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清末期的八旗军都到了哪里去了,为什么只有湘军淮军之类的军队

清末的八旗虽然大部已经糜烂不堪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不过从编制上来说一直存在,期间清政府也曾经努力恢复八旗的战斗力,可惜效果不大。

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清末期的八旗军都到了哪里去了,为什么只有湘军淮军之类的军队

清廷入关以后,作为其基本武力的八旗军很快就腐化糜烂,战斗力急剧下降。在三藩之乱时,八旗军面对吴三桂的部队的表现就非常糟糕,全靠绿营清廷才取得了最终胜利。此后在历次战争中,除了关外八旗因为生活艰苦,还保持了几分战斗力外,大部分八旗子弟已经只会斗鸡走狗,毫无作用。

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清末期的八旗军都到了哪里去了,为什么只有湘军淮军之类的军队

但是八旗毕竟是清廷的根本武力,加上其既得利益者众多,因此并没有被撤销。

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清末期的八旗军都到了哪里去了,为什么只有湘军淮军之类的军队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南方太平军的崛起、地方督抚势力的加强和外部列强的压力,恭亲王奕䜣在开展洋务运动的同时,也在八旗军中引入了新式的西洋火器,并按西式操典进行训练,以增强八旗军的战斗力。

应该说奕䜣这一举措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像甲午战争期间,丰升阿统帅的正红旗、正蓝旗部队也参加了战斗,表现在清军中属于中等。而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编练的镇边军则招募猎户配以八旗军官,其战斗力比普通八旗军要强不少,和淮军相当,在甲午战争中发挥出色。

不过大部分八旗军除了换装西洋武器外,变化不大。更糟糕的是在之后的庚子事变中,北京的八旗遭到了八国联军的重创,而东北八旗也被俄军打了一个七七八八。八旗又被打回了原形。

此后清廷虽然借着袁世凯编练新军的机会,再次以旗人为核心组建了禁卫军和北洋第一镇。但是空有其形,战斗力平平,在辛亥革命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清末期的八旗军都到了哪里去了,为什么只有湘军淮军之类的军队

东北历史上的民族很多,至于满族的起源现在还是有不同的说法。

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清末期的八旗军都到了哪里去了,为什么只有湘军淮军之类的军队

满族的起源是远古的肃慎。

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清末期的八旗军都到了哪里去了,为什么只有湘军淮军之类的军队

目前史学界有很多说法,萨沙个人认为肃慎属于通古斯人(东北古代史专家薛虹认为肃慎就是通古斯语中人的意思),最早在贝加尔湖附近活动,随后向四面迁移,遍布今天的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远东、中国东北等地区。通古斯人也是今天很多少数民族的祖先,黄种人。

早在周武王时代,就有肃慎使者进贡的记载。

当时肃慎大体在东北的松花江以东活动,仍然是原始部落形式。

他们进贡的物品,也不过是弓箭而已。

因为肃慎人的居住地,大小兴安岭寒带地区有一种特殊的灌木楛木,非常适合作为箭杆。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肃慎非常落后。

他们处于原始社会,分散为无数部落散居在东北很多地方。部落之间,又有较大的差异。

他们不属于游牧民族,大体死在渔猎,也学会了少量的农耕。肃慎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由于落后,部落人口稀少,各部落也没有统一的领袖。

所谓肃慎人也只是一个名词而已。

其实个人觉得研究这些挺无聊的。

即便是黑猩猩基因和人类相似度高达98.77%。

都是一模一样的人,还强分什么汉族满族。

裹脚基本上是中国古代汉人的陋习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其他民族的人。

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清末期的八旗军都到了哪里去了,为什么只有湘军淮军之类的军队

裹脚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似乎已经很难考证了,至少对于我们非专业人士来讲,不存在一个确切的定论。但基本上来说,女人裹脚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比如苏轼就有《菩萨蛮》一词,描述缠足女性:

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清末期的八旗军都到了哪里去了,为什么只有湘军淮军之类的军队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清末期的八旗军都到了哪里去了,为什么只有湘军淮军之类的军队

建国之后奇人都没了,清末期的八旗军都到了哪里去了,为什么只有湘军淮军之类的军队

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该词普遍认为是苏轼于席间的游戏之作,是写给歌妓的。我也曾据此认定裹脚习俗起源于北宋的娱乐场所。因为娱乐场所自然要以取悦顾客为赚钱的主要手段,所以女性裹小脚用以取悦男性宾客的审美,这倒不算是男权对女性的压制,反倒是一种商业化的考虑。

