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古墓纪录片叫什么,看了CCTV的《国家宝藏》节目,你有什么感受

《国家宝藏》是一档央视推出的文化类节目,除了汇集中国九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还邀请了很多鲜肉央视古墓纪录片叫什么、人气演员加盟节目,今天上午,影视观察家的小编专访了该节目的制片人总导演于蕾,我们看看她怎么说!

1、《国家宝藏》让中国九大博物馆齐聚一堂实属不易,可以说是一大创举,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背后艰辛,可以和我们分享其中的一两个故事吗?

于蕾:问题好多我一个一个回答好不好?这个我看好多好像都比较关心我们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难处啊?确实这个我觉得最大的难处是内容创新本身。因为这个其实我们做的电视综艺节目这么多年。形式创新是很容易的,但是我们做内容上的创新是非常有挑战的。到底我们要,怎么样诠释自己的初心。怎么样能够做到大家看完这个节目之后都喜欢,都能够走进博物馆都能够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啊,这是最难的,其实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都是在摸索节目的模式,我们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给观众。

2、是怎么想到前世传奇、今生故事两个部分去展示国宝的,而没有说用智力问答啊,或者其他形式来表现呢?

于蕾:关于这个前世今生的话题,我觉得。因为任何一个好节目,其实都是讲故事的。要讲一个好的故事,给所有的观众。其实有很多人问过我说这个,为什么选国宝这么沉闷的一个话题?那么其实,博物馆和国宝一点都不沉闷,是我们没有选择一个好的角度去讲好它。前世今生是我们想告诉大家每一件国宝就像一个,走过了历史沧桑的活着的人。那么他们有诞生和流传过程中的前世的传奇啊,然后也有一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在为它研究为它守护为它所宣讲的,这样的一些今生的故事,这样的话就会让观众觉得,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从古到今,一直到今天都有生命力的东西,是活在我们身边的,到今天为止都还在发生着影响的。

3、国宝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于蕾:然后关于国宝的选择呢,其实我们也花了大量的时间。我们首先是先去九大博物馆都做了一次长距离的调研。我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把九大博物馆都走了一圈儿,然后调研之后呢,我们跟博物馆一起沟通,博物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备选的名单。那么备选的这个这个名单上,十件,所有的东西我们都做得非常深入的研究,非常深入的史料的整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再去跟博物馆进行沟通,因为实际上我们要挑选的文物,可能和博物馆最初的理解并不相同。然后我们并不是说一级的文物,就一定比二级的文物好。禁止出境文物就一定比不禁止出境的文物要强。

我们想要挑选的是那些,背后充满了这个人文精神,和我们的中国人这种情怀的东西,每一个文物能够被挑选出来都是因为他有着荡气回肠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然后能够让所有的观众觉得它一直到今天还对我们的民族发生着影响。它告诉我们,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以今天的方式存在,我们为什么有这样的民族性格。那么这些,是挑选文物的更重要的一些标准,而不仅仅是它有多精美,它有多么用材珍贵工艺考究。背后的这种精神价值会更重要一些,所以我们其实文物的选择和博物馆进行了几轮的磋商。有很多文物并不在最初的名单里。

4、《国家宝藏》这档节目从最初的想法到呈现在观众眼前,这两年来有没有不为人知的历程,让您坚持两年并没有放弃的理由是什么?

