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崛起1680,如果吴三桂不放清兵入关会形成什么局面

如若吴三桂不放清兵入关南明崛起1680,我想可能会有以下两种种后果:

南明崛起1680,如果吴三桂不放清兵入关会形成什么局面

南明崛起1680,如果吴三桂不放清兵入关会形成什么局面

南明崛起1680,如果吴三桂不放清兵入关会形成什么局面

第一、从大势来看

自“松锦大战”后,明朝在辽东仅剩山海关一城,西北边的蒙古和隔海相望的朝鲜也早已投降清朝,再加上北面的清军,山海关已经成了被三面包围的孤城,而当时的李自成虽然占据北方,但南方的南明政权实力也不容小觑,而且四川还有张献忠,关内的混乱局面绝不会再短期内结束。因此,综合考虑即使吴三桂不投降,也是无法阻挡满清入关的。

第二、从吴三桂个人来看

吴三桂出身辽东知名的望族,也就是地主阶级,而李自成则是打着“均田免粮”旗号的农民阶级代言人。据记载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杀掉的地主官员多达一万六千余人。李自成的失败也正是因为把农民和地主的矛盾彻底对立不可调和而导致的,吴三桂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以他的出身,如果不放清兵入关,投靠李自成,不会有好下场。而以他的能力和实力降清则必受重用。

个人浅见,不喜勿喷,图片均来源网络。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就是金和清的不同,宋和明的不同。

以往,我们常来比宋和明,我就先来说说金和清的区别。

在“靖康耻”的时代,金朝其实采取的是“掏心战术”,即直接对北宋政权的中心,进行毁灭性的打击,把北宋的皇室、百官都掳掠走了。

请注意,是“掳掠”。

金朝在建立之初,文明程度其实并不高,虽然其前身是辽朝的“节度使”,但实际上还是上下尊卑并不明晰的部落联盟时代,所以,对于南下攻辽、攻宋的战争的目的,前者还是清晰的,就是亡国复仇。

而后者,本身就有很大的内部分歧。就是究竟是灭亡北宋,占领他的地盘,建立大帝国,还是要掳掠其财富、人口,充实女真故地老家,这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

在金太祖、金太宗两代,其实都是部落本位主义,就是灭人国家,掳掠人口、金帛充实上京(今黑龙江阿城)。

所以,对于北宋故地,统治思路也在摇摆,比如立张邦昌为帝、立刘豫为帝,都是为了建立缓冲性质的傀儡国,进行间接统治。

直到海陵王通过政变手段上位,并完成了金朝统治中心由上京到中都(今北京)的转移,金朝才完成了整个战略中心的整体转移。

正是由于如此,宋军残留的重兵集团,比如西军,比如宋高宗的行在,这些“战略性目标”,是金军主力撵着打得,而次要目标,其实主要是“伪军”,比如岳飞在京湖打得就以刘豫的伪军居多。

金朝的这种战略和布局,实际上和清朝是有着根本不同的。

清朝的政权本身就脱胎于明朝的地方边防和羁縻组织,所以,在经历过努尔哈赤的胡折腾之后,皇太极的定章建制,完成了以八旗为核心,以汉军为羽翼的国家形态构架,这个构架是由内而外的直接控制。

因此,当清军大败李自成,占领直隶之后,其主力摧折顺军主力,原本投降顺军的明军边军又快速地摇身一变,投降了清军,清军的力量越打越强。其八旗国人也逐步变为“监军”和战略威慑的角色。

在清军南下的过程中,凡遇苦战焦灼,前方的汉军将领就会请旨派遣"真满洲"出战,所谓“逆贼畏满兵,而不怯南兵,南兵如云,何如满兵一旅也!”

在此条件下,八旗兵力薄弱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因为本身并不需要他们冲锋陷阵,只需要现身吓人就可以了,明军和顺军甚至会有望风溃逃的情况。

与之相反,金军的主力,尽管实际战斗力要比清朝的八旗狠得多,奈何架不住消耗,越打越疲,越打越弱,最后只能走向“绍兴和议”。

再来看宋和明,南宋建国,宋高宗个人能力绝对是重要因素,此人能够将“中兴四将”、吴氏兄弟这些军头玩弄于鼓掌之间,权术和能力绝非凡品。

更重要的是,北宋、南宋,纲纪未失,在当时的中国,赵氏绝不是“失德”丧国,缙绅、百姓、军人的支持是发自内心的,起码对于赵宋一百多年的德政是认可的。

反观南明,福王也就是弘光帝的拥立,就是东林党极力反对的结果,由马士英等联合勋贵、太监完成,而需要注意的是,福王本身是血脉、法理、伦理上最应该继承皇位的人选。

而东林党则是“南直隶”士林为主,也就是说,乡土缙绅反对的“正统继承人”,这实际上折射的并不仅仅是之前“党争”的结果,而是明朝皇权“治统”在江南缙绅中的不得人心。

这些还只是隐患,等到了具体的战守策略中,南明建立朝廷后,设立江北四镇,在江淮之间划定防区,但是对于在顺朝大败后,地方上纷纷竖大旗反正归明的河南、山东二省视而不见,等于放弃,朝廷明旨任命的地方巡抚大员也一概不敢到任。

再看对于武将割据的姑息,更是不可思议。

南宋建国之初,倚重武将,却能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体系对武将集团进行节制,对于不听话的、反叛者(比如苗刘兵变),也能进行良好的协调予以消灭。

而南明其实是有一点的时间空档来完成内部的清理,但是结果是不停地姑息养奸,最终左良玉被宠成了彻底的藩镇、江北四镇里面除了黄得功、高杰也就能听听招呼,但本身也已经藩镇化了。

所以,南明的根本问题是“纲纪无存”,所谓“君不君臣不臣”,不亡反倒是怪事了。

这一点上,无论是东晋、南宋,甚至是南唐,都比南明要强得多。

《容斋随笔》里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是南唐的守将朱元在周世宗南征时一怒投降北周,当时南唐的制度,降将妻女要杀头,而朱元的妻子是时任枢密使查文徽(正经的权臣宰相)的亲生女儿,查文徽就向当时南唐皇帝李璟求情。

李璟批复:“只斩朱元妻,不杀查家女。”还是杀了。

对此,作者洪迈的评论是:郭廷谓不能守濠州,以家在江南,恐为唐所种族,遣使谓金陵禀命,然后出降。则知周师所以久者,景法度犹存,尚能制将帅死命故也。

“法度犹存”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