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只螃蟹大军占领古巴,中国古代真的有过百万军队的战争吗

谢邀百万只螃蟹大军占领古巴!

百万只螃蟹大军占领古巴,中国古代真的有过百万军队的战争吗

基本上所有带着“中国古代没有过百万级别的战争”、“以古代社会的生产力根本不可能有百万级别的战争”、“中国古代史书吹水太大”这种观点的同学,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特点:

百万只螃蟹大军占领古巴,中国古代真的有过百万军队的战争吗

百万只螃蟹大军占领古巴,中国古代真的有过百万军队的战争吗

百万只螃蟹大军占领古巴,中国古代真的有过百万军队的战争吗

严重脱离史书

百万只螃蟹大军占领古巴,中国古代真的有过百万军队的战争吗

其余全靠脑补

百万只螃蟹大军占领古巴,中国古代真的有过百万军队的战争吗

而之所以带着这样的观点,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关心中国古代的战争,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探索真相。他们的真实目的无非就是借着批判中国史书,标榜自己的标新立异和所谓的独立思考,顺带着给自己不读书找一个心理安慰,自己骗自己:我可比那些只会读书的掉书袋强多了,读书有个屁用,尽信书不如无书!

对了,这些人可能会同时有以下两个观点:

1.长平之战赵国根本不可能有40万军队,全是编的!

2.赵括能带领40万大军饥饿状态几十天不生乱,可见其统兵能力十分出色。

(๑• . •๑)

就事论事,百万级别的战役在中国古代有,而且有很多例。很多例指的是数量而不是比例。和茫茫多的战争比起来,百万级别的大规模战役可以说就像满地沙子里藏着的金子,但因为沙子实在是太多了,所以金子的总体数量也不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长平之战。所有的史料记载众口一词:赵国损失共计40万,基本上全军覆没。而秦国出动的人数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推测也绝对要多于40万,甚至有可能达到100万(这可不是我原创的,观点来自靳生禾《长平之战》)。这么算来,长平之战怎么说也算是百万级别的战役。我知道我一提这个很多人就会着急反驳说“只会信几个书呆子写的呆书” “先秦时代的生产力怎么可能够几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 ,进而再来一句“先秦时代动不动几十万的战役全是编的!”

首先说明一点,先秦时代乃至中国古代的战役,绝对不是“动不动几十万”,几十万乃至百万规模的战役在先秦时代恐怕只有那么几场而已,而这种战役一定是生死存亡的大战,也即在国力极端透支的情况下,拼尽一国甚至数国国力的大战。

以长平之战为例,这就是典型的生死存亡之战。战国后期第一强国秦国面对函谷关以东唯一的劲敌赵国展开的猛烈攻势。而战役的发生地上党郡,则是控制天下之中的战略要地,也即兵家必争之地。不论从哪方面来讲,客观条件要求两个国家必须用尽所有力量打赢这场战役。由于秦国国力较赵国更为强盛,因此秦国是战役的进攻方,而赵国是防守方。这场战役从公元前262年廉颇率军驻扎长平开始,至前260年以赵国全军覆没,秦国伤亡惨重告终。这三年的时间,并不是廉颇一开始就带了四十万人来,而是双方在进攻防守的过程中不断增兵增兵,你的防守太厉害我就多叫人来,而另一边看你兵变多了我也增兵防守,这样就如同掰手腕一样越来越使劲,到决战前就已经形成了几十万对阵几十万的规模。因此不存在“四十万大军吃粮三年”这种情况。几十万大军吃粮只发生在决战阶段。

而从时代背景来看,先秦时代属于典型的全民皆兵,甚至关键时刻妇女也得上阵,贵族的小妾也不能免。按秦汉策士推测齐国临淄兵力,计算方法就是粗暴的每户出三人,七万户一共21万就这么出来了。这还是社会比较繁荣,全民皆兵难以实现的齐国,对于素来以“其民习兵”骁勇善战著称的赵国和耕战体系完善的秦国,这种全民皆兵的情况只能更甚。根据近代以来学者推算,战国人口约为2000万至3000万,其中秦国人口为500万左右,赵国人口为300万至400万。对于生死存亡的大战,十分之一人口的兵力难道不能实现么?我从没有否定集合几十万人的组织力欠缺,后勤压力和动员难度,但我想说的是,面对决定天下命运的决战,拼劲家底是完全可以的。

对于兵粮问题,首先毋庸置疑,这种百万级别的战役是对粮食产量非常大的考验。长平之战中,由于秦国是进攻方,因此会承担更多的后勤压力。而从关中到长平战场,依据靳的考证,首先选择了“泛舟之役”的水路运粮路线,再一路陆运至前线。正因为如此,在长平之战后才会有吕氏春秋说的“士民倦,粮食x”。而秦国雍州土地适宜粮食生产,秦国的耕战国策也让秦国人民基本除了耕地打仗没别的事情。五百万人口+优良的土地+耕战制度 供给陆续增兵的50万军队(到最后的合围阶段可能增到了一百万,但只持续几个月),最后结果还是粮食匮乏士民疲倦,这难道很不可思议?

而对于赵国来说,三百多万人口,只需要一二百里的陆运(走路两三天就行了吧,最慢一个星期也能到了吧,何况还有车运),从河北运粮到上党,供给陆续增兵的四十多万军队,最后全军覆没,“国皆老弱”,就这么难以想象么?

