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进士名录籍贯,明朝举人,进士,探花.有谁知道怎么查这些人的名单

进士:概念上要比探花大。殿试一甲三名称“进士及第”,分别为状元明朝进士名录籍贯、榜眼、探花。【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 一门多进士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习惯决定了你的行为,行为决定了你的性格。性格决定了你的命运。历史上功成名就之辈,大多有坚定的信念和野心,为了目的和志向敢于去挑战。所以,往往把握住了机会,再加自己的努力付出,终究远胜同时代碌碌无为之辈太多。他们的做事心态和手段,往往就是不能流芳百世,就宁愿遗臭万年!

而大明同时代文官多如牛毛。有人文章振发,有人诗赋双绝。有人职高位尊,一个小小的知县出身,七品文官如果循规蹈距,按步就班,估计也就是泯然众人矣。但是袁崇焕内心是渴望青史留名,建功立业。想的是富贵荣华,光宗耀祖。所以他野心勃勃,不愿意宦海浮沉,虚掷时光!以是他釆取的策略,就是出风头吹牛夸大自己才能。以此搏取皇帝,上司青眯和欣赏。同时,选择了当时大明,最最急迫的军事战争,作为自己拼出路的切入点。

以是袁崇焕用二年时间,了解辽东,后金军事情况,做了充足的准备。同时,他也在寻找机会,好表现一把,找个伯乐提携一下自己。

很快他发现,朝中东林党势力大。以是决定投靠东林党,朝中有人好做官。他明智的选择了东林党元老侯询作为自己恩主,上门拜访。并趁机推销自己,用自己滔滔不绝的口才,表达自己对辽东军事的了解和熟悉。从而获得了侯询的欣赏。袁崇焕终于获得了伯乐识他这匹千里马。

至此,袁崇焕背靠东林党在朝野人脉和资源。很快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从小小县城七品芝麻官,调入京城兵部重要部门任职。紧接着他就平生第一次吹牛,去辽东转一圈吹嘘: 只要给他足够粮草兵马,他一个人可以守住辽东。而东林党正需要一个懂军事的文官,插手辽东军事。培养自己派系军队力量。袁崇焕投靠东林党的好处,就显示出威力了。很快升职兵备佥事六品,调任辽东。正式开始他在辽东的剽悍人生。

有背景有后台,可以给你平台和机遇,但是也要你自己够胆用命去拼。很多人背景后台强大,但是心志不坚,逢大事而慌乱,遇危险而退缩。纵使给官一品也是个软蛋。当时辽东经略使高第,就是这样一个人。当时努尔哈赤攻打宁远城,高第不战而逃,弃宁远数万军民而不顾。此时,袁崇焕表现了很大的勇气和决心,违抗命令不撤退。与愿意留下守城辽东将领以血盟誓。共守宁远。成功阻击努尔哈赤,取得宁远大捷。袁崇焕用自己命赌了一把。他成功了,天下闻名。很快升官至辽东巡抚。

所以,袁崇焕在同时代比别人更成功,更有名气。肯定是他自己有了努力拼搏。敢奋斗敢做事,并且非常有政治头脑会做官,又敢冒险胆大妄为。历史上他敢欺骗崇祯皇帝吹牛五年平辽。也敢没有圣旨擅杀毛文龙。就知道袁崇焕是一代枭雄!

明朝进士名录籍贯,明朝举人,进士,探花.有谁知道怎么查这些人的名单

明朝进士名录籍贯,明朝举人,进士,探花.有谁知道怎么查这些人的名单

明朝考上进士有多难,举个不一定恰当例子,比现在考上清华、北大难得不多少倍!

明朝进士名录籍贯,明朝举人,进士,探花.有谁知道怎么查这些人的名单

明朝进士名录籍贯,明朝举人,进士,探花.有谁知道怎么查这些人的名单

明朝进士名录籍贯,明朝举人,进士,探花.有谁知道怎么查这些人的名单

明朝进士名录籍贯,明朝举人,进士,探花.有谁知道怎么查这些人的名单

明朝进士名录籍贯,明朝举人,进士,探花.有谁知道怎么查这些人的名单

一、明朝时科举考试考中进士,为科举最高层次考试---皇帝主考的“殿试”录取者,进士全部出仕为官,应该相当于现在博士后,并且参加全国公开招考领导干部考试,录用为县处级领导干部啦!

明朝进士名录籍贯,明朝举人,进士,探花.有谁知道怎么查这些人的名单

别说考上清华、北大,就是毕业也是自主择业,达不到考上进士就是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待遇。

明朝进士名录籍贯,明朝举人,进士,探花.有谁知道怎么查这些人的名单

考中进士,比现在考上清华、北大难得多的多了,不知难上多少倍,不要说比较孰难了,根本木有可比性!

