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卡-52K舰载武装直升机吗,俄罗斯的卡52和卡50两种武装直升机哪个更厉害

俄罗斯先制造了卡50,多年以后,又在卡50的基础上开发了卡52。卡50在前,卡52在后。很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中国需要卡-52K舰载武装直升机吗:卡52比卡50新,卡52比卡50先进。

中国需要卡-52K舰载武装直升机吗,俄罗斯的卡52和卡50两种武装直升机哪个更厉害

不对!

中国需要卡-52K舰载武装直升机吗,俄罗斯的卡52和卡50两种武装直升机哪个更厉害

卡50和卡52的事想理解清楚,得把阿帕奇、米28都拉进来一起看。

中国需要卡-52K舰载武装直升机吗,俄罗斯的卡52和卡50两种武装直升机哪个更厉害

中国需要卡-52K舰载武装直升机吗,俄罗斯的卡52和卡50两种武装直升机哪个更厉害

最初,美国在越南看到了直升机的价值,于是研制了专职负责作战的武装直升机:阿帕奇。阿帕奇是武装直升机的标志,可以毫无争议代表武装直升机大家族的,就是阿帕奇。谈武装直升机,第一个想起来的必然是阿帕奇。美国先搞了阿帕奇,当时还存在的苏联自然不甘落后,也要研制自己的武装直升机。于是,苏联把研制武直的任务分别交给了卡莫夫和米里设计局。

中国需要卡-52K舰载武装直升机吗,俄罗斯的卡52和卡50两种武装直升机哪个更厉害

中国需要卡-52K舰载武装直升机吗,俄罗斯的卡52和卡50两种武装直升机哪个更厉害

中国需要卡-52K舰载武装直升机吗,俄罗斯的卡52和卡50两种武装直升机哪个更厉害

当时米里设计局的思路是:我们要做出一款和阿帕奇一样好的武装直升机。

卡莫夫设计局的思路是:我们要做出一款比阿帕奇还牛的武装直升机。

正是由于两家思路的不同,米里造出了米28武装直升机,卡莫夫造出了K50。

米28完全走的是阿帕奇路线,所以它和阿帕奇非常像,以至于被称为阿帕奇斯基。当然,由于苏联工艺以及考虑安全等等问题,导致米28比阿帕奇要大、要笨重。

米里设计局想要米28和阿帕奇一样好,必然导致米28高度模仿阿帕奇,里里外外的模仿,设计思路、使用的方式、结构、武器......统统都要向阿帕奇靠拢,这也必然导致米28和阿帕奇高度相似。而卡莫夫设计局是希望卡50超越阿帕奇。想超越,必然要有新的思路、新的结构,这也必然导致卡50和阿帕奇严重不像。长的像,说明思路接近。思路接近,很难拉开差距。

从立足点上能看出来,卡50的思路更有野心、气魄、远见。也能看出卡莫夫设计局的骄傲:我们不模仿美国,我们要超越美国。

卡莫夫设计局以共轴双旋翼设计著称,卡系列直升机的头顶都是两套旋翼。其他直升机,包括阿帕奇、米28都是单旋翼,头顶一套旋翼。双旋翼是卡式直升机的标志。但这只是一种特色。双旋翼和弹旋翼,谈不上谁强谁弱,充其量是各有所长。双旋翼机是:高、短。单旋翼机是:矮、长。

不能依据卡50、卡52是双旋翼机,证明它们比阿帕奇、武直10好,没这说法。而卡50、卡52和阿帕奇、米28的航程、速度、高度、火力也是差不多的。依然分不出强弱。

卡50当年敢讲超越阿帕奇,凭的是:单人。

除了卡50,其他的所有武直都是双人机,一个人负责操控飞行,另一个负责使用武器。唯独卡50是1个人,同时操控飞行和使用武器。

卡50、阿帕奇、米28都是重型武直,空重5吨多,满载起飞10多吨。其他武直比卡50上面多一个人。1个人,体重几十公斤,头盔、座椅、操纵设备、救生保障设备......加一起,500公斤。占空重的十分之一。

卡50少1个人就是少了500公斤。

但它没把这500公斤省下,而是全用在了装甲防护上面。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在阿帕奇的基础上,再添500公斤装甲是什么效果。卡50也是重型武直,发动机强劲,和其他武直一样重,但它比别人多了500公斤装甲。

卡50的装甲防护,是其他武直远远不能比的。它可以直接扛住机关炮的射击。其他武直没这实力。卡50另一个特色是它装备的是弹射座椅,又是其他武直不具备的。卡50首先是装甲厚,很难被打坏。即便是坏了,飞行员也可以在空中炸飞头上的旋翼,然后弹射出来,打开降落伞逃生。其他武直本身就没有卡50结实,被打坏,掉下来,还得全靠飞行员的一身正气硬扛。其他武直都没有弹射座椅,设计的时候是把精力放在抗坠毁上面,怎样减少冲击,怎样少变形,怎样不爆炸......以及飞行员的抗打击能力。

