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问 | 陈辉:从“面前山水风景”到“胸中丘壑”,中西方美术绘画怎样“持续线”?

物品问 | 陈辉:从“面前山水风景”到“胸中丘壑”,中西方美术绘画怎样“持续线”? (物品问)陈辉:从“面前山水风景”到“胸中丘壑”,中西方美术绘画怎样“持续线”?

中国新闻社北京市2月6日电 题:陈辉:从“面前山水风景”到“胸中丘壑”,中西方美术绘画怎样“持续线”?

中国新闻社新闻记者 陈瑜波

国画重写意画,西洋画重写实性;国画重风韵,西洋画重形近;国画委婉、沉稳、中合,西洋画对外开放、明显、立即……一直以来,国画能否参考西洋画、怎样“洋为中用”变成美术界争吵不休的话题讨论。

国画与西方绘画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身后体现了分别如何的哲学思想?国画怎样在继承与创新中恪守自身的“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家教授、博导陈辉前不久接纳中国新闻社“物品问”独家代理采访,对于此事开展讲解。

中国新闻社新闻记者:国画有什么特有性?与西方绘画有什么不同之处?

陈辉:国画在全球绘画史上比较与众不同。从哲学思想上而言,一切文化艺术形状全是受观念操纵的。国画受道教、儒家文化等的危害。道教注重“师法自然”“天人合一”,认为以当然从师、到当然中去感受设计灵感。我国古代山水画家习惯性根据卧居、游览,体会四季晨昏,来主要表现“胸中丘壑”,画的是体会和印像,并非西洋画中的物理学性、普遍性的景色。

儒家文化注重一个人的功力、观念薄厚及性命经验决策了“画作”,“画如其人”,即画的情调与诗意。这种要素造成我们在认识论上与西方国家不一样,国画是一种“由内往外”的表述,先注重心里的功力和体会,仔细观察当然产生一种观念,再去主要表现物象。

中国画作品。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国画著作。中国新闻社新闻记者 赵勇 摄 而西洋画受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等基础理论危害,更注重物象的科学依据与精确性,重视黄金分割线等占比构造,追求完美客观的艺术美。

英国画家伊丽莎白·巴特勒(1846-1933年)的作品《加入康诺特的游骑兵》。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法国艺术家伊利莎白·巴特勒(1846-1933年)的著作《加入康诺特的游骑兵》。中国新闻社新闻记者 杜洋 摄

2022-02-07

202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