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丸补肾吗,用归脾丸或补中益气丸补脾哪个更好呢?

现在很多人注重补肾,却往往忽略了“脾”,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肾为先天之本,而脾为后天之本,如果出现脾虚的问题,就会导致胃部对于食物的运化不良,营养吸收不良,就会导致各种问题出现,现代人,生活条件好,反而饮食不节,整天大鱼大肉,暴饮暴食,熬夜,不运动,长期的这种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了脾胃的运化不良,气血不足,其实比起肾虚来,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所致的脾胃虚弱,气血运化不足的情形,要更多一些,因此,很多时候,“健脾”对于现代人调理身体,改善身体健康状态,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补中益气丸补肾吗。

补中益气丸补肾吗,用归脾丸或补中益气丸补脾哪个更好呢?

在补脾的中成药中,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是常见的两个药物,这两个药物在补脾方面,又有什么异同呢,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补中益气丸补肾吗,用归脾丸或补中益气丸补脾哪个更好呢?

补中益气丸来看一下补中益气丸的组方,方中含有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升麻,柴胡,当归,陈皮,这八味药物,黄芪,人参,白术,甘草是健脾名方“四君子汤”的组方,又加入升麻、柴胡等升阳的药物,补中益气丸的功效,顾名思义,主要是针对于脾部气虚较为严重,引起中气(宗气)下陷的情况的一个药物。

内经中说:“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五谷进入胃内,消化吸收后,会化为宗气,推动人的呼吸,如果脾胃虚弱,就会造成宗气不足,严重的宗气不足,最终导致宗气下陷,同时伴随的就是一些脏器的下陷问题。补中益气丸就是针对宗气下陷的问题的一个药物。

这个药物不应该随便吃,它的提气作用是很强的,黄芪是补气之长,党参也是补气虚的良药,而当归,柴胡也是据升阳提气作用的,升麻同样也是补气虚的药物,这些药物共同作用,具有大补中气的效果,肺气充足了,呼吸就会顺畅,熟悉顺畅了,内脏下垂的问题就会得到改善。

因此,补中益气丸,主要是用于补充中气,改善严重脾虚造成的内脏脱垂问题的药物,适用于长期脾虚所致的疲倦乏力,气短,胸闷,久泄脱肛,子宫下垂等问题的朋友服用。

归脾丸归脾丸,来自于古方归脾汤,归脾丸的组方中,同样有黄芪,甘草,人参,白术这四味中药,同时还有干姜,大枣,当归,茯神,酸枣仁,远志,木香等药材,这个药物的组方与补中益气丸有类似,但又不同,方中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大枣,补脾益气,当归补血,茯神,酸枣仁,远志安神,木香理气,这个方子主要是用来补脾虚所造成的血虚问题。

如果您的脾虚具有如下症状:体倦乏力,纳差少食,面色萎黄,崩漏便血,健忘失眠等问题,这就是较为明确的由于脾血虚所造成的问题,脾虚导致胃部运化不良,胃部运化不良导致血气不足,血虚导致面色萎黄,失眠健忘,这时候服用归脾丸,健脾养血,就是很适合的。

因此,对比上面两个药物,可以知道,脾气虚弱,严重的中气下陷,可以服用补中益气丸,而脾虚血亏,失眠健忘,可以用归脾丸来调理改善,对于轻度的脾胃虚弱,运化不良,建议服用更为温和的理中丸来调理身体。

补中益气丸源于补中益气汤,也就是说一开始古人是用这些药煎汤服用的,到了后来才有了丸剂。

补中益气丸补肾吗,用归脾丸或补中益气丸补脾哪个更好呢?

补中益气汤是一个金元时期的古方,发明人是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士李杲(字名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所以后世都称李杲为李东垣。李东垣是金元时期脾胃学派的始创者,主张健脾和胃,著有著名的《脾胃论》,补中益气汤就出自《脾胃论》这本书。

补中益气丸补肾吗,用归脾丸或补中益气丸补脾哪个更好呢?

补中益气丸补肾吗,用归脾丸或补中益气丸补脾哪个更好呢?

补中益气丸与补中益气汤的成分相同,都是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身、橘皮、升麻、柴胡、白术八味药组成。

在李东垣的原方中,各种药物的剂量是以两、钱、分等计量单位计算的,换算成现代的克数为:黄芪、炙甘草各37.5克,人参22.5克,当归身15克,橘皮15克或22.5克,升麻15克或22.5克,柴胡15克或22.5克,白术22.5克。

关于每味药的作用,原方的描述是:黄芪、炙甘草、人参除湿热和烦热;当归身可以和血脉;橘皮与上药合用则可引导滞留之气,补益元气,橘皮若单用有泻脾胃的作用;升麻犹如春天升发一样,可以引胃气上腾;柴胡有行肝胆之气的功效,可以引清气上升;白术理中焦气血,除胃中热邪。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在临床上健脾和补肾往往是并行的,经常是健脾和补肾同时进行。我们在治疗不育等疾病时,补中益气汤中的这些药物,也是能经常用到的。

现在市售的补中益气丸,主治症状为:饮食欠佳,食少便溏,少气懒言,体倦乏力,动则少气,口渴,低热,脱肛,子宫下垂,久泄久痢等。

适用人群:久泄久痢、内脏下垂、脱肛、慢性肝炎、重症肌无力、子宫脱垂、眼睑下垂等证属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者。

禁忌:阴虚发热、感冒发热者,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实证者及命门火衰、虚寒或湿热泻痢者均不宜服用;忌与感冒类药,藜芦或其制剂同时服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文:广西国际壮医院男科岳增宝医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男科王传航主任医师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