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死在床榻上的和亲公主,和亲公主的结局一般是什么样子的

“和亲”从根本上来说唯一死在床榻上的和亲公主,是为历代统治者自身的统治目的服务的,但客观上或多或少地有利于缓和国内的民族矛盾,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一定的作用。

唯一死在床榻上的和亲公主,和亲公主的结局一般是什么样子的

历朝历代作为和亲公主出嫁的女子,都要面对三个问题:

唯一死在床榻上的和亲公主,和亲公主的结局一般是什么样子的

一、嫁给少数民族首领,虽然身份尊贵,但实际上却是送到异国做政治人质。

唯一死在床榻上的和亲公主,和亲公主的结局一般是什么样子的

二、和亲女子,要远离故土前去大漠,在陌生恶劣的环境中生活一辈子。

三、嫁于少数民族的和亲女子,还要接受“兄死妻其嫂,父死妻其小”的异族野蛮风俗。

和亲女子不论是否是真正的公主,对于其个人来说,大多都以悲剧告终。而史书上对她们的记载也寥寥数字,不甚详尽。就算被后世口口相传“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汉书》中只不过区区150个字而已。可见,她们都是政治上的牺牲品,而她们的命运,也已淹没在滚滚黄沙之中。

从和亲政策的效果来看,有成功有失败。西汉初年,因当时国力还很微弱,只能通过与匈奴的和亲来维持边境的短暂安宁,但此后六七十年里,虽然西汉为和亲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仍然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匈奴贵族得以豪华奢侈的生活,助长了他们的贪欲,所以西汉初年的和亲大体是失败的。

随着西汉国力的日渐增强,汉武帝两次大败匈奴,从此"漠南无王庭"。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入朝觐见,自言“愿当汉家女婿”,于是上演了"昭君出塞"这一流传千古的历史事件,在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因此西汉末年的和亲是成功的。

在文化方面,和亲的影响是双向的,和亲公主带去的不仅是丰厚的财物,还有中原的文化影响,也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族效仿中原的制度,传播中原的文化,最终融入到中华民族中来。

对北方少数民族来说,凡主动要求和亲者,通常都是对中原王朝的一种向往和钦慕,是对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先进文化的趋同,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一种体现,而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就在公主和亲中悄然开始了。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是李唐远支宗室女,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妻子。

唯一死在床榻上的和亲公主,和亲公主的结局一般是什么样子的

而实际上,文成公主入藏多年,无子无宠,地位平庸,平日如丫鬟般伺候松赞干布的饮食起居,实与那个高高在上、雍容高贵、深受吐蕃人敬重的国母形象大相径庭。文成公主的一生相当不幸,她在遥远的番邦生活了40年,却守了31年的寡,大半的青春韶华都埋没在了雪域高原。松赞干布本就生性风流,又没有中原的礼仪限制,妻妾无数,对他来说,多一位公主,只是脸上有光而已,又怎么会真心照顾关心。即使在松赞干布去世前的9年中,她的婚姻也绝不幸福,年事已高的松赞干布共有6个有名分的女人,还有无数没有名分的,又能顾及文成公主多少?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9年,却只有3年产生交集,大部分的时间被冷落遗忘,显然谈不上受宠。

唯一死在床榻上的和亲公主,和亲公主的结局一般是什么样子的

虽然文成公主当时的陪嫁异常丰厚,不仅有大量财物,还有大批工匠,给吐蕃引入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但据敦煌文书的记载来看,吐蕃人把这些视作唐朝畏惧吐蕃兵威前来乞和的贡物,由此也能看出唐太宗曾用女人、财物换和平是不争的事实。松赞干布不惜为来自尼泊尔的尺尊公主耗费巨资修建大昭寺,将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供奉其中,来自大唐的文成公主虽然带着佛家至宝——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松赞干布却只为她修了一座规模远逊的小昭寺来安置,二人地位的差距可见一斑,让人心寒。后来金城公主入藏为吐蕃国主正妻,才将两座佛像互换,一直持续至今。

唯一死在床榻上的和亲公主,和亲公主的结局一般是什么样子的

大唐当初同意和亲,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只不过一些撰史者强撑面子,硬是把示弱说成示恩,编造出松赞干布数度请婚、大唐感其意诚赐婚的故事。

西夏崇宗即位后,为了巩固与辽国的关系,随即向辽国请婚。贞观五年(1105年),辽天祚帝封宗室女子耶律南仙为成安公主,嫁李乾顺为皇后。耶律南仙于贞观八年(1108年)年4月生下一子,取名李仁爱,被李乾顺立为世子(太子)。

耶律南仙是个聪明的女子,与李乾顺十分恩爱,与其他妃子也相处得特别融洽,这在和亲公主中是少见的。后来,金国崛起,对西夏恩威并施。金国多次向辽发起进攻,先后攻克了辽国的中京、西京。在此情况下,耶律南仙对故乡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之心,她积极努力,使得西夏多次出兵援助。太子仁爱也主动请缨。辽国元德二年(1120年),金军向辽军发起猛攻。辽朝将亡,天祚帝仓皇出逃,临近西夏边境,李乾顺派人前去迎接。保大三年(1123年)正月,李乾顺再次出兵救辽,但是被金军阻击不能前进。同年五月,天祚帝假装投降金朝,实际上是想要西逃,行至云内州时,李乾顺遣使于夏边境迎驾,请天祚帝入夏境。六月,天祚帝遣使册李乾顺为夏国皇帝,且诏命发兵救辽。

这时,金朝也派遣使臣入夏,向李乾顺提出:如天祚帝逃入夏境,应将其擒捕送金;夏如能以事辽之礼事金,金允许将辽西北一带地割让给夏。此时的李乾顺见辽朝灭亡已成定局,为了保全夏国的割据地位,遂答应了金的条件,将天祚帝“让”给了金国。保大五年(1125年),辽天祚帝被俘,辽朝灭亡,无数契丹人被杀,民族濒临灭绝。

当这个消息传到了耶律南仙母子那里,身为太子的李仁爱十分悲痛,耶律南仙与李乾顺虽是政治婚姻,但二人非常恩爱。李仁爱在得知辽大败的消息时,非常伤心,又得知父亲向金国称臣,背弃了辽国之时,更是失声痛哭劝谏父亲。李乾顺出于对西夏本国利益的考虑,没有听从儿子的劝谏,反而责骂了他。年轻的李仁爱悲愤不已,在辽灭亡后几个月忧愤而死,年仅17岁。“宣和七年、夏元德七年九月,世子仁爱卒。 仁爱幼聪颖,长多材艺。初,金兵破辽,辽主西走,即恸哭,请兵赴援;宜水之败,咄嗟者累月;及乾顺臣金,泣谏不听,悒郁而卒。公主伤辽亡,又痛世子,不食卒。”根据史载,同月,耶律南仙悲爱子夭亡,忧祖国灭亡,愤李乾顺无情。悲伤过度,绝食抗议而死。身为一个公主,算是殉了国;作为一个母亲,又展露了母爱的深重。可以说,耶律南仙是一个可敬的女人。

从大唐和辽国和亲公主的故事看,耶律南仙虽说地位更崇高,却眼见故国被灭君王被俘,唯一儿子忧伤而死,自己也在悲愤之中绝食而亡,她的故事更悲惨凄凉。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