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为什么考古发现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先盗过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宰相刘罗锅里的一段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和珅和刘墉打赌,说刘墉不敢参乾隆,刘墉将计就计,通过乾隆盗用十三陵柱子盖乾清宫,参了乾隆一本,让乾隆自己流放自己,顺便去办了个案。这说明在封建社会,偷坟掘墓就是重罪。

即便盗墓是重罪,古墓中价值连城的陪葬品也吸引了很多人铤而走险,作为朝廷,肯定不能自己坏了法度。我们国家提倡建设法治社会,体制内的人,就是知道古墓在哪儿,也不能去主动挖掘没被盗过的古墓,法理上都说不过去,所以才有了盗墓的先偷盗,专家才能保护性挖掘。而专家们不能先于盗墓贼挖掘,目前来说这是个死结,是无解的。

这是个很经典的问题,自从学习考古专业以来,很多朋友都问过我,你们考古人在干活儿的时候,会不会顺手牵羊拿点东西呢??简单明确地回答,不会。

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为什么考古发现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先盗过

我不能说考古人百分之百都是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说大多数考古人都是有操守的,也指定有人不信。那就从可行性上说,在考古发掘现场,想自己拿走文物,还真的挺难。

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为什么考古发现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先盗过

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为什么考古发现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先盗过

首先,在发掘现场,不会有一个人独立发掘的情况存在。可能很多人在电视上看过一些考古纪录片,那里面的考古学家都是蹲在墓穴里,用小刷子一点一点清理浮土。其实,电视上呈现的只是考古发掘的最后一步。前期的发掘工作大多是体力活,得请民工来清理表层土,进入遗址层或者墓室的时候,才由专业的考古工作者来清理。那么好,工地上有民工,专业的考古工作者也不止一个,考古发掘还都是在白天进行,怎么拿走文物而不被别人发现呢?

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为什么考古发现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先盗过

其次,大多数发掘出来的文物,都挺不值钱的这是真的。。。古代社会等级分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平民百姓,他们的墓葬里不会有什么金银珠宝青铜器。如果是史前遗址,发掘出来的文物就更差了,大多数都是普通的石器陶器,像红山文化那样的玉器,其实只能算凤毛麟角。那么这些普通文物,费那么大劲、冒着坐牢的风险偷回去,除了摆在家里玩儿,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如果是特别好的遗址或者墓葬,在发掘现场会有更加严密的安保措施。级别越高,安保越强。以答主去过的南昌海昏侯墓为例,在发掘现场,有围墙围起来,门口就是荷枪实弹的武警,工作人员想要进去必须检查证件。在海昏侯墓的上方专门搭建了棚子,里面多角度设置监控。发掘人员的一举一动都被拍摄着,发掘出图的文物也会一一拍照记录,然后存入库房,根本没有私自拿走文物的可能呀。

可能有人会说,在某些博物馆确实发生过监守自盗的事儿,但那属于文物保管方面的问题,跟考古发掘其实已经是八竿子打不着了。

最后补充一句,评论里面看到的奇葩想法太多,一个个义愤填膺,恨不得立马废除考古。还有人觉得,我可以随便骂你们,污蔑你们是贼,但是你作为博士就不能反过来说我,真是呵呵了。。。不好意思,我这个博士偏偏没你们想的那么“大度”,遇到喷子,一个字,怼。

古籍“南宋徐谓礼文书”惊现人间,堪称是最离奇的盗墓案之一!那么它的失而复得有多传奇呢?

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为什么考古发现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先盗过

这要从十多年前说起,当时武义地区有个中年男子程某,奔波了好长一段时间,但是非常的郁闷。原来他拿着几本古籍秘密地找下家,却因为古籍给人感觉太新了,竟然当做了上周的赝品。

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为什么考古发现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先盗过

对此他不但郁闷,几次就想说出古籍的来历,但是到了嘴边有忍住不说,因为他清楚这事可不能声张,心理只有暗暗的嘀咕,我千辛万苦倒出来的东西,还会有假吗?