于蕾:然后我看到很多记者朋友问。就是国宝的特别意义在哪?为什么没有放弃,这两年的收获是什么?我觉得,这个可以统一回答一下。我们今天晚上说实话就是全体人一起组织看的这个首播,大家都特别开心。我觉得可能在做“春晚”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感觉到这么大的一种价值实现的感觉。我觉得我们做的这件事情本身震撼了我们自己。我们在这么长时间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的文物了解到历史走过的博物馆,真的有无数的东西,让我们觉得震撼。让我们觉得感动,让我们觉得骄傲,所以我们希望把这种东西传达出去。我们觉得自己传达得很成功,所以就很有满足感。真的就是做一个创作者大家聚在一起能够那么纯粹地为我们的创作开心,这种感觉是很难寻觅的,我觉得这是最可宝贵的。比其他的都要重要啊。我们刚才也看到了好多,这个网友的评价啊。就是大家都热血沸腾。我觉得其实能够让网友们沸腾的地方就是曾经让我们自己沸腾的地方。然后我们能够把这种感觉表达出去,让大家也感受到。这个就是我们做节目的初心。这个是最让人激动,最让人有满足感的,这可能是做这个节目最大的收获吧。我觉得这个节目,社会价值比其他的都更重要。其实我们最开始想要去做,这样一档节目最开始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能够激活博物馆的资源能够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能够让大家看见我们这个民族最可宝贵最灿烂的那些最伟大的那些东西,当看到他们的时候你真的不可能不骄傲的。

5、请问于导,从《非常6+1》、《咏乐汇》、《回声嘹亮》、《开门大吉》到四届春晚的总撰稿、总体设计,您亲历了多档大型电视栏目的创作和诞生,《国家宝藏》对于您来说有没有特别的意义?

于蕾:我刚才看到广电时评的记者问好像对我的过去的经历知道的比较清楚。然后问这个《国家宝藏》的特别的意义。我觉得它最特别的意义在于它真的是一个从无到有,完全由我们自己创造的一个节目。它完全是我们央视的自主版权。而且也是,从动议然后到整个的模式形成到最后变成这样的一个形态来亮相,完全是我们来创造的。就像刚才我看到了尹老师发的微博,他觉得我们这个节目是真正的带有中国气象的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创新。我觉得这是一个莫大的肯定,其实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吧。创新真的很难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节目是大概改了四五版。最初,除了名字没有改,整个的模式,选择,内容,都变了好多。变了好多,一直在走,一直在往前走,然后一直在不停地推翻自己才走到了今天。

6、有些非常著名的文物,比如《清明上河图》没有入选,节目评选的标准和目的是什么?

于蕾:我回复一下,那个三联的问题。一个是说为什么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知名的文物没有入选。其实文物这个标准的问题啊,我大概刚才最开始的时候说了一下。我们筛选文物的过程,首先是由各大博物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备选,然后我们把这个备选研究透了,吃透了之后,我们再不停地磨合,再不停地换,有很多都不在备选名单里。那么从这个节目自己的初心来看呢,我们其实并不是仅仅做给一直喜欢文博,喜欢博物馆的这些人的。因为这一大部分观众可能会看纪录片,可能会看书,可能会真的走进博物馆,我们其实希望把这个节目做给更普通的观众。希望那些平时对这个领域不感兴趣的人能够走进来。那么,所以我们在文物选择的时候,这里面当然是有明星文物的,比方说像《千里江山图》。但是也有大家应该知道,但并不了解的文物,比方说今天的石鼓。说实话在去故宫做调研之前,我们组里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石鼓,但是石鼓就是故宫的专家第一反应就跟我们说觉得石鼓应该没有问题。所以我们当时都很惊诧,这个石鼓是什么,石鼓背后有什么故事,石鼓为什么能叫“中华第一古物”。为什么历史上从宋徽宗到苏轼,到乾隆爷这么多的名人都跟他发生着各种各样传奇的关系。实际上,我们想做的是一个文化普及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挑选文物的时候当然会找一些最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是其中有一些跟观众能够有熟悉元素的点的物件,但是我们也会找一些大家可能不那么熟悉的,但是我们觉得这件东西,这个故事它背后所代表的这些气象、情怀和价值观,应该传达给观众的这些东西,我们也会入选。所以说这个选择的标准是什么,选择的标准就是,它更符合我们想要的表达。

7、关于前世故事的编排:把文物排成小品,有些是有史实依据的,有些有想象成分。那编剧的出发点是什么?娱乐性?教育性?什么文物的故事最难编?

