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请问:陈昌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最后的结局是如何?

陈昌浩

陈昌浩(1906~1967)

中国工农红军将领。湖北武汉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11月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兼共青团中央鄂豫皖分局书记陈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委员、第四方面军政治委员。1932年10月,参与指挥方面军主力由鄂豫皖苏区向西转移。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四方面军(兼西北军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与创建川陕苏区,同徐向前等指挥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5

所谓的“蒙家军”,应该就是蒙恬统率的长城兵团。关于这支军队的去向,在《史记》中的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

陈昌,请问:陈昌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最后的结局是如何?

蒙恬时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鉴于匈奴势力扩张,威胁大秦北部边境,于是,派蒙恬统率三十万大军,讨伐匈奴,修筑长城,取得辉煌战绩。

陈昌,请问:陈昌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最后的结局是如何?

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西汉贾谊《过秦论》)

陈昌,请问:陈昌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最后的结局是如何?

在秦始皇时期,这支军队就一直驻守在秦朝的北方,防守着匈奴。后来,公子扶苏因为触怒秦始皇,被派去做监军。

在秦始皇三十六年,秦始皇巡游到沙丘病逝,李斯、赵高和公子胡亥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太子,并下令扶苏和蒙恬自杀,蒙恬临死之时曾说,

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正是对秦国的忠心,使得蒙恬最终选择了自杀,而不是反抗。

王离时期蒙恬和扶苏死的时候,将兵权移交给了裨将王离。二世胡亥继位不久,就爆发了秦末起义,群雄纷纷而起,秦二世一方面任命章邯为统率,总理一切军务,镇压叛乱,另一方面,命令驻扎在长城沿线的北部军,也就是长城军团内调,配合章邯镇压叛乱。

此时,长城兵团主力渡过黄河以后,一部分堵截镇压赵国的叛乱,一部分编入章邯的主力部队。章邯短短两个月以来,消灭了陈胜张楚军队各部主力,收复了三川、颍川、南阳、陈郡等失地。之后,章邯又消灭了魏国,在定陶之战中击杀了项梁;并与进攻赵国的王离军队在赵国会师,准备一举消灭赵国。会师后,秦军大破赵、齐联军,攻下邯郸。赵国被迫退入了巨鹿城。这时,章邯对部署也做了调整,王离军继续围攻巨鹿,而章邯留在河内和邯郸郡,掩护王离军团。

没落时期之后,就是著名的巨鹿之战,也是长城军团的覆灭之战。赵国向楚国求援,楚国派宋义、项羽和刘邦兵分两路进攻秦国。途中,项羽杀死宋义,夺取楚军指挥权。项羽夺得指挥权后,指挥军队迅速渡过黄河,最先渡河的猛将英布和浦将军统率的两万精锐,取得胜利后,项羽统率大军渡河,破釜沉舟,以示必死之心。面对战神项羽,首当其冲的,就是包围巨鹿的王离长城军团。《史记》对两军交战描写,虽然简洁,但十分生动。

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楚军破釜沉舟,除了三日以内战胜精锐的长城兵团,没有任何生还可能,人人誓死决战。一日之内,双方交战九次,楚军连战连结,攻破秦军甬道,主帅王离被俘,副将苏角被杀,另一名副将涉间不肯投降,自焚而死。虽然聊聊数语,不仅可见楚军英勇,也可见秦军惨烈。

项羽擒王离

威震匈奴的长城军团就此在湮没在了秦末大起义中。或许长城军团还有部分在章邯军中,但是这些人也未能侥幸逃脱。不久,章邯在秦二世和赵高的猜疑和项羽的步步紧逼之下,投降了项羽。因为担心秦军人心不服,(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项羽将二十万投降秦军尽数坑杀。

从此,不仅长城军团乃至整个秦军消失在了历史之中,随即到来的就是整个秦王朝的覆灭。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