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为什么考古发现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先盗过

原来程某没有正经的工作,可日子却过的巴适,道上都尊称他为“程哥”,由于他对分金点穴有研究,所以他做起现代版的摸金校尉,屡有收获。

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为什么考古发现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先盗过

一次他发现了武义有一座南宋的古墓,召集了王某、汤某、杨某一起,神不知鬼不觉的掘开了这座南宋古墓,古墓收获很丰富,其中的一些镇纸等文物被转了手,可是剩下的十多卷的古卷,因为量太大,难以一时出手,所以每人收了几卷后,各自藏在了家里。

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为什么考古发现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先盗过

本来他想着这些古卷那么新,纸张材质又好怎么也转个好价钱,可没想到几年后,刚好他手头有点紧,就打算把这卷古籍找个下家,可是找了好几个“好友”,对方都将古籍退了回来,都是一句话“古籍品相太新了,哥们不好意思,我可不敢收。”而且他开的价钱也不低,所以没人敢接,

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为什么考古发现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先盗过

这让他有点气恼,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就将古籍弄成了几张图片,到处发散给圈内的朋友,看哪位有兴趣的可以联系,没想到这办法倒是不错,终于找到了几位有兴趣的人,特别是其中一个大收藏家,对古籍特别有兴趣,

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为什么考古发现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先盗过

本来他们开价120万,打算70万就出手的古籍,没想到对方给了他们一个惊喜,竟然还了他们100万的价格,正当程某收齐了所有的古籍,打算交货的时候,却没想到买家还给了他一个更大惊喜,差点将他惊吓的小心脏承受不住。原来买家竟然是个乔装打扮的便衣。

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为什么考古发现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先盗过

其实,程某怎么都没想明白,自己从来对外说过古卷的来历,同时非常的谨慎,基本只给人看图片,就是给这买家看过一次古籍。

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为什么考古发现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先盗过

到底他们怎么知道,自己手中这十几部典籍是珍品?

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为什么考古发现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先盗过

他可没想到,有人单凭一张图片,就断定了他手里的就是真品,更是一件难得国宝级文物,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为什么考古发现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先盗过

这也是这卷古籍,惊现人间最巧合和离奇之处,

经典传奇考古古墓全集,为什么考古发现的古墓,都被盗墓贼先盗过

原来,当年的春天,一位郑教授到武义县博物馆演讲。他的身份可不简单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员,本来这场普通的交流而已。可没想到,这次却出现了一些小波澜。

讲课完毕,当时的武义县博物馆馆长,董馆长拿来几张图片过来,说老郑你看看。听说有人正在到处兜售这东西,还大言不惭地说,这是八百年前南宋的好东西。

老郑接过图片,看到了里面的内容,是一些“文书”的小楷,写在一张泛黄的宋纸上,看内容,更像是古代某人的“履历表”。

当时郑老琢磨着,南方潮湿多雨,对于古籍的收藏,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眼前呈现的古籍,看起来非常新,字迹清晰还很完整,连一点瑕疵都没有。八百年过去了,纸质文物能保存那么完好的,他是从来没有见过?

董馆长就问,郑老,你看这是真的吗?还是假的?

看着文书的内容,郑老安静了下来,并且端详了很久,就叹口气的说:老董我问你:如果这是假赝品,那么制造的人,为何要要创造一个“徐谓礼”的南宋人,并且还费尽心思的,造了一篇他的一生简历,还有一堆的文书资料来呢?

问题是这“徐谓礼”不是个名人,翻看了历史书,好像也没这号人物。那么被造出来后,这里面的意义有多大呢?

如果想要更好的价格,那么可以造一些名人的作品不是更好,例如陆游的《釵头凤》,杨万里的诗句,拿出去给人一瞧,看看这是杨万里,这是陆游,这是辛弃疾,这样的风雅文物,肯定非常的好出手。”

并且,你看这文书中,提及的名字,能够准确的将当时右丞相、左丞相一一列出,如果是赝品,却又如此花心思的去整理资料,几乎没这个必要。

所以,最后确认了,“虽然它看上去很新,但是它的内容到形式是无法伪造的,十有八成就是‘真迹’无疑。”建议董馆长立即上报!