于蕾:关于前世故事的这一part呢,因为很多文物其实历史记载并不多,比如说今天的《千里江山图》,实际上关于《千里江山图》所有的研究都来自于图上蔡京的那一段儿题跋。那么我们的这个故事也是基于那段儿题跋进行的一个合理的猜想。其实从我们想传达的历史观的角度,历史本身就是一些,片面的深刻来构成的。那大家根据自身掌握的史料,来写就了现在的历史,那么我们所有人都认同的历史,其实就是,大部分人都以为然的这个历史,但是我们在调查调研了这么久的时候会发现,当有一个新的文物被发现、挖掘被研究的时候,可能之前的某段历史就会被推翻。所以我们,所有的被公认的历史,其实也都是现有的史料的集合,然后进行的合理的被更多人认知的猜想。所以基于这样的这个历史观和表达,我们就希望给我们的文物,做一个基于大量史料调研之后的合理,猜想的一个故事。然后我们也怕这个中间,当然他要寓教于乐啊,他要深入浅出,他要大俗大雅,雅俗共赏。但是这个中间我们也希望在普及的过程中,不要让观众误会,历史的客观性和戏剧演绎的这个边界。所以我们也标注了说本故事基于史实来合理的虚构。那么实际上这个不同的故事,我们找了不同的点。比方说这个石鼓,在宋史上其实并没有这个司马光跟石鼓发生关系的记载。但是我们查了史料之后呢,我们知道他的父亲司马池,一代名士,确实受皇帝之托在四处地寻觅石鼓,而且他寻找石鼓的那个时间,正好是他在做那个凤翔府尹的时间,司马光大概就是七八岁的样子。所以和这个我们小的时候都知道这个司马光砸缸的传说,基本上的时间相符,而且据说这个司马池很爱这个儿子。去到哪里都会带着他,所以我们就基于此做了一个合理的演绎。

8、关于今生人物:节目还介绍了一些当代典范的文博人,是怎么找到这些人的?他们中有哪些很有特色的?

于蕾:关于今生人物呢,其实今生人物也是我们花了很多心血的地方,因为我们希望大家不要觉得说文物就是摆在博物馆里的这样的一个死的古董,我们每件文物,其实我们挑出来的都是走到今天,还在对人们产生着影响的这些东西。那么这些所有的今生人物呢,他们来自不同的年龄层来自不同的职业,当然文博人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但是未来的节目里,大家也会看到有非常宽广的今生人物的空间。

9、今生人物的选择标准

于蕾:他们这个共同的标准就是都跟这个文物发生着一衣带水的关系,而且都是活生生的当下的人。他们可能是这个考古学者,可能是这个文博人员可能是讲解员也有可能是一些这个,就是拿着我们的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进行新的艺术创作的这些年轻人,就是也当然也有像石鼓这样,像梁金生先生一家五代这样世世代代守护着国宝的这种家族故事。就是我们所有的今生人物都是想告诉大家。到今天为止,还有各种人,在用他们的人生,他们的努力,他们的生命,甚至一家几代在守护着这些东西。那么所有他们的努力。都是为了换一个把这些东西摆进博物馆,让你开眼的机会。

10、石鼓这个部分特别棒!既传递了文物的知识,也讲述了文化传承,还展示和进一步证明了大陆和台湾两岸文化同根同祖,不可分割。梁家辉的选择,有什么幕后故事吗?

于蕾:刚好看到了这个离得最近的这个问题我就回答一下。这个梁先生,其实特别紧张。他是一个极其认真,极其认真的人。他来之前把所有的案头工作做得极其的细,但是我们其实在临场的头一天,案头很多的调整。他就很紧张,他很怕自己表达的不好,他很怕自己就是在现场会露怯。他总是觉得自己在这个国宝面前好像知道的实在是太少了,但是他现场完成得特别好,他的声音讲述感很强,现场也很活泼。我们其实有一段独家私密的现场花絮。未来,估计过两天大家会看到的,我先提前诱惑一下大家哈。

11、关于节目准确性,如何保证这个节目的学术准确性?

