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为何集中在这几个省份,人口减少,老龄化真的是问题么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人口危机的舆论好像越来越热老龄化为何集中在这几个省份。从数据上看,中国人口出生率已经大不如前,而且就趋势而言,未来大幅下跌更是不可避免。

老龄化为何集中在这几个省份,人口减少,老龄化真的是问题么

老龄化为何集中在这几个省份,人口减少,老龄化真的是问题么

这一下,大家似乎都慌了。不仅官方舆论转了风向,开始鼓励生育,民间更是一片悲观之像。一些所谓的砖家叫兽,这时候也赶紧不失时机的跳了出来,提出了一些所谓“按工资基数缴纳生育基金,补贴二胎家庭”的狗屁建议。看这架势,如果大家再不鼓着劲儿生,未来似乎就真要大祸临头。

老龄化为何集中在这几个省份,人口减少,老龄化真的是问题么

鼓励生孩子这个方向肯定没错。只是就现在这形势,再怎么鼓励也来不及了,到80、90后这一代老的时候,中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似乎已难以避免。

不过,老龄化社会虽然挡不住,但这是否真如大家预测那样,成为下一个日本——甚至连日本都不如,其实还真不一定。在云石君看来,如果从发展的眼光来看,30年后,老龄化的中国,比起年轻化来,可能还是一个相对更不坏的结果。甚至可以这么说,30年后的老龄化社会结构,反而有可能成为80、90后最终能够安然终老的最大保障。相反,如果中国继续保持过去这些几十年的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30年后不仅不会成为日本,反而更有可能成为印度——甚至连印度都不如。

当然,这话说的有点耸人听闻,但仔细分析一下,其实未必是瞎掰。

我们现在说到人口问题时,都喜欢讲劳动人口红利,认为这是这些年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基本优势之一。这个理解其实是基于历史经验的角度来说的。

何为历史经验?在这里,指的其实就是过去几十年到当下的社会平均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就是说,在现在这个文明发展程度下,每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价值,进而为自己和社会创造多少财富。

这套逻辑,迄今为止都是大致成立的。因为在过去几十年,这个社会创造财富的直接主体都主要还是人。虽然在这个财富创造过程中,人也免不了要借助各种机器设备——比如汽车、电脑、工农业机械等等,但这些机器设备大都需要人的直接操作才能运转,才能产生效益。

当然,也有一些不需要人类直接操作的——比如珠三角一些“黑灯工厂”里的工业机器人,只要人先期设计好程序,他们就可以按照既定的套路,按部就班的工作下去,把财富给源源不断的创造出来。

只不过,这种工业机器人的运用还不够普及。除了成本问题和复杂程度不够外,最重要的是,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它们只能机械的做出程式化的动作,对于非程式化的工作,它们应对不了。

从上述解释中,我们可以明白:现代文明条件下,人,依然是这个社会的财富创造的主体。要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那么劳动人口,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即便是所谓的通过技术升级和知识开发培育出人才,也是建立在对人本身的改造基础上的,并不改变人作为财富创造主体的本质。

但问题是,这种局面可能持续不了太久了。从科技发展趋势来看,AI人工智能的技术积累现在已经到了相当水平,差不多已经处爆发的前夜。在未来几十年,AI必将出现革命性突破,进而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发展形态。

为什么AI这么恐怖?这是因为这一场技术革命,和以前的技术革命有根本的不同。

以前的技术革命,不管它怎么升级,本质上都不改变生产工具的辅助功能和被动属性和。

比如运输工具,无论你是马车、火车、汽车,还是飞机、高铁,他们都终归是得靠人来操作。就算近年随着科技发展,在飞机、高铁中植入了一些高科技,让它们具备了一些自我操控能力,但这种程度还十分有限,它们的安全运行离不开人类的事先程序设定,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或者复杂情况时,也离不开人的直接干预。

所以在以往的这些革命中,技术进步改变的只是生产工具本身,并不改变人类对生产工具的驾驭关系。所以这些革命,在消灭了一些旧职业的同时,也开创出了一些新职业,人类在宏观层面作为财富创造主体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影响——甚至随着文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复杂程度提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还在不断增加。

但AI革命就不一样了。当人工智能足够成熟后,它就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可以对生产工具予以直接驾驭——甚至它们的驾驭能力比人类要做的更好,而成本则更低。

这就很恐怖了。汽车取代马车后,马车夫的职业消亡,但汽车司机的职业随之兴起;传统农业和手工业被消灭,但机器化大工业又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这一系列转换过程,会影响个人的前途命运,但并不影响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总量。

但AI革命本质上就是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源的取代,这意味着,随着AI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退出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进程,失去财富创造主体的资格——而取代他们的不是另一部分人,而是人工智能!说的直白点,就是很多人将失去工作!