国宝级文物就这样被关注了起来,可是它寻找的过程却一波三折。原来,当初武义博物馆的馆长老董,手里的资料也是别人给的,但是仅仅只有几张图片,找到它们在谁手上,这无疑是大海捞针。

由于涉及的古典比较珍贵,这件事受到高度的重视,参与的人员在图片持有人找到突破口,首先要确认,资料的最初来源是谁,这样就能够找出典籍的持有者。

按照线索,他们首先关注一个叫“小吴”的古玩收藏家,可“小吴”资料的来源,不过是偶然获得,通过多方调查,“小吴”说的是真话,这资料是另外一个武义人给他的,但没有说具体的情况。可顺着线索找下去,却发现那个人也是别人给的资料,他自己也说不清是谁给的了。

见线索断了并且毫无头绪时,他们另辟蹊径,想着对方急于出手,肯定会去周边的古玩市场走动,可以在其他地区获取重要的线索。

为此,他们先后走到了福建、安徽、江西以及浙江的一些古籍和文物市场。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汇总出一个人,这个人叫“阿兴”。

“阿兴”手中是否就持有“南宋徐谓礼文书”文书呢??为了保护古籍,他们经过了继续的寻访,

发现一位程某,和“阿兴”来往非常的频繁。可到底阿兴手里有没文书,为了试探,他们乔装打扮,通过别人与“阿兴”取得了联系,表示对这份文书非常有兴趣。

此时,他们发现程某还和杨某来往很密切,而这个杨某还找铁匠在打洛阳铲,这下子让他们终于找到了曙光,另外一边,阿兴也传来了消息,说文书不是一个人手里,而在几个人手里,要筹集的花大价钱。

这样文书的下落,终于一点一点地浮出水面,如何才能将文物全部顺利追回呢?

其实,专家和队员都很担忧,但是找了怎么久,还没见过文书的实物,他们为此不敢打草惊蛇,因为古代典籍文物,就是纸张类的东西,不但容易藏匿,同时也容易销毁。为了确认文物是否是真品,同时确认是否在他们手里,他们精心安排了一次会面,并且请来了文物专家换了装束。

他们计划阿兴,带着一卷文书实物给他们看看,并且还表达了“要货”的诚意,其实当时程某对外宣称要过百万元,不过他们找就了解过,曾经有人只是愿意给七十多万而已。所以他们为了让程某等人答应带实物过来,给出了百万元的高价,附加条件,就是要整套的文书。

这样程某与杨某,开始找到其他人,收回了那些分开了几年的文书。耐心地等待了半年后,终于他们收到一个好消息,程某把一个旅行袋,分别寄放在亲戚家和杨某家中。

终于等到“南宋徐谓礼文书”全部集中时刻,很快程某、王某、汤某、杨某就落网了,从程某的亲戚家和杨某家中找回了珍贵的13卷“南宋徐谓礼文书”。当时看到文物的时候,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因为这些文书保持得太好了,和新的一样,纸张还和现在的牛皮纸很像。

在这年最后的两天,十多卷文书被送去了省博物馆鉴定。经专家初步的鉴定,这件文物价值很大,起码属于是国家一级文物,并且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为了稳妥和减少争议,省博物馆没多久,又组织了全国的十二名名专家来到了武义,并且还对古墓再次堪查和鉴定,最终让考古专家们惊叹不已。

我们都知道,经过考古科学发掘的文物,都会经过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消毒和保存,可是由于古墓的原因,许多的文物会多少遇上各种事情,特别是纸类的文物,更是非常的难以保存。

徐谓礼文书的神奇之处。就是它们在地下800多年了。后来,被人挖出后,在毫无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辗转各地长达了6年。期间,多次被人打开观察,向别人展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们能保存得如此的完好无损?

专家也想知道,这里有什么奥秘?