于蕾:然后关于这个节目的学术准确性的问题,其实,首先所有的文物,我们都会跟各个博物馆的在馆专家做非常详细的沟通。每件文物的考据每件文物背后的表达,都会有很详细的沟通。同时我们也跟这个北大的历史文博学院建立了一个长期的合作关系。然后,那儿的教授还有博士生也会给我们提供很多的资料和考据上的帮助。另外就是我们也找了一些网络上的这种历史的大v来加盟我们的创作。就是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保证这个资源本身就是无误的,这样的一个路径,然后到最后的时候呢,我们的成片也会拿到各大馆去给这个在馆专家们审看。比如故宫的这一期,大概一周前吧,我们在故宫组织了一个二十多个专家一起的看片会。是经过所有的专家一起严审之后我们又做了一些修订。最终才呈现在电视屏幕上给大家的。当然我们确实尽了全部的努力,但是也有可能少不了会有疏漏,我觉得如果有疏漏的话,欢迎所有的人来给我们校订。然后也基于我们的一片真心给予包容。我觉得这个事情如果能够引起大家讨论,如果能够引起他的兴趣,如果能够引起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关心这个领域,喜欢我们的历史,如果我们能给大家一些吐槽的料,也是功德无量吧。

12、您在搭建节目时,对“001号讲解员”有怎样的构想,怎么会想到邀请张国立老师来担任这个角色?

于蕾:我先说一下这个关于国立老师001号讲解员的这个问题。我呢,其实和国立老师交情颇深,因为14年春晚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台外的主持人,那一年也刚好是他的本命年。而我是那一年的总撰稿,所以,整个的台本文案,然后和主持人的所有的沟通,他们的话语形态的界定,都是我来完成的,所以在大半年的工作和磨合中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后我在做这个节目,最后到001的时候,确实心里觉得他是最合适的,就是无论从他的资历,他作为演员。这个国立老师常说他是这个演员圈儿里最好的一个主持人。我也深以为然,所以他在这儿呢,我觉得无论是从资历啊,从分量啊,从他个人的能力,还有这个话语的讲述感上,他都当之无愧。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们有一样的感觉,就是,我们的前世故事前面都有一段引述。都是由国立老师来完成的,我每次录完那个之后,我们都觉得:听了他的那段儿引子之后,你特别有想要看一下后面的那个故事的愿望。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演员的魅力吧。

13、于导,除了故宫博物院,其他地方博物馆的选择标准是什么?为什么选择目前入选的这8家地方博物馆?

于蕾:我看前面好像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八家博物馆的选择标准,这个事儿,其实讲过好多次了,但是如果还不明确的话,我可以再跟大家再解释一下。我最开始的时候我说了,我们这个节目经过了好漫长的一个创作路径。九家博物馆是我很早就定了的,当时其实想过很多的概念,比方说,我们当时说这个禹铸九鼎,这个定鼎天下,整个当时的中华就是由这个九鼎来形成的。所以当时觉得可以在我们大中华的东南西北中,找上九家博物馆来一起来完成这件事情。用博物馆来绘就我们的中华版图,后来去年年末的时候,其实我最早就跟故宫建立联系,然后就跟单院长聊天儿。然后跟他第一次见的时候,他就觉得我们这个想法特别好,然后他也问了跟大家同样的问题,就是:你除了我们以外,其他八家博物馆是怎么选的呀?然后,我当时很初生牛犊啊,我完全是从一个做节目的人的角度说:我们东南西北中都有啊,然后每个博物馆都会选择各种不同特色的,有意思的镇馆之宝。我们当时都已经选定了好几件文物了,其实,挑了好多的故事。然后单院长就特别慈祥萌态地问我说,你知不知道我们国家有八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呀?我想说我是很惭愧的,我说我没听说过。然后他就说,因为他做了十年的国家文物局的局长。在零九年的时候,国家文物局、财政部、文化部一起,做了一个工程。就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的工程。首批有一个八加三的结构,就是八家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和三家培育中的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我当时才豁然开朗。他说你干脆就找这八家吧,这样的话就名正而言顺了。那次聊完之后,也算是豁然开朗,然后我们才锁定这八家博物馆。这八家博物馆确实也代表了,我们目前国内的博物馆,这个行业发展的第一梯队的水平。然后未来,我们当然还会拓展更宽的领域。其实节目还没开播的时候就在文博圈儿搅动了很多的朋友的心,然后也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支持。然后很多的各地的博物馆都找过来说为什么没有我们,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加入。我们今天还收到了国图的这个盛情地想要加盟这件事情的想法,所以我觉得未来这个领域还会拓宽吧。

