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四川进士名单,清朝光绪年间河南省进士名单

顾璜清代四川进士名单, 祥符,二甲第五名;高钊中,项城,二甲第十五名;冯汝麒,祥符,二甲第二十三名;张世恩,固始,二甲第二十六名;黄彝年,商城,二甲第四十三名;傅锟, 祥符,二甲第六十七名;郑思赞,祥符,二甲第一百三十七名;高寅生,郑州,三甲第六名;陈图, 光山,三甲第七名;艾廷选,信阳,三甲第十七名;孙常春,河南府,三甲第二十九名;刘曾騄,祥符,三甲第三十五名;白昶, 武安,三甲第五十二名;李国赓,光山,三甲第五十三名;任祥麟,汝阳,三甲第七十名;徐振翰,延津,三甲第七十一名;徐允升,罗山,三甲第一百零九名;周华林,裕州,三甲第一百五十一名李元振 康熙三年榜眼 柘城县王露 康熙三十九年探花 柘城县程元章 康熙六十年探花 上蔡县祝庆蕃 嘉庆十九年榜眼 固始县吴其濬 嘉庆二十二年状元 固始县

年羹尧,清朝名将。原籍凤阳府怀远县,隶属于汉镶黄旗。如题所说,他是进士出身,至少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其实那时候的进士远非我现在这种大学生可比),所以不能看他是武将就认为他是头脑简单的只知道冲锋的粗人。你可以理解为他是个有文化有知识的粗人……后来的他一路高歌升迁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平定西藏乱以及青海战乱立下赫赫战功。加封太保、一等公等等这种功勋卓著的战绩以及官迁也说明他是个有运筹帷幄计谋又有驰骋疆场的勇武的名将。

但,在风头鼎盛之时风云骤变,被雍正削官夺爵并于雍正四年赐予自尽!

年羹尧有此下场不外乎君臣失和,臣无礼,君自知。年羹尧康熙年间就屡立战功平步青云,雍正时期已经封疆大吏封公拜候自持功高擅作威福。年羹尧的骄横跋扈不是只对下属,同僚,甚至在面对雍正时都“御前箕坐,无人臣礼”,雍正帝就算再对他器重心中难免有怨气(好歹我是皇帝你是不把我放在眼里?)

如果说君臣礼仪只是让雍正有点不爽而已,那年羹尧的结党营私巨贪财富则让雍正起了杀心。自古皇帝都最忌惮于大臣的结党营私很容易架空皇权,而年羹尧在官员选任极尽异己者斥,趋赴者荐的原则,而吏部兵部一律对荐者优先录用,这已经动摇了当时国家公务员选拔体系的公平公正的基础。其次贪赃受贿侵蚀钱粮无数。可雍正帝不是无为之君,刚好雍正初年大举整顿吏治以及严惩贪赃枉法就算在整体封建历史几千的时间中都算手段强硬的了。而年羹尧刚好成了站在这个风口,既然你不知收敛多次警告劝退无效那就自尽去吧,给你一个体面。(雍正:其实我忍你很久了!)

于是雍正四年,年羹尧卒…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古代,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一条——考科举,做官老爷。能不能做成官老爷,那就要看你有没有本事通过科举考试了。

清代四川进士名单,清朝光绪年间河南省进士名单

清代四川进士名单,清朝光绪年间河南省进士名单

科举制度的缘起和发展科举考试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式微于元朝,辉煌于明清,结束于清朝。从隋朝公元605年持续到到清朝公元1905年,主宰了1300多年来无数读书人的命运。就像今天的高考一样,科举考试也是一座独木桥。

清代四川进士名单,清朝光绪年间河南省进士名单

相对而言,通过了科举考试就能够有官老爷可做,其实惠和难度自然非今日之高考可比,也许比今天的博士考试还要难。

清代四川进士名单,清朝光绪年间河南省进士名单

在没有科举制度以前,朝廷是怎么选派官员的呢?隋朝以前,汉朝采用的是“察举选官制度”,就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因为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因此产生了很多弊端。比如一个人即使没有什么品德和才华,却很有可能因为和推荐者的关系而得到任用。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人,由于缺少背景,往往隐居乡野,郁郁不得志。

由于找不到一种更加合理和公平的官员选拔方式,荐官制度一直持续到魏晋时期,演变成九品中正制,就是把官员划分为九个等级,分别由地方或者不同部门推荐人选。杨坚建立隋朝,统一中国,到了隋炀帝杨广,公元587年敕令全国州府“岁贡三人”,应考“秀才”,这就是科举制度的雏形,后来增设“进士”和“明经”两项名目,沿袭千年。