后来,经过了对古墓的勘察,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团。郑老告诉我们,他们得出了三点的结论。

第一:古墓的坚固程度超出了专家的想象力。在抢救性挖掘的时候,出动了五六个人用撬棍和粗木棍,才能撬开墓穴上的石板。而一些的地方,还必须使用用电钻。可见这个古墓封闭性非常的好墓室坚固。

第二,完美的反腐技术。古墓采用的是南宋成熟的三合土填筑,三合土就是中国古代的水泥,它能有效的隔绝空气,只要盖上石板填筑封土,基本里面蚂蚁都爬不进去。

第三,文书采用的纸非常的优质。八百年的文书和新的一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被卷起来之后,外头还有有一层蜡,并且置于都是水银的棺里。文书在程某几个人的手里五六年,却安然无恙,除了局部有霉变外,文化的纸张非常的完整,可想象南宋时期造纸水平非常的高超。

经过近800年的风风雨雨,徐谓礼文书终于重见天日,同时以“国宝”身份安全的在博物馆里。可是对于它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徐谓礼文书,到底说什么的成为而来大众关注的对象。

徐谓礼文书共有四万余字,堪称一本南宋官制百科全书。他完整记录了一个人,如何从南宋普通小吏,渐渐从低层到高的仕途之路,并且还记录了他的仕宦履历和当时的人生百态,徐谓礼文书共有17卷,因为长度不一,所以合计长度为32米,宽大约为39.5CM。徐谓礼文书分为告身、敕王、印纸三种类型。

“告身”,就是现在说的“任命状”,由当时南宋的三省宰执签署。“敕黄”,即他的“差遣委任状”,由尚书省签发,必须要用绫纸书写。“印纸”,就是他的“业绩考核表”。当时,他要去赴任,都会颁给一张印纸,记录着该他的事迹和考核,作为日后升迁的依据。“录白”其实就是抄写的备份,

那么这个徐谓礼是谁?

专家经过墓志和文书的研究,我勾勒出了徐谓礼的一生轨迹。

徐谓礼字敬之,婺州武义人。根据《徐谓礼圹志》记载,徐谓礼并不知名,他的父亲徐邦宪却是名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为徐邦宪,是南宋颇有名气的一代名臣。

徐邦宪,在《宋史》也有一席之地。徐邦宪的老师是为名人,宋朝永嘉学派名儒陈傅良“,当时这人号称是通史传百家之书,他在宋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因为铜锅科举成绩优异,成了省元。武义县志也记载了徐邦宪,在宋绍熙四年登榜进士的记载。

而根据《武川徐学氏宗谱》记载,徐邦宪的亲戚是南宋的名人状元陈亮,因为是姻亲,两人的关系非常的好。而徐谓礼就是陈亮的外甥。

但是徐谓礼却没有祖辈的名气,他在20岁出仕,三十多年中,从九品的承务郎到从六品的朝散大夫,去世时享年53岁。

不过他没想到,自己留下来的一份文书,却穿越了八百年,反倒是超越了父亲和陈亮,让自己名垂千古了。

南宋徐谓礼文书的有何价值呢?

南宋徐谓礼文书被定为国宝级的古籍文物,其价值和意义是非常大的,

第一:徐谓礼文书填补宋史的空白之处,因为许多宋史的资料,特别是南宋的历史,因为后世元明虽然续写过南宋历史,但在一些领域上是出现了空白,而文书的出现,让填补了空白,文书的内容活生生的展现出南宋一段三十多年的历史,非常的难得。

第二:实物文物,在文书中最多的文物是印纸,共有八十则,十三卷之多。据专家考证,印纸因为难以保存,所以只是在文献中记载,实物是从啦没见过,没想到徐谓礼古墓出土的“印纸”就像是新的一样,这样的文物非常难得,而且文书的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学文化研究价值,是全面反映了南宋中后期许多的领域的第一手资料。

第三:字迹优美,特别是文书抄写一气呵成,没有任何改动过的痕迹,字迹工整,是不可多得的南宋书法真迹。

后记:

对于南宋徐谓礼文书,专家们是视若珍宝,同时也大加赞叹:“元代以前,从地下挖掘出来的纸质文书,这是第一份。它没有经过任何修饰和改动,完全真实。”,”文书的出现,为宋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徐谓礼没想到经历了八百年的风雨,自己的文书却以“国宝”的身份重现人间,并且成为了博物馆珍藏的文物。或者这是他想不到的,而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还有中华文化的崛起,对于南宋徐谓礼文书的研究和才刚刚开始。徐谓礼文书,在后来会用更丰富、多元的方式,呈现在全世界的视野。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