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十块钱在饭店能吃什么,70年代的十块钱在饭店能吃些什么

一九七三年五月,我出徒成了一级工70年代十块钱在饭店能吃什么。工资由23元,长到了36.7元。

为了庆祝,八个师兄弟,一人拿了二块钱,第一次正式下饭馆。每人点了一个过油肉,一个苜蓿肉,共十六个。因为原先未去饭店吃过,所以才像在职工食堂买饭那样,说这两个菜好吃,就一人来了一盘。

饭店的人都吃惊的看着我们,现在想起来,应是开了分餐制的先河。

有人说,咱们还应喝点酒,又点了四五个凉菜。好像有牛肉,鸡,香肠等。又点了西红柿炒鸡蛋,炖羊肉.等四五个热菜。还买了两瓶酒。记得当时过油肉0.41元,牛肉五角左右,没有超过八角钱的。

白酒一点五元左右。

点了那么多,吃完饭后,还剩了二块多钱,几个人又去照了个合影像,还剩了几角,又买了些水果,这才把一人二块钱花完。

这个问题,没有比较价值!

上世纪七十年代,10快钱下馆子能吃到什么?肯定比现在下馆子吃到的东西好多了!

记得1974年下乡,到公社附近饭店,0.55元一小盘清炒肉,粉条菠菜汤0.1元。

我们挣的工分是10分八角钱,一年农民中等收入300左右元钱,都是比较高的收入了!

那么,我们那时候人,人们能经常下馆子吗?

那时候,东北城市居民是凭户口本买粮,每月每人半斤肉,三两油。

没下乡前,每月家里差三天粮,平时,基本上没有吃过干饭,经常是高粱米粥,苞米面窝头,还得每个孩子分一个。根本吃不饱。每月想吃肉吗?肉是给来客人吃的。只有过年时,炸油条,蒸馒头,买个猪头,全家吃,这就算过年了。

单存从物价来说,物价涨很多。

但是,我们76年回城进工厂,每月工资是从19元、21元、24元,是每年涨一次工资。才定级涨到37.4元。

那时,上班都是自己带饭,有几个能下饭店?

现在,虽然物价涨很多,但是,工资也涨了很多。

现在人们可以随意到饭店吃饭。那时,有多少人能经常到饭店吃饭。

那时,一家有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就是富裕户,看到电视里很多国家,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轿车,而我们还在为买一辆自行车而攒钱,自行车、手表都是凭票供应。

人们在想,我国什么时候会轿车满马路奔跑?

而今,人们吃穿用基本保障,轿车遍地都是。去饭店吃饭是家常便饭。

我们也承认,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但是,人们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我们应该看到祖国的发展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已经基本告别了物质匮乏的时代,已经告别了吃不饱的时代,已经告别了吃不起肉的时代。已经告别了自行车是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

你七十年代用10元钱下馆子吃饭,你能经常下馆子吗?

单存出这样的命题进行非对称比较意义不大。

当我们告别了布票、粮票、糖票、肉票、油票、烟票、酒票的时代时,你会想到和过去比较吗?

当我们看到77年恢复高考前,你会想到多少应届毕业生不能上大学。

社会在发展,发展中有不足。但是,我国社会的进步是举世瞩目!

所以,比较任何事情,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比较任何事情都要有可比性。

不能抽象的比较,要用宏观的眼光进行比较才有意义!!!!!

70年代,一个人在国营饭店大吃一顿,需要多少钱?

70年代十块钱在饭店能吃什么,70年代的十块钱在饭店能吃些什么

题主太年轻,没有经过那一阶段,根本不知道里面的一些细节,我告诉你,70年代,手里光有钱是吃不上饭的,必须还要有粮票才行。

另外一个,70年代是计划经济时代,饮食服务行业,不允许个体经营,所有的饭馆,招待所,都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一个人民公社的供销合作社,只有一个食堂。

一个县级,只有商业局下属的一个饮食服务公司,才有几个饭店。另外有一个招待所。

在这些食堂就餐,想大吃一顿是不可能的,吃饱吃好是可以滴,有钱人可以多掏几毛钱买一个有肉和肉多一些的菜,没钱人可以用一毛钱或五分钱买一个素烩菜。

馒头一般二两粮票二分钱一个,烧饼也是一样,包子,面条等都需要粮票才可以买到。

当时的人们没有大吃大喝这个概念,只是吃饱肚子。一些农村人要外出,但没有粮票,吃不上饭怎么办?

一,以物换票,就是拿一些家里的口粮,到人民公社的粮食经营管理所,兑换一些粮票。

再就是农村人用自己家的布票和吃商品粮的城市人兑换粮票,一市尺布票可兑换一市斤粮票。

二,在市场(黑市)用人民币买一些粮票,一般两毛至三毛钱一斤。

这样农村人外出办事就不至于挨饿受饥。

当时的所有饮食经营场所,根本就没有餐桌浪费这种现象和理念,所有人都是吃多少买多少,绝对不会剩下扔掉。

因为那时候的人们秉承的是一种“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一年的浪费的粮食,足够当时一年全国人民食用的粮食(食品),现在的浪费是惊人的,有些浪费真是触目惊心!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