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镜头丨“不仅靠化学物质,也需要靠精神实质”

近镜头丨“不仅靠化学物质,也需要靠精神实质”

“老同事,你就是去国际上兑奖的这位吧?”

“你是什么时候在场里的?”

“大家如今生活怎么样?住在哪里?”

2021年8月23日,习总书记在承德的塞罕坝机械林场调查。在同农场三代职工监事沟通交流时,习总书记一下子就讲出了第一代退休工人意味着陈彦娴的状况。

2017年,陈彦娴意味着农场员工领回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地球卫士奖”。

“习总书记那样忙,还记住我这一平常的职工,使我们感觉十分亲近。”年过七旬的陈彦娴追忆,习总书记说他以前没有来过承德市,也没有来过塞罕坝,但习总书记对塞罕坝十分掌握。

早就在本次调查的4年以前,2017年8月,习总书记对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建筑者感人故事做出重要指示,夸赞农场的奉献者们“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绿色发展理念的塞罕坝精神”。

“承德市我就是头一回家,一直凡心所向。这儿的很多事都想了解、现场看一看。”本次习总书记的承德市之旅,第一站就赶到那片生机盎然的森林。

塞罕坝坐落于河北省北边,大半个多时代前或是小鸟不栖、黄砂仙逆的苍茫荒野,现如今这儿已完工百万亩农场,变成花的世界、林的深海。好似一只展翅欲飞苍鹰,塞罕坝扼守在内蒙古自治区浑善达克沙地南麓,守护着京津冀一体化和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

巨大变化身后,是三代塞罕坝人辛苦付出和甘于奉献。

新闻记者拍照照片的地区——尚海纪念林,恰好是百万亩翠绿色森林的发源地,边上有一块写着“宁波蓝森”的碑石。

“尚海”二字指的是农场第一任领导班子王尚海。

60年以前的塞罕坝,除开严寒,便是沙尘,日常生活环境异常艰难。王尚海领着着一支369人、平均年龄为不够24岁的团队在一望无际荒原上逐渐植树造林。

一开始,农场的植树造林存活率不够8%,我们的热心劲头被狠狠地泼了凉水。王尚海的倔劲头却上来了,他骑马踏遍了农场的山山岭岭,确定领着百余人进行“植树造林会战”。

纪念林里的宣传栏上,一张老照片吸引了习总书记的眼光。照片上,王尚海正蹲在地上同员工一起科学研究植树造林技术性。

“这就是当初‘植树造林会战’的场景吧?”凝望相片,习总书记了解。

“对。”农场厂长陈智卿指向一张张旧照片向主席详细介绍:那时候植树造林要一个人插苗,两人在里面把土安稳,避免树苗缺水;老一代塞罕坝人是骑着马森防,那时候要住马架子,饮水靠化降雪。

“那时候那么艰难的前提下,把杨廷造起来了!”习总书记感叹地说,并问及王尚海朋友的相关情形。

2022-07-08

202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