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下乡害了一代人,你村下放过知青吗还记得当时知青的故事吗

我村原来是个知青点知青下乡害了一代人,七六年来了一批知识青年,一共四十人,分到两个生产队,一个队二十人,男女都有。这批知青大都来自枣庄煤矿,年龄只有十七八岁,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岁,绝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

记得他们是那年秋季来的。报到的那一天正赶上下雨,车还没进村就开不动了,泥巴沾满了轮胎,又软又粘的泥巴路把两辆搭着帆布蓬的解放牌汽车留在了村头上。知青大都穿着洗褪了色的工作服,不大不小,甚是好看。他们跳下车,排着两路长队步行向村中走去。那时伞和雨衣很少,没有雨具的,不一会头和衣服都淋湿了。他们挽着裤腿,背着行李包,提着装有暖瓶、餐具和脸盆、毛巾等洗刷用具的网兜,还算整齐地走在泥泞的路上,鞋上都爬满了泥巴,顽固地趴在鞋子上不愿离开,特别令人讨厌。他们个个生气地向两边甩着,一边走,一边向两边看着,一边埋怨着路难走。从他们的表情看,知青们对这个知青点的第一印象不太好。

村子没有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也没有燃放鞭炮,没有敲锣打鼓,但许多大人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自发地站在道路两旁夹道迎接,虽然没有人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但他们的脸上全都堆满了笑。早就听说知青要来,今天终于盼到了!大家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喜事,村里村外就象过节似的,热闹极了。社员们哪里见过这些城里人,知青们个个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看着都让人高兴!孩子们象看西洋景似的,在队伍后面奔跑着,不时有个滑倒的,摔了个狗吃屎,马上爬起来,立刻送来了一片哄笑。

走在队伍前面的是知青带队干部和村支书两个人。他们一边走,一边亲切的交谈着,还时不时开心地笑起来,象亲人一般。

大队没有这么多闲房,暂时只好分散安排在社员家里或闲置不用的公房里居住,生活条件不太好。大队设立了伙房,专门抽出两个人给知青做饭,吃菜直接从队里的菜园里弄。知青下乡第一年,国家供应粮食,多数是白面。村子里的人看着他们整天吃着大白馒头,实在馋的不行。

分到队里的知青,每天跟社员一起出工干活,队里记工分,年终参加决算分配。第二年就跟社员一样了,按工分分配粮油、爪菜等,有的知青出勤多,表现积极,到了年底还能挣上百块钱呢。

第二年春天,为了给知青盖房,大队组织劳力盘窑烧砖,上山采石,请来瓦匠老师进行培训,成立了自己的建筑队。几个月后,盖起了三排瓦房,知青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活区,还竖起了村里找人制做的一个篮球架子,成为知青唯一的活动场所……

知青下乡后的第三年初,便开始陆续有人回城,到了七九年上半年,所有知青全部走完。至此我村的知青点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这种说法不敢苟同,除去解放前生人的不说 ,我认为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才是最苦的一代人,刚已解放,百废待兴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大家就可以了解到苦不苦了 。

知青下乡害了一代人,你村下放过知青吗还记得当时知青的故事吗

一、我是1957年出生的 ,刚出生没几年就摊上三年自然灾害 ,八岁上学 ,就赶上了十年动乱,那个时候学校也受到了冲击 ,停课、串联 ,我们那一代人 ,在学校里并没有学到多少书本上的知识。

二、到了文革后期,也就是1975年,我18岁的时候,该参加工作了 ,结果遇上了轰轰烈烈的“知青”下乡运动 。在家里除了老大留城之外,其余的都下乡了 。

三、78年回城,到了该谈恋爱的时候 ,国家实行晚婚晚育 ,男女双方年龄结婚必须达到50周岁 ,而且要保证夫妻只生一个孩子 。谁要是违反了计划生育 ,轻者降级 ,重者开除公职 ,我们当中有许多人因为违反计划生育,而被开除了公职,至今生活上没有着落 。

四、再往后,到了1984年 ,遇到了城市改革 ,国有企业实行砸“三铁”,许多企业关停并转 ,职工下岗分流 。到后来就是企业改制 ,大批的职工纷纷下岗 ,以至于到退休的时候,养老保险都是个人缴纳的 ,每月养老金才不足3000元 。

有人形容我们这一代 ,一出生就挨饿 ,一上学就停课 ,一参加工作就下岗 ,一要孩子就一个 。

所以,我认为五十年代后期出生的人,才是最苦的一代 。

时代不一样了。

那是我的下乡知青,一门心思想着回城,但是回城的路子很窄,通常情况下只有推荐成为大学生和参军这两条路子。

当时在农村的生活还是非常辛苦的。知青们要跟着农民一起劳动,赚工分,但是粮食就这么一点,根本吃不饱。回城如果进工厂上班就可以有商品粮,每个月都有固定的粮票,而且工人的地位在那时候比农民高得多。

知青在农村没有土地。一辈子在农村根本没有出路。

现在人想着回农村,并不是那种很穷的农村。

由于国家大力投资农村,特别是脱贫攻坚以后,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已经彻底解决了,大多数农民的房子都是国家帮忙盖的。很多希望农民留在本地搞乡村旅游。再加上不用交什么农业税,所以在农村老百姓也能活得很好。

那就人的生活和发展来说,农村终究是比不上城市的。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就业机会,以及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但是那些想回老家轻轻松松过日子的,也可以过很好的日子。所以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也未为不可。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