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档案有讲水怪的吗,央视《国宝档案》中的鹰嘴香真的是降真香吗

宋朝的陶谷在《清异录·鹰嘴香》中这样记载国宝档案有讲水怪的吗:

国宝档案有讲水怪的吗,央视《国宝档案》中的鹰嘴香真的是降真香吗

" 番禺 牙侩 徐审 与舶主 何吉罗 洽密,不忍分判,临歧,出如鸟嘴尖者三枚,赠 审 曰:'此鹰嘴香也,价不可言。当时疫,于中夜焚一颗,则举家无恙。'后八年, 番禺 大疫, 审 焚香,阖门独免,馀者供事之,呼为吉罗香。"

国宝档案有讲水怪的吗,央视《国宝档案》中的鹰嘴香真的是降真香吗

央视的《国宝档案》用十三分钟演绎了这个故事。

国宝档案有讲水怪的吗,央视《国宝档案》中的鹰嘴香真的是降真香吗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自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拓展,大量的外国人进入中国进行贸易,徐审是中外商人的“经纪人”,其间和一个叫何吉罗的外国人成了好朋友。

何吉罗回国的时候,拿出三块“鹰嘴香”送给徐审,说是无价之宝,遇到瘟疫的时候,点上一块,就可以使全家平安。

八年后,广州发生了瘟疫,徐审点燃了其中的一块,一家人果然躲过了这场灾难。

徐审把剩下的两块供奉起来,称为“吉罗香”。

这个“鹰嘴香”(吉罗香)到底与降真香有没有关系?咱们先来看看降真香的来历。

一.降真香到底是什么?降真香是一种多年生的木质藤本植物,又叫降真、鸡骨香、紫藤香。

降真香结香的原理与沉香一样,藤蔓受伤后,自身分泌油脂修复伤口,随着伤口慢慢愈合,新的树皮就会慢慢覆盖上去,一般五十年以上甚至上百年才能结香。

据史料记载,降真香主要产地在中国海南、云南、两广地区以及东南亚缅甸、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家。

它最神奇的地方就是:既是香料又是药材。

因为香味奇特,道教盛行的时候,被推为首香,晋代植物学家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有关于降真香的最早记录:

“紫藤叶细,长茎如竹,根极坚实,重重有皮,花白子黑,置酒中,历二三十年不腐败,其茎截置烟焰中,经时成紫香,可以降神。”降真香由此得名。(降真的意思就是可以通灵,能吸引神仙下凡。)作为药材,在唐末、五代时期的李珣著《海药本草》中这样记载:

“拌合诸香,烧烟直上,感引鹤降。醮星辰,烧此香为第一,度菉功力极验,降真之名以此。烧之,避天行时气,斋舍怪异,小儿带之,避邪恶气。“用现在的中医理论解释,焚烧降真香可以使正气伸张,压制邪气,抵制瘟疫,预防疾病。

二.降真香的前生今世古人崇尚熏香文化,以此濡养心性,开启大贤大德智慧。降真香从出世以来,它的作用就非常特别,既能预防瘟疫,驱瘴辟邪。又是香中极品,所以逐渐为国人所重视,成为早期人们生活中的奢侈品。

到了唐宋时期,香料更是人们的生活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朝廷举行的各种仪式中,在庙宇寺观的各类活动中,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焚香和香料。

文人雅士们喜欢“熏香”的仪式感,尤其对降真香钟爱有加,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赠朱道士》诗中就写道:“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

张籍有诗云:“醉依斑藤杖,闲眠瘿木床,案头行气诀,炉里降真香。”

到了现代,根据国家权威机构最新检测结果表明,降真香的主要活性成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消炎、镇痛、止咳祛痰、抗真菌、松弛血管、抗肿瘤等作用,并对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有较好的修复作用,在现代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鹰嘴香”到底是不是降真香“……质坚实,断面刺状,气清甜,味苦辣。”这是百科对降真香描述,按照“断面刺状”来看,形状与鹰嘴香相似。

李世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写到:

