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未解之谜的个人频道,利川的“捕蛇人”事件是什么情况为什么说他的死因是未解之谜

从小听见一句古话,“遇蛇要么不打,要么就得打死”,因为蛇都是“记仇”的,如若留下一线生机,那将后患无穷杂谈未解之谜的个人频道。

在湖北恩施州利川市,也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一个叫程地明的捕蛇人身前遭受到毒蛇的“追杀”,死后他的坟墓旁多次聚集大量的毒蛇,被当地人称之为“蛇墓”,这些蛇在程地明生前都曾经进行过多次复仇。

在程地明离世之后,这些蛇的“仇恨”依旧久久不能消散,这才发生毒蛇聚集的事情,对于蛇复仇的事情是真的吗?

当初程地明到底做了些什么?这些蛇都是奔着程地明来的吗?还是说他已经让这些蛇给记恨上了?

这些种种情况又该如何解释呢?

对于这个未解之谜,下面自然闲谈将用科学的解释来阐述这件事,分析这其中隐藏的隐秘。首先我们来说一说程地明这件事,主要就是说在利川有一个叫程地明的捕蛇人,因为无意中灭了大量的毒蛇,从而被毒蛇“追杀”五年,最终还是死于毒蛇之口的事件,这件事发生在1986年,距离现在也有三十几年了。

程地明在被毒蛇“追杀”之前曾经做过几年的捕蛇人,一次上山途中偶遇大量毒蛇,与同伴一起突围消灭了几十条毒蛇,这件事在1986年的《江汉早报》曾经有过记载,当时也有记者去采访过程地明,经历过这件事后,陈地明倒也消停了两年,在这两年里程地明并没有受到什么“报复”。

反而是在两年后程地明忍受不了“高价购蛇”的诱惑,转而继续从事捕蛇人的事业,毕竟这来钱快。

随着程地明捕的蛇越来越多,他遇到的毒蛇也越来越多,有一次被一条毒蛇咬了一口之后,虽然抢救了过来,但程地明似乎与这种毒蛇杠上了,他山林田间,他都会遇见这种毒蛇,恰巧他两年前曾经与同伴消灭过几十条这种毒蛇,以至于村里人都流传说他是被毒蛇给“报复”了。

尤其是在三年后,也就是1991年,程地明在田间劳作时被这种毒蛇咬到,因无人及时发现而身亡,这种毒蛇是一种“后牙毒蛇”,除非伤口接触到蛇的后牙,那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中毒的,但从程地明身上大家发现了几十个伤口,这些伤口都是这种毒蛇咬出来的。

难道当初程地明真的招惹了这些毒蛇,让这些毒蛇五年后依旧记得?还是说蛇真的会记住人的容貌进行复仇?

这种说法在几十年前让很多人深信不疑,与此同时也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为什么这些蛇会“记得复仇”呢?

其实不论是程地明被蛇“追杀”事件,还是说蛇会复仇,这些说法都是谣言,且都是无理无据的。

这件事说起来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就说程地明被毒蛇“追杀”事件 ,从这其中我找到了几个很明显的漏洞。

①、程地明在被蛇“追杀”是在山林灭蛇大约两年半后,距离他剿灭大量毒蛇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为什么没有一条毒蛇来找他复仇?

②、当初与程地明上山的还有两人,这两人为何没有被复仇?

③、程地明大量遭遇毒蛇是在被咬之后时间也是两年半之后,这期间他经常出没在山里,遇见毒蛇的几率本来就很大,这难道也算被“追杀”?

④、程地明既然被这些毒蛇给盯上,那为何他居住的地方没有遭遇一条毒蛇?他的家人也没有被毒蛇所伤?难道这些毒蛇如此有“职业道德”,还讲究“复仇当事人”?

⑤、这些毒蛇与程地明的遭遇不是一次两次,为何偏偏是在五年后在田间突然对程地明大规模攻击?在无人亲眼目睹期间,究竟又发生了什么?

以上五个“漏洞”都没办法解释程地明为何会被“蛇追杀”,但能够解释这件事存在前后不合理的情况,这些不合理的情况就是它到底存不存在的证据。

蛇真的会“记仇”吗?不会!

蛇并不具备“长期记忆”能力,蛇的脑容量非常的小,别说与人类相比,就与狗来比较就相差甚远,狗能够通过气味分辨记住人类的气味很久,同时对气味的感受能力也是人类的千倍以上,但蛇不一样。

蛇是通过热感与嗅觉来“考量”周围动静的。

1、蛇嗅觉很是发达,它可以分辨空气中多种气味,本质上来说人也是有气味的,蛇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味来分辨不同的猎物,以及危险,也可以分辨人身上的气味,但要说“追击人”就不可能了。

2、蛇在通过舌头捕捉空气中的“气味分子”后反馈到头部的锄鼻器,通过锄鼻器获得气味反馈,这个过程是需要蛇的舌头不停捕捉空气中的气味分子,一旦气味分子消散,蛇就会失去目标与方向。

3、热量是蛇主动攻击的方向之一,蛇虽然是冷血动物,但对热量感应非常敏捷,人体对于蛇来说也算是一个热量源头,它可以通过舌头来感应到“猎物”的具体“热像”,但人的“热像”都是大同小异的,以蛇的脑容量是没办法分辨这其中差别的。

4、以蛇的神经元来分析,它在动物里面都是比较低端的存在,与狗、猫这些动物相比都被甩了几条街,更别说与人相比了,蛇是以环境感知外界,对外界并没有太多的记忆力。

5、并且蛇类都是“睁眼瞎”,有些蛇甚至还有高度“散光”,对猎物的聚焦根本就如同几千度的近视眼一样,让它们记住人类的模样进行“复仇”?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在林子里人只要一离开,这些蛇可能转眼就感受不到气味与热源了,追踪都没办法,谈何复仇?

