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下是龙,明朝大将袁崇焕是怎样保卫北京的

《兼论袁崇焕之死》

明崇祯三年(一六二九年)北京保卫战是分两个节段进行的北京城下是龙,前期是袁崇焕指挥明军与清军作战,后因崇焕被崇祯帝平台召对而下狱,大将满桂在激战中阵亡,为第一节段。第二节段由督师孙承宗,名将秦良玉与勤王明军收复,滦州,迁安,永平,遵化四城结速。

一六二九年十月皮岛总兵毛人龙被杀三个月后,清太宗皇太极亲率十万大军避开宁远,山海关明军防线,绕道奔袭。由喜峰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直趋北京。袁崇焕得知,从宁远直奔山海关,调集各部率军驰援京师,昼夜兼程十一月九日抢先进驻蓟州,两军相遇。皇太极早有成算,避开袁军,直奔通州。这时袁崇焕犯了致命的错误,总兵周文郁建议:"不宜入京,后金军在通州,明军驻张家湾,相距十五里,就食河西务,寻机进兵,易攻则战,如敌防守严密,则乘隙进攻,这是万全之策"。(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6〉崇焕不听,这是如果采用周文郁建议,乘隙向清军进攻或在通州与北京之间建立一道防线,调集大量兵力与清军交战,使皇太极不能直趋北京城下。但是袁崇焕在蓟州不战,在通州也不战,而是尾随清军到北京城下,惊扰京都,怨言四起,引发对崇祯对他擅杀毛人龙的愤恨,使皇太极的反间计阴谋得逞,而招至杀身之祸。

十一月十六日,袁崇焕抵左安门,与清军几乎同时到达,引起與论大哗,说崇焕召敌。二十日在德胜门外,崇焕率本部和援军与皇太极指挥的清军激战,杀退清军。崇焕与祖大寿等屯兵广渠门,与清军再次激战,崇焕亲冒箭矢督战前沿,击退清军,清军退守南池子。皇太极利用抓住两个太监,让人故意泄露"袁巡撫与清有密约,今天是可汗有意撤兵大计,此事可以马到成功”的流言,而后又故意放走两太监。两太监回京,立刻向崇祯汇报崇焕通敌绝密情报,崇祯此时已是杀心顿起。十二月一日在平台召袁崇焕,满桂,祖大寿等人"议响”。崇祯问袁崇焕杀毛人龙及进京逗留不战两事。崇焕一时无法辩解(天丧大明)竞无言以对!崇祯立刻命锦衣卫将崇焕逮捕下狱。(国榷)90卷。其实崇祯对崇焕杀毛人龙早就脑怒在心,(毛人龙,授总兵,左都督,掛将军印,赐尚方剑,在皮岛设军镇,规制如内地。)只是为了崇焕五年复辽的承诺而隐忍不发。明朝尚方剑是一种象征,代表是皇帝的宠信,並不是真正的生杀大权。杀小官可以,杀大官可就不行了。《大明律》杀官员必须经过廷审,复审,会审几道手续后,由皇帝批准才可以。在授与崇焕尚方剑之前,王之龙,毛人龙,满桂都有尚方剑。廷臣议收回王之龙,毛人龙,满桂的尚方剑,使袁崇焕,以事权专一,统筹全局,崇祯同意。崇焕用尚方剑杀大将毛人龙早已引起崇祯的强烈不满,毛人龙冒领军响等罪名都可能存在,但罪不至死,就是廷议毛人龙也是功大于过,没有死罪。他开疆扩土,收养辽民,以辽土养兵,扩军备战,袭扰清后方,使清不敢入明腹地,更不敢绕道袭北京。然袁崇焕擅杀毛人龙三个月后,皇太极就亲率八骑绕喜峰口,兵临北京城下,是有意离间崇焕与皇帝的关系,崇祯岂能不发怒?!在崇祯质问下崇焕竟无言以对,是他下狱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就是袁崇焕至死的原因:崇焕已先于皇太极赶到蓟州,两軍相遇为何不战?在通州相遇为何不战?崇焕也无言以对!(前面本文已有周文郁建议在通州与清军开战,被崇焕否定)连想到崇焕擅杀毛人龙,在蓟州,通州拥兵不战,加上私下与清议和,就断定他纵敌议和,迫使朝廷订城下之盟,于是定为叛国大罪。崇焕已是百口莫辩。不管是魏忠贤余党,还是东林派系,竟落井下石。崇焕一生亷洁从不结交权贵,关键时刻天不应,地不灵,人不义,几个月后一代名将竟被凌迟处死。崇焕被捕,祖大寿惊惧异常,率部奔山海关,袁军散伙一万多人。崇焕好友,大将满桂率五千步骑与清军大战永定门外,终因寡不敌众,战死沙场。有人说满桂是明知自已势单力薄而死战不退,是以死明志,明又一大将阵亡。皇太极知道崇焕下狱,满桂战死,祖大寿奔回山海关,但各路勤王明军象潮水般湧来,知道无法攻取北京,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留下兵马据守已攻取的滦州,迁安,永平,遵化四城回师沈阳。

京师告急,各路勤王兵马相继到京,最远的远要属三峽女将秦良玉,率川军白杆兵万里驰援,各路勤王兵马在督师孙承宗指挥下与清軍进行惨烈撕杀,秦良玉率白杆兵所向无敌,与援军连续收复,滦州,迁安,永平,遵化四城。致此明末北京城保卫战结束。崇祯帝对万里勤王的三峽劲旅大加赞赏,特在平台召见秦良玉,赐御制诗四章以旌其功,抄录如下。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廿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剪成,挑花马上舞长缨。

世上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

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凭将箕帚口口口,一派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这是崇祯帝对秦良玉的最高奖赏,平台赐酒和御制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人,可谓空前绝后。

崇祯继位,重用袁崇焕,督师蓟辽赐尚方剑。皇太极即位,攻宁锦被崇焕击败,心虑两大患,一虑毛人龙后方袭扰,二虑袁崇焕正面抗击。明降将李永芳献策,佯许以辽土换毛人龙的人头,崇焕答书密允。(计六奇明季北略卷四)提出杀毛人龙即还土地,崇焕信以为真,如此能实現崇祯平台召对时,实现五年内复辽的承诺。文龙因与魏忠贤交厚,魏垮台而文龙无恙,东林党早有除之而快。明末各总兵冒响之事时有发生,因手握重兵,朝廷也是睁一眼,闭一只眼。文龙每年索二十万人军响确有有冒领之嫌,崇焕借故杀之,以换取辽土,正中皇太极計。文龙被杀,人心大乱,战将孔有德,耿仲明等率众奔山东后起兵造反,兵败后率一万多人投奔皇太极,皇太极令诸子,贝勒亲到岸边迎接。自始清也有了水军和炮兵,实力大增。崇焕杀文龙等于自杀,至今令人哀叹不已。文龙已死,皇太极即亲率大军绕过袁崇焕宁锦防线,从喜峰口真逼北京,崇焕千里驰援而却坐失战机,招至杀身之祸,难道是天丧崇焕乎?皇太极一石击两鸟,为清除去心腹大患。历史是胜利者写的,清撰明史,这段历史也许另有隐情,但是毕竟是皇太极在位时发生的大案件,毛人龙,袁崇焕两大将被杀,岂能和他没有关系?一六四一年,皇太极又在松山击败洪承畴十三万明军,使洪承畴,祖大寿投降,展现了他的雄才大略,为清攻略中原奠定坚实基础。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