相对于把隋朝给弄灭亡了,隋炀帝首创的科举制度对封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就像今日之高考一样,科举制度自然也有一定的局限和弊端,但是因为它是在一定标准下实施人才选拔,更加公平合理,所以历朝历代,虽然皇帝换了,朝代换了,但是科举制度却一直延续下来,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柄利器。

通过科举考试能做什么官?科举制度经过不断的发展,到了宋朝,几乎已经接近于完善。一系列的考场规则出台,而且官方出版教材,确定一定范围内的考试范畴。为了防止作弊,还发明了试卷糊名和锁院制度。

有宋以来,科举制度一般上分为四级考试,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通过不同级别的考试,即获得不同级别的头衔,即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一、初阶:秀才

按照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凡是要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在取得院试取得秀才资格前,都统一称为童生。古代没有毕业的说法,什么时候考中了秀才,什么时候摘掉童生的帽子。有的人,可能到了六七十岁,还是个童生。

要考秀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考秀才需要经过三重考试,就是到县里、府里还有省里的提督学政(相当于现在的省级教育厅厅长)三个地方参加考试,只有这三场考试都过了,才具备秀才的资格。秀才录取率30%左右,也没有那么容易。

在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秀才虽然不是一个官,但是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连妻子都被人尊称为“秀才娘子”。秀才见官,也不用像普通老百姓一样下跪,做揖就可以了。因为秀才已经有了功名,具备了成为官员的潜力。

二、中阶:举人

秀才只是取得入县、府学校学习,拔贡,及向上层次考试的资格,不能出仕为官,但是却可以免除差徭。考完了秀才,就要考举人了。在政府指定专门的学校学习之后,就可以参加地方州府主持的考试,取得“举人”的头衔。

举人在地方上,尤其受人尊敬。考中举人就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可以被人尊称为老爷了。一些举人会受到王宫大臣的赏识,收归门下,逐渐走入仕途。

举人相当于今天省级地方公开招考领导干部,录用为领导干部或后备干部。举人如果不再参加考试,可以被授予县府教宜、主簿一类的末流佐官,也有担任知县主官的,但是很少。

在地方上,学历最高的就是举人。考中举人,即使是不做官也是一县名流,几乎能够与县令平起平坐。

三、高阶:贡士

中举之后,接下来就是参加朝廷在京师举行的会试了。会试是又朝廷礼部,也就是国家人事部门主持的官员选拔考试,在京城内的贡院举行,考试内容更加全面和完善,考试规定也更加繁琐和严格。通过会试,就能够取得贡士头衔,几乎等同于进入了官场。

会试相当于今天的博士毕业考试,难度之大,录取率之低,只有5%左右。全国各地,一年录取的人数少的时候不到一百个人,多的时候也只有三四百人。

因为会试是在为国家挑选治理朝政的官员,全国官员只有几万人,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空缺,因此会试的录取人数就少很多。

贡士其实已经是预备官员了,但是还是需要再参加一场考试,也就是所谓的殿试。

四、超阶:进士

通过会试,一个月之后,所有取得贡士头衔的人都要参加最后一场考试,也就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段位,相当于今天的博士后。

殿试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发明,目的是为了对贡士的知识水平进行再次确认,预防那些只是在一场考试中发挥超常,或者通过营私舞弊取得贡士资格的人,在进入官场带来不良的影响。

殿试的录取率是100%的,只要参加了殿试,就一定能通过,取得“进士”的资格。但是进士却分为三甲,第一甲的叫“进士及第”,只有三个人,即“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的叫“进士出身”,大概百十来人,算是正式录取的人,能力水平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第三甲的叫“赐同进士出身”,相当于一个安慰奖,就是说你水平不行,但是能够通过前面的考试也不容易,给你给“像进士一样”的头衔。

通过殿试,就可以回家等待朝廷礼部安排职位了。进士,就等于是正经的官老爷了。第一甲三人,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考试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官职。

唐宋时期,科举制度还相对灵活,考试的内容主要集中于诗词歌赋和策论,到了明清时期,统治者出于思想控制的需要发展出了八股取士,科举制度就出现了畸形演变,虽然还是读书做官的唯一途径,却对读书人毒害得不轻。

任何制度都有其局限性,比如今天的高考,应试教育同样也对学生造成了很多的不良影响。

作者:博文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头条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