二、明朝时科举考中进士,需经多年多次、至少5级考试。

(一)首先须经童生试,取得参加科举考试资格,相当于现在高中生,取得参加高考资格。

(二)童生参加县府院试,考中录取为生员人俗称秀才),始获得功名,入县府学校学习,相当于现在大学生。

(三)生员参加省级三年开考一次乡试,录取者为举人,取得参加向上层次考试资格,并可以出仕为官,相当于现在,大学毕业生参加省级地方公开招考领导干部考试,录用为领导干部,或后备干部。

(四)举人于省级乡试次年参加全国会试,录取者为贡士。

(五)贡士参加皇帝主考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进士是四年一次考试机会,录取不过十几、几十人,明清时录取量比较大,一般约在300人左右。

历史上科举录取进士,曾有录取几人之少,如隋朝三十多年,4~5次考试,仅录取十余人,每次几人而已。

清华、北大每年招考录取达几万人,怎么可以相比。而考上北大、清华,也就是相当于科举初级考试,考上秀才而已,是不能出仕为官的!

三、明朝时的科举考试,分为童生试、县府院试、乡试、会试、殿试,才能考中进士,获得不同的功名,下面简述之。

(一)古时的读书人,首先须经童生试,取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相当于现在高中生,取得参加高考资格;在科举考试未考取生员以上功名之前的童生,俗称白衣。

你看,《水浒传》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伦,绰号“白衣秀士”,就是一个没有功名的读书人。

既使读书终生,不断参加科举考试,成为白发老翁,未考取生员(秀才),也仍然是童生,白衣身份。

(二)生员,县府院试,童生参加,录取者称为生员,始获得功名。

(生员,俗称秀才;院试,省学政主持的考试)

生员分为廪生、增生、附生。

1.廪生,可获得政府膳食供给待遇,相当于现在大学公费生;

2.增生,增加录取名额的称为增生;

3.附生,附加录取的称为附生;

增生、附生则没有政府膳食供给待遇,相当于现在大学自费生。

4.贡生,生员中选拔出优秀者,可以入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者称为贡生,相当于现在大学生保研。

生员只是取得入县、府学校学习,拔贡,及向上层次考试的资格,不能出仕为官,享有可免除夫妻徭役赋税、见官不拜、状子直呈、罪不用刑等特权待遇。

生员向上考试不第,可搞教育办私塾、府州县衙为吏、文臣武将幕僚、编志修谱等谋生,与现在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相同。

(三)举人,乡试,省级三年举行一次考试,生员参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人们习称老爷,第一名称解元。

举人除取得向上层次的考试资格外,享有免除全家赋税徭役的特权待遇,因此,中举后,有些土财主会给好处,将土地、人口依附于中举者,以逃避赋税徭役,举人既使家庭不富裕,也可以生活的很滋润了,因而有“穷秀才,富举人”之说;穷秀才范进中举后有人送房、赠银,可见一斑。

举人不同于生员,作为后备干部,可以出仕为官了,多是府、县教喻、县丞、主簿一类的八、九品级的佐官,亦有出任知县主官的,但是很少。

举人,相当于现在,研究生参加省级地方公开招考领导干部考试,录用为领导干部或后备干部。

为什么范进中举竟然高兴的疯癫了,可以理解了吧!

(四)贡士,中央政府礼部主持,于省级乡试次年举行全国考试。

举人参加考试,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不授官出仕,取得参加殿试资格。

(礼部,中央政府六部之一,主管外交、教育等事务)

(五)进士,殿试,贡士参加考试,古代科举最高层次考试,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对会试录取的贡士,分等定级,皆称进士,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古代被视为出仕为官的正途,引为荣耀,门楣生光,光宗耀祖。

清朝重臣左宗棠,以举人身份踏上仕途,最后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宰相高位,出将入相,以功封侯,位极人臣,常以未能取得进士,终生为憾,虽然后来皇帝赐予同进士出身!

进士,一般情况下,状元高授六品官,相当于现在副司局级、也就是副市地级;其他榜眼、探花等进士皆授七品官,出仕为官,起步就是县处级的啦!

进士皆出仕为官,授予京官者,有择优进翰林院备皇帝咨询、学习为仕经验,含有培养后备干部之意,也有分发六部及其它官署附官;外放则可为知县主官或府、州附官。

看看,考中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后,参加全国公开招考领导干部考试,并录用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仅供参考。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