那么,有多少人会失业?这个数字肯定是会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不断增长的。往远了不说,就说未来三十年内,可预见会消亡的职业和失业的劳动力,这个数量就十分恐怖!

最直接的就是司机。在2018年,只要对科技发展稍有了解的人,对无能驾驶的普及基本上已经不会有什么疑问了。短则十年,慢则二十年,无人驾驶将会彻底取代人工驾驶。

一旦无人驾驶普及,汽车司机这个职业基本作古——不会像当年汽车司机取代马车夫、轿夫那样,有新的升级版职业将其替换。这对仅将司机作为一个生活技能的普通人来说当然是个好事,但对把司机当职业的人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了!

而放眼全国,这些专职司机有多少?这个没有一个明确的总数。但根据交通部数据,2014年全国出租车司机总量是268万人;这几年网约车大爆发,全职网约车司机数量也应该只多不少,再加上公交、大巴以及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聘用司机,所以光以上专职司机的总量就在1000万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专职司机群——大货车司机,这个被称作“公路上的游牧民族”的群体,据各方的普遍估计,数量大约为3000万人!

总量相加的话,全国有大约4000万专职司机,这个数据应该是大差不差的。

4000万人,还都是青壮劳动力!光一个已看得的见即将成熟的无人驾驶,在未来十几二十年内,就会淘汰掉规模如此庞大的群体。想想都知道这是多么恐怖!

而这还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简单记账的小会计;保安、快递员、流水线工人、翻译、收银员、客服、交易员,这些职业中的相当一部分,都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失去工作。

这就是未来几十年内,我们将要面对的现实!仅仅在中国,可能就会有上亿的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这对维持社会正常运行来说,其实是个非常大的威胁。上亿人口,而且都是青壮劳动力,由于他们的工作是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所以也不会有什么升级版职业来吸纳。上亿劳动力全涌入其他的所谓新兴服务行业,肯定也是消化不了的。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发失业保障金——而且这种发放是长期性的。

这笔钱就很恐怖了。按照现在的货币购买力,维持一个城市退休职工体面生存,一个月最少也得2000元——这还是老年人消费低;年轻人给两千元,肯定是满足不了的。而哪怕只翻一番,4000元,几千万人下来,也足以让财政破产!

而如果不给钱,或者给的不够,那麻烦更大。说不好听点,老年人给的少了,反正他们年老体衰,闹事也闹不了太大;青壮年失业人口给钱给少了,大规模社会骚乱肯定是免不了的——甚至哪怕就是给足了钱,以年轻人的荷尔蒙分泌水平,既然吃饱了没事干,肯定也会到处惹是生非。

总而言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二三十年后中国的人口结构如果依然保持现在的格局,那才是真正的灾难!到时候整个中国社会将不可避免的陷入印度化——即人口结构足够年轻,却又没有足够的有效工作岗位来吸纳劳动人口。

而届时中国的下场,甚至可能连印度都不如——毕竟印度还有个印度教撑着。这个教的基本要义就是轮回往生,告诉教徒今生受苦,来世就可以享福。靠着这点念想,印度的庞大中下层人口还真能对今生苦难默默忍受,不惹是生非。

而中国人就不一样了。中国人都是现实主义的无神论者,你说个为国生娃都能被喷出翔,要大家相信什么今生受苦换取来世享福的鬼话,大家只会逼上梁山跟你玉石俱焚——到那时候社会大乱很难避免!

而如果人口结构老龄化,只要不是特别严重,在云石君看来问题其实并不大。毕竟随着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源的取代,未来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势必大幅下降,工作岗位的消亡与适龄就业人口的下降,如果能够大致同步,反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这对现在担心老无所依的80后、90后来说,其实是很重要的。

毕竟社会养老这个东西,归根结底靠的无非就是两样——一是钱,二是社会稳定。

钱这个方面,人工智能取代劳动力,不仅不会造成财富创造能力减弱,相反还会大幅增加——这意味着财富创造方面,其实未来是有保障的;而劳动力相对于现在的减少,只要不是太离谱,那么不仅不会对80后、90后的养老构成威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他们的幸福晚年——毕竟冗余劳动力减少;不仅社会整体负担会降低(不用花钱白养他们),而且社会骚乱的风险也会降低——真要社会大乱,老年人绝对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总而言之,虽然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十分严重,但中国可能好巧不巧的,赶上了人工智能这波浪潮,从而有了一个亡羊补牢的机会。只要现在能够全面放开生育,虽然新生人口大幅下降依然不可避免,但社会结构并不会恶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毕竟,社会结构的合理标准,也是会根据时代发展而不断调整的。

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样的人口结构,才是未来最为合理的状态呢?这其实就涉及到一个科学测算的问题。如何测算,才能保证人口结构与科技发展水平大致平衡?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 ,云石君在下一节中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观天下系列第32节。喜欢的读者,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持续收看全部云石君全部原创文章。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