烧之,辟辟天行时气,宅舍怪异。小儿带之,辟邪恶气。

看这一点,与《清异录·鹰嘴香》记载的鹰嘴香作用相同,都是有杀菌消瘴的作用。

在《国宝档案》中,主持人讲道鹰嘴香的同时,背景的画面出现的也是“降真香”。

这充分说明,鹰嘴香就是降真香。

根据传统看法,龙,是上古某些氏族团体所崇拜的生物图腾。

国宝档案有讲水怪的吗,央视《国宝档案》中的鹰嘴香真的是降真香吗

这种生物的现实实体,对龙来说,大概主要就是蛇。但个人觉得,这种看法离事实的真相相去甚远。

国宝档案有讲水怪的吗,央视《国宝档案》中的鹰嘴香真的是降真香吗

其实这龙啊,说是一种图腾,还真不如说这是一种表记。它的依据也不大可能是生物性的,而是自然现象。

国宝档案有讲水怪的吗,央视《国宝档案》中的鹰嘴香真的是降真香吗

为什么说龙的实体不是蛇呢?这么说,目前所知,最早最著名的龙形器,都是产在我国北部。而北部产蛇并不是很多。比如1971年发现在内蒙三星他拉地区的玉龙,这个龙形器属于红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而后来发现在辽宁省阜新市查海遗址的玉龙,年代更早于8000年以上。红山文化的玉龙,应该是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头部如猪,身卷曲如勾,但无鳞。——而查海文化的玉龙,也是无鳞的。

国宝档案有讲水怪的吗,央视《国宝档案》中的鹰嘴香真的是降真香吗

国宝档案有讲水怪的吗,央视《国宝档案》中的鹰嘴香真的是降真香吗

这就表明,龙与蛇类并无关系。那么龙跟蛇的关系是打哪来的呢?就目前能看到的考古实物而言,龙转化为蛇状鳞身,不会早过商代中期。也就是说,龙,在几千年以后才有了鳞的。所以,与其说龙是蛇的变形,倒不如说蛇的形象在后来被赋予了龙的意义,那样更恰当一些。顺便,蛇在过去,更应该是对远古人的一种威胁。试问,远古人怎么会拿一种威胁到自己生活甚至生命的毒物作为图腾?

那么,龙到底是什么呢?关于此点,从人类的神话构创过程来看,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规律。诸多神灵的起源,都是以自然现象、自然界功能性解释的需要出发,而后被人格化成为实体。艺术性的被想象被加工,从而具有了生物的意象。

龙最早的生物形象,则是给巡天的天帝拉车。而天帝则代表太阳。太阳、云、水,都是自然景象。

从各种古籍来看:

“云从龙。”“召云者龙”。——《易·系辟》

“龙举而景云属。”——《淮南子·天文训》

“龙,水物也。”——《左传·昭二十九年》

在引文中,龙与云的关系是十分清楚的。形成事物的本体,就是云。而从神话中,各种形式都出现了一种自然本体论,更概括和解释了自然界中云的生成。

《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洪范·五行纬》:龙,虫之生于渊,行无形,游于天者也。

《管字·水地》:欲小则化为虫蠾,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

从这些描述来看,不难看出所谓“龙”的几个特点:1.大小不定。2.春以后见于天,秋以后隐其形。3.可以发光(景云),可以变黑(乌云)。4.来之于水泉。

而上述特征,不正是“云”的特征吗?

更有,中国神话中,云雨之神,名叫“丰隆”,而古代,“隆”与“龙”字是相通的。

更可以从考古实物和甲骨文中龙形的文字中看到,最初的形象,不过是抽象的旋卷状的云纹。

到了后来,《论衡·龙虚》中说,“龙,马、蛇之类也。”《尔雅翼·释龙》说,“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已经是几千年以后,到了汉代的事情。那时候的龙,早已成为集各种兽类为一体的大合成了。

关于更多的历史上记载的龙,并没有什么真实的证据。而且,历数千年以来,国人经常给生物的定义加上神奇、玄妙的色彩。例如,扬子鳄在古书中就叫“龙子”,管鳄鱼叫“猪婆龙”,甚至还曾把长颈鹿当成麒麟。

因此,无法排除所被发现甚至记载的龙,其实是其他生物。况且,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人为造假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例如日本寺庙里珍藏的所谓龙的木乃伊,并不敢拿出来被人研究,其造假的可能性有多大,可想而知。

各式的龙,大多是神话传说,而真正的历史文本上,数千年来并无相关记录。唯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着蛟龙,结果经考证,是蛟鳄,即马来鳄。

怪不得治哮喘呢,本来就是鳄鱼嘛。

古书中,鳄鱼又称为“呼雷”,嗯,龙出现的时候打雷,是不是这样来的呢?

从我个人来讲,我也希望有真正的龙,想亲眼看一看传说中的生物。不过,事情就是这样,越深究下去,发现“龙”存在的可能性越小。

但我仍然很自豪是龙的传人。华夏文明,早已不限于生物,而是深深刻印在我们的血脉精神里了。

2022-06-10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