6、《农夫与蛇》的故事把蛇描写为恩将仇报,这个寓言也成为了“好心反而没好报”的典型,蛇被农夫揣进怀里时是被冰冻的,根本无意识,蛇受到热量慢慢复苏之后感受到了身体之外的气味与热量,这对蛇来说就是“威胁”,因为它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成为了猎物,所以农夫把手揣进兜里时被蛇咬了,这不是蛇的“恩将仇报”,而是它在自我防御。

其实“恩将仇报”这个词完全就是人类强加给蛇的,蛇懂什么叫恩将仇报吗?它又懂得什么叫复仇吗?

蛇在大自然里并非无敌,它也有不少的天敌,就比如“蜜獾”天生就是蛇的天敌,捕蛇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如果毒蛇有复仇心里,为什么没有集结大规模的毒蛇去围攻蜜獾呢?

除此之外秃鹫、蛇鹫都是蛇的天敌,就算在蛇类这个大家族里面,很多蛇也是以其他蛇为食物的,就比如说菜花蛇,别看人类给它起了这样一个人畜无害的名字,但它王锦蛇的大名可是在蛇类里面响当当的。

就像《农夫与蛇》的寓言故事一样,恩将仇报是人类强加给蛇的描写,这蛇会复仇何尝不是人类强加给蛇的另外一种“心理状态”呢?

在人类的“基因片段”里,本能的对蛇有恐惧感,这完全来自人类进化早期留下来的恐惧,加上对蛇的不了解,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传说,因为一些而联想到的事件被演化得越来越夸张。

别说是蛇,就是狗在人类眼里也有“不同”,蛇会复仇,那狗也会看到“人类看不到的东西”,狗当然能够看到人类看不到的东西,这完全源自于狗的眼睛与人类的眼睛机构不同,它们能够看到更加细腻明亮的光线,在黑夜也能够看到很远,也能够听到人类听不到的声波。

这完全源自于人类自身的缺陷,能够听到的声波频段与狗不一样而已,但由于很多人不懂不了解这其中的差距,也就演化出各种各样神奇的传说了。

对于程地明“毒蛇追杀事件”,我认为是非常夸大其词的说法,程地明长期遇见毒蛇不假,但这绝对不是毒蛇追杀的原因。我分析了一下,当初程地明之所以会遇见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这几个原因。

1、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程地明捕捉的蛇是以菜花蛇为主,这种蛇也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蛇,不仅无毒味道还好,让很多野味饭店都很喜欢,程地明当初的这些蛇都流入了野味餐厅,菜花蛇又叫王锦蛇,主要食物有鼠类,青蛙以及毒蛇,农村有句话叫做“一里王锦蛇,十里无毒蛇”,程地明早期没有遭遇大量毒蛇是因为生态链还算完整,但随着他捕蛇的数量越来越多,生态链被破坏,毒蛇没有天敌大量繁殖,以至于当地毒蛇数量增加。

2、菜花蛇身上有一种特别的“臭腺”,这种臭腺是菜花蛇逼迫毒蛇出来的绝招之一,程地明长期捕捉菜花蛇,身上的臭气已经很浓烈,路过山林惊扰出毒蛇不足为怪,蛇是只捕捉气味的,它们可不会分辨到底是不是人类还是其他蛇类。

3、程地明最后被毒蛇咬中,这完全就是自断绝路,程地明遇见的这种毒蛇叫做红花野鸡项蛇,这种毒蛇咬到人如果伤口没有接触到毒腺是没事的,它们的毒腺又在后牙处,一般来说只要不咬到手指,或者伤口较深的地方都不会中毒,但程地明还是被咬了几十个伤口,如果他没有激怒这些毒蛇,会有如此遭遇吗?

程地明身上菜花蛇气味本来就非常刺激毒蛇,以至于让毒蛇处于混乱状态,程地明没有菜花蛇的捕猎能力,也没有菜花蛇的绞杀能力,这些蛇被刺激之后一股脑的围攻程地明,这结果自然就显而易见了。

这不是什么报复现象,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这只是毒蛇的一种自我防备,在遇见天敌气味时被其压制,在被攻击的时候拼命反击,菜花蛇可以躲过,程地明可不一定能够躲过。

毒蛇之所以与程地明频频遭遇,这完全就是气味的因素,与蛇会寻仇无关,也不存在蛇会报复的情况,这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蛇对刺激类气味分子反应很强烈,比如硫磺就能够驱赶蛇,这主要是硫磺分子能够破坏蛇的锄鼻器,打乱它的嗅觉感知,它是感受到了危险。

硫磺加入酒精又会加速挥发,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在一定程度上的空间布满硫磺分子,这也是端午节撒硫磺酒的由来,夏季蛇虫较多,这种做法就是为了驱赶蛇。

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认知来看待问题,如果程地明没有过分的捕蛇,没有让生态链失衡,那他就不会有这样一个意外,这样的结果也算自己给自己断了后路。

如此解释之后,你认为它还算未解之谜吗?

说在最后:

大自然的生态链都是一环扣一环的,一环的缺失都会引发大面积的生态灾难,对于我们来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是重中之重。

如果都把环境保护好了,自然也不存在什么失衡的情况,蛇为什么会追寻猎物,这当然是气味使然,你不招惹它,它自然也不会招惹你。

保护生态链的完整,是你我的责任,也希望这样的悲剧不会在出现。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