬下来的,辛苦做豆腐,十几年光景,买了房子买了车。但是这个苦你的能吃的下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科技的进步。现在的蒸汽点豆腐,都是机器做,然而做出来的豆腐并不好吃,都是卖给大型超市,让城里人买走了,传统豆腐没有这么大的出货量。

最后就是年轻一代都不想吃这个苦了,我没见过一家做豆腐的让自己孩子干这个的。

也许传统豆腐这个行业会像很多古法一样,慢慢的凋零,甚至退出社会的舞台。几十年以后,恐怕很难在吃到一口热乎乎的甜豆腐了。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