另外还有把历代民兵比例拿出来说事的,认为后世人口辣么多,兵辣么少,先秦这么多兵肯定不靠谱。对于这一点,我可以很明确的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兵民比例一定是逐渐降低的。因为社会的发展,行业繁荣,可以吸纳大量的人口,从事一些脱离耕地和打仗的事业,而统治政权为了取得这些人的支持,只能放任其发展,甚至加以支持。打个比方,如果现在政府突然下了个政令,所有互联网行业,银行业,餐饮娱乐手工等等全部取缔,人口全部投入农业和国防科技建设,这可能实现么?放在古代也一样。先秦时代社会还没有那么繁荣,国家几乎全民皆耕皆兵,而且人民思想单纯,国家观念强烈,愿意为国拼命。不像后世国家,别人打来,老百姓跑路,官军去打。还可以对比一下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人口是中原王朝的n分之一,可打起来完全不虚,一场战役出的兵一点不比中原王朝少。说到底就是因为北方少数名族社会形态不发达,士兵动员能力好。

中国古代作为典型的冷兵器时代,打仗的胜败之分中,兵力多寡是一个重要因素,大概一是为了鼓舞自己士气,二来也为了虚张声势号称坐拥多少兵力其实是吓唬对手的,仔细考量的话,战争的实战人数一般是号称人数的1/2-1/5。再者,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出现了人口剧增,而中国古代总人口更是不多,一般全国组织1/10人口的参与作战人员和征召1/50人口的参战兵力已经是穷兵黩武,而我们的中国古代四分五裂,具备百万大战能力的国家几乎不存在了。

下面是晓木查阅史料记载总结的中国各朝代人口统计表

夏代(公元前2000-771年):约200万西周(公元前1100-771年):约1000万春秋战国(公元前600-221年):约400-2000万西汉初(公元前206年,高祖元年):约400万西汉末(公元前2年,平帝元始三年):约5900万东汉初(公元57年,光武中平二年):约2100万东汉末(公元157年,桓帝永寿三年):约5600万三国末:约800万西晋初:(公元280年,武帝太康元年):约1600万南北朝:约1100-2000万隋初:(公元609年,炀帝大业五年)约:4600万唐初:(高祖初年)约:1000万盛唐:(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约5200万唐末、五代:约3000万宋初:(太祖至神宗)约2000万北宋末:(公元1110年,徽宗大观四年)约4600万元初:(公元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约6000万明初:(公元1370年,洪武初年)约5000万明后期:(公元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约6000-8000万清初:(公元1652年,顺治八年)约5500万盛清:(公元1742年,乾隆六年)约1.4亿盛清:(乾隆后期)约3亿晚清:(公元1851年,咸丰三年)约4亿太平天国时期:约3.7亿清末:(公元1869年,同治八年)约2.4亿民国初:(公元1911年)约4亿民国末:(公元1949年)约4.5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2008年底13.36亿)

下面是晓木总结的中国古代的十大战役兵力史料简介NO.1 牧野之战 公元前1106年2月4日,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汇集各部落的兵力,大破商军的共约17万人于牧野。 NO.2 城濮之战 晋国出动的兵力约2万人,楚国出动的兵力约4万人,面对锋芒必露的楚军,晋文公选择“退避三舍”,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对于楚军3路兵马实行各个击破,最后战斗以晋文公在践土朝觐周王,会盟诸侯结束.NO.3 长平之战 秦国白起40万对赵国赵括45万长平之战,秦军战神级人物白起创造了一个兵力接近而围杀对手的奇迹,45W赵军全军覆没.NO.4 巨鹿之战 项羽以三万之众带三天的口粮打败秦将章酣率领的三十万大军.NO.5 韩信破赵之背水一战 韩信率领3万汉军,面对号称20万的赵军,以"背水一战,致之死地而后生",开创了中国历史战争的一场新典范.NO.6 官渡之战 曹操以3万之众击败袁绍10万大军,奠定了曹操统一整个北方的基础.NO.7 赤壁之战东吴周瑜兵力为3万号称5万:曹操兵力20万号称百万,结果火烧赤壁曹操全军覆没。NO.8 淝水之战 东晋谢玄以8万对前秦苻坚80万.结果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苻坚惨败淝水。(这是我了解到的人数最接近的了)NO.9 朱仙镇大捷 狄雷、岳云、严成方、何元庆4员小将请缨攻打金军重镇朱仙镇,以3千骑兵败金军十万.NO.10 昆阳之战绿林起义军的王凤王常以及汉军刘秀刘縯兄弟昆阳当地驻守的义军加上后来的援军兵力2万人,以少胜多,用3千敢死队冲垮 新王朝王莽的兄弟将军大司空王邑侄儿将军大司徒王寻的州郡兵加上当地政府军四十多万。

晓木最后只想说有些史书是被后人误解了,比如单位,亿,现在等于1万万,古代等于10万,兆,现代等于100万。《五经算术》万万曰亿,亿亿曰兆,兆兆曰京。兆在日本等国依然是1万亿。《逸周书》记载周武王伐纣,杀死了17万,俘虏了20万,因为金文十七两个字几乎是同一个样子,看不懂的,会翻译成杀死了1万万零10万,俘虏了2万万,怪古人?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