但后来我又看到资料,说宋朝的皇室、贵族和士大夫家族也鼓励女性裹脚。苏轼词中的“宫样”其实就是宫廷中的样子,看来倒是歌妓在模仿宫廷女子,以博得男性欢心。

若从更久远的历史来看,小巧玲珑的女性的确更符合汉人男性的审美,也极大满足了其性心理。像赵飞燕之类,也是小巧到可以在掌中跳舞,脚自然不会特别大。《孔雀东南飞》里也描绘了小脚,但未必是裹脚造成,而是以脚来勾勒整个人的小巧玲珑。

由此可见,女性裹脚最初倒也不完全是男性群体的压制,而是女性以男性审美为标准,自行规训身体的结果。当然,从广义上讲,女性以男性审美来定义“美”的概念和认知,这也是男权社会的产物。

不过到南宋,女性裹脚的现象就更加普遍了。理学思想由二程、朱熹等学者发轫,中国思想逐渐内敛化也由此开端。内敛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对身份认很敏感,比如华夷之间,再比如男女之间。男性由于从潜意识里惧怕女性群体的失控,故以理学为根基,构建出一系列旨在压制女性的家法族规。

但总的来说,南宋一代女性地位并不似后世一般低下,因为思想从书斋传播到人群,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女性裹脚虽然越来越多,但肯定不如后世普遍。

真正将女性裹脚的习惯推广落实是明朝。

明朝以理学为官方指导思想,故理学在士大夫群体中几乎成为主流学术,而家法族规和蒙学的推广,也使得理学思想在民间伸开触角,影响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裹脚,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项。

在明朝,像样的士大夫家庭,也包括一般士绅家庭,女性成员都会裹脚。裹脚与否,甚至影响到女性乃至于整个家族在外界的名声。像《水浒传》、《金瓶梅》等世俗文学作品中,裹脚的女性角色也随处可见,如阎婆惜、潘金莲等,而且小脚情节一出,后面多数情况要开车。作品虽然托名两宋,实际上写的是明朝社会。由此可见,裹脚在明朝已经逐渐深入全社会,不单单是士大夫群体,因为那些话本小说主要的消费群体都是普通市民。

但截至明朝,一般来说裹脚女性都是出自社会中上流阶层,底层基本没有裹脚的,因为底层女性也需要参与体力劳动来养家,缠足对她们及她们的家庭没有任何好处,所以,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不裹脚的。

清朝建立后,由于是少数民族,没有裹脚习惯,也深知缠足之恶,故严禁缠足,但始终收效甚微。到康熙中期后,也就不再严禁,不了了之了。不过,清廷严禁旗人女子缠足。

但随着满洲贵族和旗人逐渐沾染汉文化,裹脚风俗不可避免地在他们中间兴起,一些旗人家庭的女性也开始选择缠足。尤其是一些曾在江南地区多年为官或居住的满洲亲贵、旗人和包衣等,受到的汉化影响更深。比如《红楼梦》里,尤二姐似乎就是小脚,也正是因为她小脚,所以也得到了贾琏和贾家一些家人的认可,可见此时旗人可能也开始逐渐认同女性裹脚。而且,随着清中期以后,汉化逐渐深入到边疆地区,一些其他少数民族也开始裹脚了。

总之,到清中后期,缠足恶习不仅从汉人士大夫蔓延到旗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还从社会中上层群体逐渐蔓延到中下层群体,诸如一些普通乡绅、没落乡绅、破落官僚和中小商人家庭。他们对裹脚看得似乎比上流社会还要重要,虽然生活上比较拮据,但仍然会给冒着丧失一个劳动力的代价,给女性裹脚,把裹脚与否看作礼教之大防,并在婚姻的问题上尤其重视。

晚清民国虽然屡次禁缠足,但裹脚风俗早已蔚为大观。这一时期,一些城市中的社会中上层群体因为接触了新思想新思潮,逐渐不再坚持裹脚,反倒是在小城市和农村蔚为大观,甚至连很多普通农家都开始为家里的适龄女孩裹脚。直到新中国成立,裹脚陋习方被彻底破除。

由此可见,裹脚不是从清朝才开始有,而是早就流行于汉人群体之中了。但裹脚的确是在清朝才普及化和下层化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清廷从主观上有推进女性裹脚的意愿和行动。事实证明清廷并没有彻底对抗汉人审美和生活方式的能力,只能与之妥协,就连一些满洲贵族和旗人都接受了女性裹脚,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