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未解之谜这本书的简介,各位大神,有什么好看的书

我不知道你说的好看的书是指哪方面的,个人性趣爱好不同,选择的书籍也就不同世界未解之谜这本书的简介。不管你是哪种类型的人,认为好看的书太多了吧,只是不知你专注哪一类书籍。不过想读书是好事,所以想说一下我的情况,分享给朋友。

世界未解之谜这本书的简介,各位大神,有什么好看的书

世界未解之谜这本书的简介,各位大神,有什么好看的书

世界未解之谜这本书的简介,各位大神,有什么好看的书

我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在校上几天学,可就因为这一点让我特别想读书,什么书也看。过去被抄家时,让他们翻出父母两木头箱藏书,堆了一地书,我一边收拾一边看。开始看《百家姓》、《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后来看高尔基的《我的童年》。第一部小说读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对我的后续人生起了很大作用。后来又读了《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红岩》等,这些书都是当时最好的书,可也是大人不让孩子们看的书,每天晚上在被窝筒里打着手电悄悄的看。

进不了学校,上不了学,听不到老师讲课,这反而更激发了我的求知欲,一个人在家里什么书也读。像古今诗词,历史故事,㝢言童话,宇宙奥秘,还有百科全书,只要是父母留存的书几乎都看了,甚至把父亲留下的《四角号码》上的口诀我也背了下来。

当时我父亲订的杂志有《无线电爱好者》,我总翻着看,按照书上说的到处找二极管、漆包线、分电器、喇叭等配件,成功组装了矿石收音机。这使我后来在电器方面有一些专长,单位智能机、终端、回单机等一般性故障不用报修等待科技人员,我就基本处理了。有时遇到解决不了的故障就用手机把位置拍下,发给科技人员,请他们帮助指导处理。

我以后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并且喜欢思考,善于观察,热爱生活,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导致今天写出了近五十万字的自传体小说《高原牧歌》。这部回忆录就是我平时知识的集中体现,从读过的书中悟出的人生哲理,对生活、环境、人生观的认识。

总之,读书是非常有益的,我觉得好看的书就是给你知识和智慧及力量的书。想读书终归是件好事,读的多了你自己也想写书,写出你有意义的人生。叶圣陶先生讲过:“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与事的,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

因为我从小生活在草原,所以最后为你推荐一本好看的书,碧野的游记《天山景物记》。

世界历史上关于饥荒的记录数不胜数,但由于各国历史记载数据的不统一,很难明确说出哪一次饥荒是死亡人数最多的。

世界未解之谜这本书的简介,各位大神,有什么好看的书

但是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曾发生过不少有据可查的大饥荒。我来就自己了解的情况试做回答:

世界未解之谜这本书的简介,各位大神,有什么好看的书

1、1845-1852爱尔兰大饥荒

世界未解之谜这本书的简介,各位大神,有什么好看的书

1845年秋天,一场前所未有的马铃薯霉病袭击了爱尔兰,这种霉病是由真菌引起,感染真菌的马铃薯先是在叶片上出现黑斑,继而整株死亡,即使已经接近成熟的块茎也会变成一包浆泥。

这场霉病使1845年爱尔兰全国马铃薯产量下降了1/3,1846年更是接近绝收。这场霉病虽然在1847年有所缓和,但在随后的几年当中又反复发生,一直持续到了1852年。

根据史料记载,在当时的爱尔兰,马铃薯是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大量种植和食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爱尔兰每人日均马铃薯消耗量已经达到了5磅左右,而占爱尔兰全国人口1/3的底层人民的日均消耗量更是高达10-12磅,与之相比,当时法国人日均消耗马铃薯仅为6盎司,地处北欧的挪威日均消耗量也只有28.5盎司。可见,当时爱尔兰的粮食结构相当单一,这就意味着此次马铃薯霉病的袭击对爱尔兰人民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由于此次马铃薯霉病的持续时间长,并多次反复发生,加之英国政府采取的救济政策不力,从1845年到1852年,一百余万爱尔兰人因饥饿而死亡,两百一十万人逃离家乡,移民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当饥荒结束后,爱尔兰的总人口下降了40%左右。

2、1932-1933乌克兰大饥荒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苏联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过程。在这一时期,为了解决大规模工业化所导致的粮食和原料不足等问题,苏联在广大农作物产区强行开展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然而,此次农业集体化运动由于推行过快,导致了大量农民的不满,这些农民在富农的带领之下以消极怠工的方式表示抗议,到193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开始出现减产,而到了1932年初,乌拉尔和西西伯利亚地区首先开始出现饥荒,继而蔓延到作为粮食主产区的乌克兰地区。

此次乌克兰大饥荒在从1932年初开始,在当年夏天曾一度好转,但在秋天又再度恶化,并一直持续到了1933年底。

由于之前苏联分配给乌克兰集体农庄的粮食收购任务极重,集体农庄为了完成收购任务,甚至将农民手中仅有的预备粮全部收购了,这就导致了大量农民在面对饥荒时毫无抵御能力,加之苏联政府对于饥荒的事实采取了掩盖态度,并禁止农民外出逃荒、乞食,进一步放大了此次饥荒的破坏程度。

关于此次饥荒的死亡人数,由于原始数据的缺乏,历来各国学者都是众说纷纭,甚至出现了死亡接近四千万人的夸张数据。近年来,随着大量苏联旧档案的解密,众多研究学者将此次乌克兰大饥荒的死亡人数估计为300-350万人。

3、1941-1944年中原大饥荒

从1941年开始,我国河南地区遭受了连年的水、旱、风、雹、蝗等灾害,“自春至秋,河南旱魃肆虐,赤地千里。秋后,水、旱、蝗、风、雹等灾交相侵袭,几至无县不灾,无灾不重”(《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1919-1949)》)

在这其中,旱灾是为害最甚的灾荒。根据当时资料记载,从1941年到1942年,河南省一地便有六十余县遭受旱灾,几近绝收,而1943、44年的由旱灾导致的蝗灾范围也达到了四十余县,给当时的河南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此次大饥荒既有天灾原因,也有人祸的原因。根据当时的气象资料,从1940年开始,河南省的降水量就远低于往年平均水平,特别是1942年,降水量还不足正常年份的60%,这是导致旱灾大发生的重要原因。

在“中原大饥荒”开始时,正值抗日战争焦灼时期。当时,日本侵略者已经占据了河南省约三分之一的面积,河南人民面临着灾荒、侵略者掠夺和供应国民政府军给养的三重重压,其凄惨程度可想而知。

同时,在灾荒发生时,以河南省主席李培基为首的一干地方官员,不仅对于灾情熟视无睹、隐匿不报,还加大粮食的征派数量,使得灾荒造成的损害进一步加大,使得灾民的生活雪上加霜、陷入绝地。

直到1943年,当美国记者白修德将自己在灾区的亲身经历发表在《时代周刊》上,并面见蒋介石汇报灾区情况后,国民党政府才开始采取有效的救灾措施。但在此时,整个河南省受灾人数已达到3000万之巨,因饥饿而死的人数达到了200-300万人。

我是衔笔书史,欢迎大家来关注我~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