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是什么意思,清朝大才子纪晓岚,为什么会把师爷叫做“四救先生”

白羽居士,为你答疑解惑。所谓“四救先生”其实指的就是师爷群体中,刑名师爷的尊称。这其实代表了以纪晓岚为首的,清朝社会上对于刑名师爷的普遍看法。刑名师爷主要是为其东家的利益服务,所取的角度当然是从官场利益师爷是什么意思、自身利益出发,并非站在法律的立场。一起跟白羽了解一下

师爷是什么意思,清朝大才子纪晓岚,为什么会把师爷叫做“四救先生”

师爷是什么意思,清朝大才子纪晓岚,为什么会把师爷叫做“四救先生”

一、 四救先生的故事《四救先生》的故事出自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讲述的是一位曾经学习过“幕学”的书生,夜里梦见自己到阴曹地府游历,看见几十个衣着光鲜、品貌不凡的人正在被牛头马面们拿锁链捆绑拖拽到阎罗殿中受审,这帮人进去的时候还一脸傲娇,出来之后个个面带愧色,然后乖乖地被送往十八层地狱。

师爷是什么意思,清朝大才子纪晓岚,为什么会把师爷叫做“四救先生”

师爷是什么意思,清朝大才子纪晓岚,为什么会把师爷叫做“四救先生”

这位书生感到很奇怪,就向一位看起来比较和蔼的判官打听这些人的来历,那位判官居然笑着说:“这些人,有都是你的同行啊,你仔细瞧瞧,里面也许还有你的熟人也说不定”。书生赶紧撇清:“晚辈只是学了幕学,还没有入职在州县里面当师爷”。

师爷是什么意思,清朝大才子纪晓岚,为什么会把师爷叫做“四救先生”

判官笑笑说:难怪你不知道,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四救先生”,他们有一个师徒相传的口诀,叫做“救生不救死,救官不救民,救大不救小,救旧不救新”。

师爷是什么意思,清朝大才子纪晓岚,为什么会把师爷叫做“四救先生”

师爷是什么意思,清朝大才子纪晓岚,为什么会把师爷叫做“四救先生”

书生又虚心请教,判官道 :所谓“救生不救死”,是指被杀的人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如果连杀人者也要被判死刑,就要多死一个人,还不如想办法尽量让杀人者免于死刑。明面打着“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幌子,其实死者是否含冤就根本不在考虑之列。

师爷是什么意思,清朝大才子纪晓岚,为什么会把师爷叫做“四救先生”

师爷是什么意思,清朝大才子纪晓岚,为什么会把师爷叫做“四救先生”

所谓“救官不救民”,是说在处理上诉类案件之时,如果师爷真的给冤案平反,那么原来审理案件的官员就要倒霉了;而如果不准翻案,上诉人就会落一个诬告反坐减等处罚,最多也不过是个军流案件,所以什么“昭雪冤案”之类的想也不要想。其实是因为官场根系发达,一旦翻案就会牵扯到离任的官员,“官官相护”之下倒霉的还是翻案者。

师爷是什么意思,清朝大才子纪晓岚,为什么会把师爷叫做“四救先生”

师爷是什么意思,清朝大才子纪晓岚,为什么会把师爷叫做“四救先生”

所谓“救大不救小”,是指在处理官员犯罪的案件时,要避免把罪责归于高级官员,因为官职越大,遭受的处罚也更重,牵连到的官员也会更多,办案阻力更大;如果把罪责归到下面的小官头上,小官责任轻,处罚也轻,比较容易结案。至于那些小官是否真的有罪,那就不用理会了。

师爷是什么意思,清朝大才子纪晓岚,为什么会把师爷叫做“四救先生”

所谓“救旧不救新”,是指在官员在离任交接时如果发现仓库不足、赋税不清之类的职务类犯罪,就一定要把责任归到新来的官员头上。因为如果交割不清楚,则旧任官员就没法离开任所,羁留在原地,不但没法做出赔偿,还会给新官员使绊子,而新官刚上任,责任推给新官,他会在日后慢慢设法弥补。(鹅城的税收到90年以后,就是这么来的)。

原著中写道:这“四救”都是出于君子之心、行忠厚长者之事,不是有所求取、或者是有所恩仇。但如果固执于此,往往也会矫枉过正,顾此失彼,原想造福反倒作孽,本欲省事却致多事。刚才你看见的这些人就是如此遭祸而到阴曹受审。

二、“四救先生”的伎俩那位判官将“四救先生”总结概括为,出于君子之心、行忠厚长者之事。这几句话的意思其实要让师爷们做好事、积阴德,造福子孙。因为讼师们鼓唇摇舌搬弄人间是非,笔墨纸间判人生死,最损阴德。周星驰的《审死官》中,宋世杰的孩子早夭,并非空穴来风。说得再直白一点,其实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严峻刑法”行“平恕之道”。

纪晓岚虽为学者,却常年混迹官场,深知其中奥妙。这“四救”之中其实还隐藏了与之相对应的“四不救”,这其实就是纪晓岚为师爷们总结出来的一张“护官符”和“平安诀”。

在《三异笔谈》就提到清朝云南发生过的一桩案件:某村寨发生了连续发生了幼童病死事件,愚昧迷信的当地人就认为是“尸头蛮”作祟。符合传说中“尸头蛮”化身特征的,就是刚嫁到本村的一名新娘子。无知的村民们居然将大张旗鼓那新娘子给活埋了,还要到女方家里闹事。女方家里到县里喊冤,县官派捕快锁拿了几个带头的几个嫌犯。

到了写结案报告的时候,师爷跟大老爷一商量,新娘反正已经死了,要是把这一帮无知的村民以“谋杀罪”论处,又要砍下几颗脑袋,充军好几人。于是师爷本著“救生不救死”的基本原则,大笔一挥将案情因由改为“因口角斗殴而死”,主犯判“斩监侯”,到了秋审时果然得以减等发落。而那名无辜的女子,一缕芳魂却无法沉冤昭雪了。

前文《儿子弑父案,师爷发现月色中的破绽》、《捉奸于百里之外,师爷巧判“杀奸”案》、《高师爷出高招,消弭“洋教”大祸》、《江南名幕汪辉祖,巧破“伪钱”大案》,其实都是在这个基本原则基础上进行的断案。然而,到了乾隆后期,随着官场风气变浊,师爷群体也迅速走向腐败,贪官与奸幕沆瀣一气,社会评价一落千丈 。 道光之后的文人提到师爷,往往都会加一个“劣”字,以“劣幕”相称。像清朝前、中期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件也越来越少。包世臣在他的政治改革建议书《说储》中就指责幕友“大抵刻薄奢侈,贪污无耻之辈”,只会在各级衙门“长恶图私”。

白羽点评:时过境迁,“四救先生”之流的脏官、庸胥早就没有了安身立命的社会基础。这个陈腐的词语已经随着大清王朝一起被埋入了地下。试想一下,如果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司法面前,讲究“四救”原则,那就不成了徇私枉法,模糊是非界限,为贪官预留了除了腐败空间,成了颠倒黑白制造冤假错案的源头。因此,要摒除“四救先生”这种封建糟粕,完善审判管理机制,加快司法工作的正规化、专业化、阳光化、透明化、职业化,才能有效提升司法公正,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一点一滴地积累起对司法权威的信念,树立起对司法的信心。

2022-06-09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