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饥荒,相较于明末大饥荒的流民四起,晚清时的丁戊奇荒为何会逐渐平息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大饥荒,相较于明末大饥荒的流民四起,晚清时的丁戊奇荒为何会逐渐平息

一个朝代末期的大饥荒往往会引发大动乱大饥荒,不是因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几乎年年都有,最关键的原因是因为这个王朝的控制力和公信度已经没办法和这个朝代的强盛时期比了。

大饥荒,相较于明末大饥荒的流民四起,晚清时的丁戊奇荒为何会逐渐平息

大饥荒,相较于明末大饥荒的流民四起,晚清时的丁戊奇荒为何会逐渐平息

但是清末情况就不一样了,虽然清末是一个遭受国外列强侵略的一个屈辱年代,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朝的国力在当时是远朝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的。

虽然这次旱灾几乎波及整个北方,但是以清朝当时的国力来说,做到防流问题不大,再加上当时众多民间力量和西方传教士的赈济,居然真的将灾民稳住了。

当然,还是有数不胜数的老百姓因吃不上饭饿死,有不少人组成暴力团伙四处抢粮食,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也时常发生,不过相比以往,已经是好很多了。

旱灾爆发后,全国各地官府纷纷设立粥厂以截留灾民,就连远离灾区的江南地区也是开了不计其数的粥厂。三年大灾,光江苏各地就截留了上百万灾民。

为了防止灾民流窜,清政府规定寒冬一过就立刻给灾民发放种子和路费,让灾民返乡耕地,但是谁也没想到灾害长达三年之久,灾民们种地没收成,只能再度逃亡,清政府撑不住了,随即发动各地乡绅帮助赈灾,尤其是南方那些既是大地主又是轻工业巨头的民间富豪们,在赈济灾民一事上出了大力。

不仅如此,还有西方众多组织也投入到了赈灾的过程中。

在多方努力下丁戊奇荒虽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是终究没有酿成民变。

中国历史上唐朝至清朝,闹饥荒是常态,其中大饥荒也时不时的出现,其出现次数据史料记载有下面这些:

大饥荒,相较于明末大饥荒的流民四起,晚清时的丁戊奇荒为何会逐渐平息

大饥荒,相较于明末大饥荒的流民四起,晚清时的丁戊奇荒为何会逐渐平息

1.唐朝 大饥荒出现

大饥荒,相较于明末大饥荒的流民四起,晚清时的丁戊奇荒为何会逐渐平息

大饥荒,相较于明末大饥荒的流民四起,晚清时的丁戊奇荒为何会逐渐平息

贞元元年春,东都、河南、河北大饥。

大饥荒,相较于明末大饥荒的流民四起,晚清时的丁戊奇荒为何会逐渐平息

中和二年,关内大饥。

大饥荒,相较于明末大饥荒的流民四起,晚清时的丁戊奇荒为何会逐渐平息

中和四年,关内大饥。

光启二年二月,荆、襄大饥。

光启三年,扬州大饥。

大顺二年春,淮南大饥。

天佑元年十月,京师大饥。

2.宋朝 大饥荒出现

建炎元年,汴京大饥。

建炎三年,山东郡国大饥。

建炎五年,湖南大饥。

建炎六年春,湖南、江西大饥。

建炎十九年春、夏,绍兴府大饥,明、婺州亦如之。

隆兴元年,绍兴府、平江、襄阳府、随、泗州、枣阳、盱眙军大饥。

乾道元年春,行都、平江、镇江、绍兴府、湖、常、秀州大饥。

乾道四年春,蜀、邛、绵、剑、汉州、石泉军大饥,邛为甚。

乾道五年夏,徽州大饥。

淳熙三年复、施、随、郢州、荆门军、襄阳、江陵、德安府大饥。

淳熙六年冬,泰、通、楚州、高邮军大饥。

淳熙七年,镇江府、台州、无为、广德军民大饥。

宋淳熙八年春,冬,徽、饶州大饥。

淳熙九年春,徽州大饥。

绍熙三年,普、叙、简、隆州、富顺监皆大饥。

庆元六年冬,常州大饥。

嘉泰三年春,邵、永州大饥。

嘉泰四年春,抚、袁州、隆兴府、临江军大饥。

嘉定元年,淮民大饥。

嘉定二年春,两淮、荆、襄、建康府大饥。

嘉定三年春,建康府大饥。

嘉定十六年春,湖南永、道州大饥。

嘉熙四年,临安府大饥。

咸淳七年,江南大饥。

3.元朝 大饥荒出现

至大元年二月,益都、般阳、济宁、济南、东平、泰安大饥。六月,山东、河南、江淮等郡大饥。

天历二年十月,汉阳、武昌、常德、澧州等路饥,凤翔府大饥。

天历三年二月,河南大饥。

至顺二年十二月,河南大饥。

4.明朝大饥荒出现

永乐十八年,青、莱二府大饥。

宣德十年,扬、徐、滁、南昌大饥。

正统五年,陕西大饥。

景泰三年,淮、徐大饥。

成化九年,山东大饥。

成化二十三年,陕西大饥。

弘治十四年,辽东大饥。

嘉靖二年,应天及滁州大饥。

嘉靖五年,顺天、保定、河间三府大饥。

嘉靖六年,辽东大饥。

嘉靖九年,畿内、河南、湖广、山东、山西大饥。

嘉靖十五年,湖广大饥。

嘉靖二十七年,巩昌、汉中大饥。

嘉靖三十一年,宣、大二镇大饥。

嘉靖三十六年年,辽东大饥。

嘉靖四十三年,北畿、山东大饥。

万历十年,延安、庆阳、平凉、临洮、巩昌大饥。

万历二十二年,河南大饥。

万历四十八年,湖广大饥。

崇祯六年,陕西、山西大饥。

崇祯七年,太原大饥。

崇祯九年,南阳大饥。

崇祯十年,浙江大饥。

崇祯十二年,河南大饥。

5.清朝(康雍乾时期) 大饥荒出现

康熙元年,吴川大饥。

康熙四年春,曹州、兖州、东昌大饥。

康熙七年,无极大饥。

康熙十年夏,海盐大饥。秋,临安、东阳大饥。

康熙十一年,永康、峡江、大冶饥。秋,遂安、汤溪大饥。

康熙十二年,乐亭大饥。

康熙十三年春,兴宁、镇平、京山大饥。

康熙十六年春,嘉应州大饥。夏,郧县、郧阳、郧西大饥。

康熙十九年春,江夏大饥。

康熙二十五年秋,恭城大饥。冬, 城大饥。

康熙二十六年,博兴大饥。

康熙二十八年夏,潜江大饥。

康熙四十一年春,吴川大饥。夏,沂州、剡城、费县大饥。

康熙四十二年秋,沛县、亳州、东阿、曲阜、蒲县、滕县大饥。冬,汶上、沂州、莒州、兖州、东昌、郓城大饥。

康熙四十三年春,泰安、肥城、东平、兖州、登州大饥、昌邑、即墨、掖县、高密、胶州大饥。

康熙五十四年夏,临榆饥;遵化州大饥。

雍正八年冬,铜陵大饥。

雍正九年春,肥城大饥;夏,章丘、邹平大饥。冬,济南大饥。

雍正十二年秋,武进大饥。

雍正十三年秋,庆远府属大饥。

乾隆八年春,南昌、饶州、广信、抚州、瑞州、袁州、赣州各府大饥。

乾隆二十四年秋,陇右诸州县大饥。

乾隆二十八年夏,永年、永昌大饥。

乾隆二十九年秋,东光大饥。

乾隆三十二年冬,池州大饥。

乾隆三十三年夏,沂水、日照大饥。

乾隆三十五年,兰州、巩昌、秦州大饥。

乾隆三十六年夏,会宁、肥城大饥。

乾隆三十九年秋,秦州、镇番大饥。

乾隆四十年,溧水、武进、高邮、南陵大饥。

乾隆四十三年,全蜀大饥。

乾隆五十年春,宜城、光化、随州、枝江大饥;秋,寿光、昌乐、安丘、诸城大饥。

乾隆五十一年春,山东各府、州、县大饥。

乾隆五十二年,临榆大饥。

从历史上看遇上大饥荒,奸商及放高利贷的趁机发国难财,使平民百姓生活雪上加霜更加困难。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