14、于导能谈下跟观众的互动部分吗?我看到节目也发起了新媒体活动,听说还会让观众参与“选宝”?

于蕾:关于互动,这个事情,其实我们的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希望这些国宝能让观众喜欢。那么我们会有一个网上的,官方微博、微信的投票,就是希望观众们去投上自己的一票。你听完这些故事,你喜欢哪件国宝。我们最后会有一个特展,这个特展呢,因为我们所有的这些文物、这些顶级的国宝都是很难被移动的,所以我们是一个全国九地同步开展的概念,各大馆都会在馆展出自己最后选出来的那件国宝。那么同时我们在故宫会有一个艺术展陈这样的一个特殊的行为,这会是一个文化盛事吧,我觉得那个会是一个非常大的视觉表现,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我们最终选出来,参加国家宝藏特展的九件国宝,会结合观众投票和在馆专家的综合意见,最后选出这九件国宝。

15、《国家宝藏》和《鉴宝》、《探索发现》有什么区别?

于蕾:我看还有一个问题是,问我们和《鉴宝》,还有《探索发现》有什么区别?我觉得今天晚上大家看完之后,不知道大家会怎么认为,我其实也想听听记者朋友们觉得我们跟他们有什么区别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觉得,第一这个之前的《鉴宝》节目,当然也都是很受观众喜欢的。但是之前的这些节目大部分都是一些在“收藏”层面的节目,是更民间领域的。那么我们这个节目其实是提升到了整个文博领域,我们并不讨论文物的真假和文物的物质价值。因为我们这儿的东西不存在真假之别,然后也都是无法估价的国宝,那么我们更多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摆在博物馆里的东西跟我们的生活,跟我们的人建立起一些活生生的血脉勾连。我们希望让大家认识到,这些东西你永远都不可能买回家,你永远都不可能拥有,他们也并不会被明码标价,让你知道他有多么吓人的一个价格,但是你可以为他背后的故事叹为观止,你可以感慨我们老祖先现在有多么的无与伦比,然后来惊叹我们血脉里流淌的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多么的值得人骄傲。你可以在看完这个节目之后,觉得原来我们家隔壁还有这么好的博物馆,我是不是也可以在周末,带着孩子去到博物馆里转一转。那里面的东西其实一点都不沉闷,它是非常生动有趣的,其实一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这些活着的中国人。

16、明星守护人的选择呢?

于蕾:然后还有人问说这个“国宝守护人”的选择。实际上我们说二十七件国宝是二十七组“国宝守护人”。我们由一个明星国宝守护人来带来一个今生故事的讲述者。其实这个明星国宝守护人的选择,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他们和他们所守护的国宝,气质是非常相合的。比方说梁先生吧,他带来的今生人物也姓梁,然后是一个一家五代的故事,他今天其实自己在节目里面,每个明星在自己节目里,他们都会讲,他们守护这件国宝的感受,他们觉得为什么自己会选择自己跟这件国宝发生这种魂魄相依的关系。我觉得,关于每个明星为什么和这件国宝搭在一起,大家会在一个一个节目里找到答案的。其实是一种人剑合一的,这种合体的感觉。就是我们力求让这件文物和它的守护嘉宾有一种血脉相依,剑人合一的这种水乳交融的状态吧。

(w-12-3)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