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土的古尸,古代中国人的身高是多少?有何史料记载?

我国很多史料都记载了古人的身高,例如《史记》中大禹“九尺二寸”,孔子“九尺六寸”,刘邦“七尺八寸”;《三国志》中,何夔“身长八尺三寸”,他的父亲何熙最高,有“八尺五寸”中国出土的古尸。《汉书》里也写到项羽身高“八尺二寸”。乍听起来,古人们好像长得都十分高大,但经过考古学家大量研究后,发现现代人对古代的尺的理解有偏差。

中国出土的古尸,古代中国人的身高是多少?有何史料记载?

首先,古代人所使尺子的长度和现在尺子不一样。其长度的趋势基本上是年代越久远实际越短。如商代1尺约为0.169米,西汉1尺约是0.231米,隋朝1尺相当于0.273米,明代1尺达0.32米,清朝时期尺子长度与现在差不多。而楚霸王时代,1尺大致是现在的7寸,项羽的身高(暂且不论测量方式)用现在的算法来算大概是1.89米。这个高度放在现代只算得上高大魁梧,但在史料中这已算“巨人”了。

中国出土的古尸,古代中国人的身高是多少?有何史料记载?

中国出土的古尸,古代中国人的身高是多少?有何史料记载?

其次,即使同一年代的尺子,它们的长度也不尽相同。例如商代的骨尺1尺为16.95厘米,牙尺1尺是15.75厘米和15.80厘米;西汉的木尺1尺长23厘米,铁尺1尺有22厘米,竹尺1尺为23.6厘米或22.92厘米;明清两代,曾分别采用营造尺、裁衣尺和量地尺三种不同长度的丈量工具,但在史料上到统称为尺,至于古人是用哪种尺量的我们也无从考究。

另外古人测量身高的方法也值得探究。明代学者徐霞客的好友陈继儒在《寿江阴徐太君王孺人八十叙》中曾提到古人对身高测量大多是估量,即直接通过肉眼估算对方身高,并没有经过实际丈量。现代人体测量证明:人的身高数在清晨最大,晚上最小;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段下,人们看起来不一样高。而且脚跟是否着地,鞋帽脱掉与否,身材胖瘦如何,身材比例怎样等等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他人身高的判断。用这种估量的方法记载的身高实在是不令人信服。

除此,古人的身高与现代人一样都呈高矮两极分化与地域性分布。上层阶级的人由于从小锦衣玉食,营养补充到位,身高普遍比底层穷苦人高;而北方人又整体比南方人高,大约高至5厘米。史料上大多对于古人身高只是记载了一个具体的数值,我们必须结合历史背景才能分析出古人大致的身高。要想更加精准地了解古人的身高,最为可靠的办法是依据考古出土的古骨骼和古尸。

笔者整理了一些考古数据,大致了解到以下三点:

1.距今五、六千年前至距今三、四百年前,中国古代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约在1.65~1.67米之间,古代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约在1.54~1.56米之间。个别时代有所微动,例如秦汉三国时期的人略高,唐宋时期人们由于民族融合与南迁等原因整体偏矮。

2.人类学家对十五世纪以前人种的研究显示:全世界古代男子中等身材的标准是1.60~165米。由此可得,中国古代男子的身材在世界同时代人当中算中等偏上水平。

3.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欧美人身高相比,我国古代人的身高与他们的差距没有现在这么大。二百多年前美国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为1.67米,现在他们的身高已经高达到1.75米,而我国现代人的平均身高在建国前一直没有什么变动,直到建国后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身高才有所增长。其增长趋势大概是:每十年男子增长2.3厘米,女子增长2.1厘米。

其实古人身高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值,它还与我国各个时期的特征与进程息息相关。于此同时,它也提醒了我们:要以审视的眼光阅读史料。

谢邀。

中国出土的古尸,古代中国人的身高是多少?有何史料记载?

湖南省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博物馆,马王堆汉墓古尸是2000多年前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是湖南省乃至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文物之一,据悦史君了解,从马王堆汉墓古尸出土到现在,保存条件和手段经历了多个阶段。

中国出土的古尸,古代中国人的身高是多少?有何史料记载?

上世纪70年代,我国正处在三线建设阶段,长沙一家部队医院在马王堆附近开挖防空洞时,突然发现地下有异常,认为可能有古墓留存,立刻向上级部门做了汇报,由此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开始了。

中国出土的古尸,古代中国人的身高是多少?有何史料记载?

197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和湖南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在这里挖掘出了深埋在地下的一座巨大椁室,居中的内棺里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这就是后来被考证为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也称马王堆汉墓古尸。

马王堆汉墓古尸刚刚出土时,外形完整无缺,全身柔软而有弹性,工作人员在往她体内注射防腐剂时,她的血管还能鼓起来,周身血管通畅,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古代湿尸,被称为“东方睡美人”。

马王堆汉墓古尸出土后,有一部分人的认识并不清晰,没有采取很好的保护措施,反而急急忙忙对外开放,导致每天数万人前来参观,甚至有人觉得只要保存出土的帛书、器物等文物,尸体应该另外处理掉。

周总理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要求湖南方面把马王堆汉墓古尸保护起来,同时确定考古发掘项目方案框架,拨出专项经费20万元。

之后,周总理还就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保护等问题,先后作出三次批示。

悦史君从相关部门了解到,40多年来,针对马王堆汉墓古尸的保存方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上世纪70年代,专家们对马王堆汉墓古尸主要采取“整体保存”的办法,通过注射防腐剂对古尸进行防腐处理。

当时,医学专家还对马王堆汉墓古尸进行了解剖,这也是保护和研究的一个途径。

第二,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马王堆汉墓古尸的保护发展为“组织器官水平保存”。

这种办法比单纯注射防腐剂要好一些,可以让马王堆汉墓古尸保持最佳的状态。

第三,进入新世纪以来,对马王堆汉墓古尸的保护开始全面采用“整体——细胞——分子”三级保护模式。

这里主要依托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的科研力量,也是一种独特的湿尸类文物保护技术和模式。

目前,相关部门每半年就要对马王堆汉墓古尸进行一次“体检”,随时观察分子水平的变化,再决定是不是换新鲜的保存液,尽可能地为她“延年益寿”。

(写有趣的历史,说不尽的传奇,我是悦史君,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