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评论家:端午粽香 文化绵长

光明日报评论家:端午粽香 文化绵长 光明日报评论家:重五乡村好,榴花忽已繁。认知岁月、预防疾病除瘟、祭拜司马迁……端午在五千年历史中一路采颉、结合诸多民俗文化,承传迄今。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与众不同的标记。在这个符号中,有古籍中的庄重,也是有五彩线丝、苍蒲艾灸条点缀的雅韵,但就其压根,它是维持中国人家基本国情的桥梁,也是承传时代精神的媒介。

端午节有艺术境界。是“五月榴花妖媚烘,绿杨带雨垂垂重”的景色,是“彩条轻缠红玉腕,小符斜挂绿云鬟”的民俗文化,是“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相鸟退飞”的竞渡,或是“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世间”的追思……端午节,结合着艺术境界的表述,围绕了悠长的中国礼仪文化,流动在每一个我们中国人的情丝中。

端午节有率真。云旗猎猎,唢呐锣鼓频催,纵桨飞舟,壮怀激烈……船手奋勇向前,鼓师用劲敲鼓,岸上激情的粉丝为钟爱的团队呐喊助威。村社中间龙舟竞赛,是相互依存的方法,也是对共体的认可,是节日的欢乐,也是社会发展的生命力所属。郁达夫书中的女性、小朋友,“无不穿了新年衣服,前额上放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一切人家到了这一天必可以吃鱼吃荤”,汪曾祺书中故乡的端午节,“微微缠成小棕子,里面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下去,挂在帐钩上”……诸多美妙的小情趣,就是这样年年复复嵌入进日常的日常生活里,流动上千年。

端午节有知性优雅。我国的传统的节日,不仅于阖家团圆,更追求完美一种精神层面的功力与提高。端午节闺女归宁,行孝心,是家中对礼乐制度文化艺术的遵循,贯彻了忠孝仁义、合和的家庭观念;端午节祭拜司马迁,是世人对前者的怀念和留念,反映的是仁义、热爱祖国的加入wto情结;朗读《离骚》等传统章节,构建相互的人文情景,也是当代人对中华文化使用价值的认可。

今日,大家过端午节。许多人家依然像父母祖上一样,洗米包粽,互送香包,在日出前选择艾叶草悬在大门口。开心地进行这种,不仅是由于那一口软糯香醇的棕子,也不仅是香包艾叶草的芳香精美,也是由于大家对端午节自始至终葆有深深地的情绪认可,承传千古却又经久不衰。如同闻一多先生曾说的:“唯其端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和我们中国人一样历史悠久,足见它和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怎样不能分离出来。”

2022-06-04

202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