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奇闻异事书籍,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志怪《齐谐》是怎样的一本书

“齐谐”二字,第一次出现在古文典籍中,是《庄子》一书中国古代奇闻异事书籍。书中原话是:“齐谐者,志怪者也”。它描述了我们都耳熟能详的鹏鸟的故事。那么《齐谐》真的是一本书吗?如果是的话那它到底是怎样一本书?它的作者是谁呢?这些问题拭待我们去解决。以下分析仅仅为个人推测,不足之处,多多指教。

中国古代奇闻异事书籍,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志怪《齐谐》是怎样的一本书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他是宋国人(现今河南和山东的部分地区)。他少时便游学各国,通晓当时各类文学典籍。当时的楚威王还以重金邀请他到楚国做相。可见他的才能学识,得到了当政者的认可,非常有名。通揽《庄子》一书,庄子都是通过山川地理、江河湖海、四季变化、大自然的动物植物、鬼神故事进行拟人化的阐述比喻,或者借用古人的对话或者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他能引用齐谐中图南冥的鹏鸟的故事,那么肯定他听到过这样的传闻,或者看到过一本叫《齐谐》的书。

中国古代奇闻异事书籍,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志怪《齐谐》是怎样的一本书

齐谐,是不是一本书,我们无从考之。因为我们现在没有史书的记载。只能推测。

中国古代奇闻异事书籍,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志怪《齐谐》是怎样的一本书

从字面意思来看,首先是“齐”字。齐代表当时的齐地或者齐国。当时的齐国所在的地方是现在今天山东半岛,也就是在黄海和渤海边。当时的齐国可不得了。春秋五霸的第一位霸主,就是齐国的君主齐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成为当时周王朝中国力最强的国家。九合诸侯,对抗北方蛮族,对抗南方楚国。

中国古代奇闻异事书籍,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志怪《齐谐》是怎样的一本书

正因为齐国的强大,所以齐鲁大地从春秋直到战国时期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集聚地。尤其是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有闻名天下的“稷下学宫”,可称得上是天下读书人的圣地,他们在这里学习交流,和别人争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俨然是天下文明文化中心。所以大家会讨论自己各地的奇闻异事,从而流传开来。

更何况儒家大贤孔子出生在齐鲁之地,他在世时,他的儒家儒家以及儒家思想就已经闻名天下。孔子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所以肯定也听闻、知道了很多奇闻异事。但是孔子教导弟子,对于那些奇闻怪事只有一个态度:《论语.述而》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一句话。所以齐地充满了很多关于“怪、力、乱、神”的的奇闻异事,而孔子选择不去理睬,避而远之。

说完“齐”字,然后在说“谐”字。

“谐”字,左边言字旁,右边一个皆部首。皆是指大家一起,那么谐可以解释为大家一起说。《古代汉语词典》里列举了《左传.襄公十一年》:“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说明“谐”字有和谐融洽的意思。而在《晋书.顾恺传》:“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中“谐”则又有诙谐滑稽的意思。

我大胆推测,生活在齐地的人们,大家口口相传一些充满诙谐的奇闻异事。就这样也许有人就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从而成为一本书。也或者只是口口相传,没有形成完整的文章典籍。

但是我更倾向于后者。庄子只引用这一个故事,只能说明齐谐就是一些齐地人民口口相传的奇闻异事,并没有人去整理成文字记录而成书。因为如果是一本书的话,《庄子》一书中就不可能只有一处提到齐谐,应该有更多的内容呈现出来。

我们知道后世南朝宋朝的东阳曾写《齐谐记》七卷,已佚。后南朝梁的吴均续作1卷,《随书.经籍志》著录,今本只有17条。看看其内容都是一些这个神话、鬼怪、山川奇物怪事等,也印证了齐谐的内容,就是关于一些“怪、力、乱、神”的奇闻异事的传说。

所以,著书立说,是相当重要。只有将人们口口相传的见闻记录下来,才有可能传之后世,这样后人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这样,文明才能代代薪火相传。

感谢悟空的邀请!

中国古代奇闻异事书籍,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志怪《齐谐》是怎样的一本书

《山海经》解密,以飨读者:

中国古代奇闻异事书籍,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志怪《齐谐》是怎样的一本书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奇闻异事书籍,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志怪《齐谐》是怎样的一本书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目录――山经

第一卷 《南山经》 第二卷 《西山经》 第三卷 《北山经》 第四卷 《东山经》 第五卷 《中山经》

《山海经》目录――海经

第一卷 《海外南经》 第二卷 《海外西经》 第三卷 《海外北经》 第四卷 《海外东经》 第五卷 《海内南经》 第六卷 《海内西经》 第七卷 《海内北经》 第八卷 《海内东经》 第九卷 《大荒东经》 第十卷 《大荒南经》 第十一卷 《大荒西经》第十二卷 《大荒北经》 第十三卷 《海内经》

《山海经》是这样一本书――内容提要

1、《山海经》系古代地理类史书,十八卷,撰者不详。西汉刘歆校书时,有三十四篇,歆并为十八篇;《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十三篇;今本为十八卷,计山经五,海经十三。记大小名山五千三百七十,河流大泽三百馀,动物一百二十七种,异国九十五,所载地理、博物、故事、巫术、神话极为丰富,自古号称奇书,影响深远。近代玄奇小说《镜花缘》,大部分素材即取自《山海经》。

2、《山海经》所描绘的世界,似乎是以《中山经》所在区域为中心,四周由南、西、北、东山经所在区域构成的大陆,大陆被海包围着,四海之外又有大陆,再外还有荒远之地。这反映了周秦时期的地理观,是研究地理学思想史的珍贵材料。

3、《山海经》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从好仙术士郭璞到文学旗手鲁迅,都爱不释手,大诗人陶渊明还写了传诵千古的《读山海经》(十三首)。聪明的人都十分好奇,并且想象力极为丰富。《山海经》是为聪明人写的,给聪明人看的。其中记载的缥缈的仙山与瑞兽,常常为后世所引用,如宋杨亿据《山海经》中关于昆仑之西有群玉之山,是为帝王藏书之府的传说,诗集题作《西昆酬唱集》,言下不无标榜之意。

4、《山海经》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奇书,内中有无数的奥秘需要我们去探讨,也许有些是永远也解不开的谜。唯其如此,才使这部书显得特别神秘。读《山海经》,也越会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5、《山海经》传本较多,除各种单行本外,收入丛书者有《道藏》本、《四库全书》本、《格致丛书》本、《二十二子》本、《百子全书》本、《四部备要》本、《龙溪精舍丛书》本等。现存最早的注本是晋郭璞《山海经注》。清郝懿行采前人注释之长,撰《山海经笺疏》十八卷,别为《订论》一卷,贡献甚大。

综上所述: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 31000 字。

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汉书·艺文志》作13 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 4 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

《 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山海经》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记录。

是如素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

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价值参考。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经书里面记载的神兽75种,作者亦非一人。

总之,《山海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神话的一座宝库,对中国神话的传播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读山海经》此诗貌似信手拈来的生活实况,其实质寓意深远,诗人胸中流出的是一首囊括宇宙境界的生命赞歌。

读《山海经》 东晋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不喜勿喷哦

2022-06-11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