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看日期的,古代的人在晚上是怎么计时的

谢谢邀请古人是怎么看日期的。

古人是怎么看日期的,古代的人在晚上是怎么计时的

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我们都有手机和钟表来准确的看时间,可是古代没有手机和钟表,古代人在晚上是怎么计时的呢?

古人是怎么看日期的,古代的人在晚上是怎么计时的

古人是怎么看日期的,古代的人在晚上是怎么计时的

我们现在一天是二十四小时,古代是十二个时辰,相当于一个时辰等于我们现在的二小时,半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一小时,古人将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给每个时辰取名,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在古代,人们晚上的娱乐生活很少,基本上是日落而息,晚上的时间基本就靠打更的得知,人们听到了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在古代晚上一般都有官府巡夜人员打击梆子,也称打更,以点数报时,大家就知道现在是几更天了。

古代的更夫十分辛苦,晚上不能睡觉,而要守着滴漏来准确的看时间,滴漏是古代人们发明的用水计时的漏刻,就是通过漏刻的水流动的时间来计时,原理很像沙漏。

随着钟表的普遍,“更夫”这种职业也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古人的智慧也让我们受用无穷,即使现在科技发达了,可是我们学习古人的智慧,了解历史,也会让我们温故而知新,学到新的智慧。

古时日晷和圭表都是用太阳的影子来计算时间的,可是一旦遇到阴雨天或着黑夜的话,这两样东西就会失去作用,那在阴雨天古人又是怎样计时的呢?

古人是怎么看日期的,古代的人在晚上是怎么计时的

漏刻为了不受太阳的影响,在阴雨天也能准确知道时间,古人发明了“漏刻”这种计时工具。就是在一个大水壶里装满水,水壶的底部有一个小孔,再在水壶中间立一个标有刻度的尺子,这样随着水慢慢滴出,水平面慢慢下移,就可以从桶中刻度尺上读出时间。

古人是怎么看日期的,古代的人在晚上是怎么计时的

在当时漏完一壶需要大约15分钟,这也是我们现在把15分钟称为一刻钟的由来。

古人是怎么看日期的,古代的人在晚上是怎么计时的

可是,这种计时工具有一点很不方便,那就是要有一个专门在漏壶旁边,等水流完了再往里添水的人,非常麻烦。要是这人开个小差,忘了添水,那不是要搞错时间了。

古人是怎么看日期的,古代的人在晚上是怎么计时的

后来人们经过改进做出了多个漏壶叠加在一起的漏刻,这样一天只要加一次水就够了。

香篆钟在唐代时期,宫廷中流行一种燃烧香来计时的方法“香篆钟”。

它是一种用黄铜做成梅花形状的盘在,盘子内的梅花有五个花瓣,在每个花瓣上缠绕一圈盘香,然后点燃香,看香燃烧的多少来计时。

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很常见。

大明殿灯漏这可是一个高大上的计时工具,是由明代科学家郭守敬发明的。它的内部是由复杂的机械结构组成,从外观上看却十分的有意思,有点像古时用的走马灯。

它的外观上部有十二个木人,每个木人都手执一个时辰木牌,当某个时辰到来时,它们就会在四个方向的门内执牌报时。门内另有一个木人用手指着刻数。

在灯漏的下部四个角的位置,各有一个木人手执“钟、鼓、钲、铙”。一刻鸣钟,二刻击鼓,三刻击钲,四刻击铙。

在时初、时正时这些响器也要鸣响。产生这些动作的机构都隐藏在柜子里,用水来做动力驱动它们。

五轮沙漏由于漏刻是使用水来计时,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北方,冬天天气比较寒冷,会影响水滴漏的速度,于是后来又衍生出了”沙漏“这种计时工具。

其中最著名的是詹希元创制的“五轮沙漏”。

它的流沙是从上端的漏斗形的沙箱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从而驱动初轮,以此来带动各级机械齿轮祖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安装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来显示时刻。

这种显示方法与现代时钟的表面结构几乎完全相同。真是为古人的智慧感到震惊啊!

此外,詹希元还巧妙地在中轮上添加了一个机械拨杆装置,以此带动两个站在五轮沙漏上击鼓报时的木人。每到整点或一刻时,这两个木人就会自动击鼓报告时刻。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