常说的苏俄武器不重视防护,不重视人命,是不了解情况。卡50比阿帕奇好,很大的程度是它更重视飞行员的安全。

少了一个人,短了一个人的位置,卡50整体也比其他重型武直要短小,意义很明显,它在空中更加灵活。

卡50和阿帕奇比,火力、速度、高度等等,是差不多的。但它更扛打,飞行员更安全,机动性更强。卡50虽然小众,但它参加过实战,打过车臣。有不错的表现,也没有被击落过。车臣武装分子对卡50也很无奈,打不下来它。阿帕奇这些年在阿富汗、中东、非洲都被打下来过。

卡50的理想很丰满。设计局想的很好,起点很高,理念很先进。如果一切正常,它确实能超过阿帕奇。但现实还是出了一些问题。

很多人觉得现在是高科技时代,飞行员随便按下钮,导弹就发射了。这是错觉。即便是现在,飞行员操控飞机,使用武器,都是极其复杂的工作。顶尖的飞行员也得满负荷工作,才能应付过来。如果任务再复杂一些,一个人还忙不过来。所以很多飞机都是配备了两个人:歼16、苏30、F15E、苏34......都是两名飞行员。一个人负责开飞机,一个人负责使用武器。单独操控武器的人,也得很忙,不是清闲活。

阿帕奇、米28、武直10......用两个人操作,也是因为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卡50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取消了一个人,剩下的飞行员既要操控飞机,又得使用武器,那是相当的忙,接近了人类承受的极限。以毛子飞行员的体魄和粗鲁精神,都忙求饶了。车臣下来的卡50飞行员的反馈是:飞机是好飞机,就是开起来太累。

而且不是简单累的问题,飞行员太忙,也容易出错。卡50的其他缺点,譬如操控难,受风影响,飞行员反应不过来......其实都是这一个问题。要是飞行员不负责武器,专心驾驶飞机,卡50的缺点就都不存在了。

卡50方方面面都好,比阿帕奇还好,但一个人驾驶,太要命。而卡50方方面面的优势,又恰恰来自于单人设计。这就陷入了死循环。

卡50的问题很拧巴,它确实非常难操纵,达到了人类的极限,但并没超过极限,还是能操纵。而且它并没有出现被击落、坠毁的情况,但大家又担心飞行员忙不过来,被击落、坠毁。另一方面它确实火力猛、非常灵活、结实、安全。

不过尽管卡50有种种优点,操纵困难的弊端还是超出了客户的忍耐限度。客户包括俄军自己以及外国买家。最后客户逼着卡莫夫设计局改,而卡莫夫设计局也在钱、客户的面前,低了头,修改了自己的设计,在卡50的基础上改出了卡52。所以这两款武直的关系要捋清,并不是科技进步了,水平提升了,卡50升级到卡52。而是客户逼设计师改稿。客户不敢用单人武直,逼卡莫夫设计局把单人的卡50改成双人的卡52。

卡52对于卡50,只是单人改双人。两款直升机用的是同一套动力系统,制造工艺、科技含量也都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没有提升。

卡50改卡52,两个人操纵,卡50操控难的问题是解决了,同时,它的优点也全没了。

卡52增加了一个人,增加了一套操控设备,增加了500公斤的体重。但动力系统、发动机、直升机的体力是没变的。增重的500公斤,只能在其他方面减:防护。卡50原来比其他直升机多的500公斤装甲,到了卡52身上全都得还回去。这样一来,卡52相对于阿帕奇、米28,它就不结实了。卡50防护好的优点没了。

卡50被打坏,飞行员可以弹射跳伞逃生:螺旋桨根部的炸药先炸飞螺旋桨叶片,然后飞行员再弹出来。很明显,螺旋桨叶片乱飞,是比较危险的。但好在卡50只弹出1个人,弹射失败、被炸药、叶片、残片伤害的概率要低。卡52也是弹射逃生,但它弹出来的是俩人,风险翻了一倍。两名飞行员,保不齐谁出点问题。

卡52弹射的安全性比卡50低的多,和其他直升机比,也就没啥优势了。

最要命的是卡52是改稿,不是从零开始的新设计,受卡50的原始设计很大限制。和阿帕奇、米28这种自由发挥的设计,不能比。

卡52最大的毛病是它的两名的飞行员是并排坐,并列设计。

其他武直都是串列设计,两名飞行员前后座。前后座,武直的正面是一个人,可以设计得很窄。敌人的火力从正面打过来,被击中的概率要低。

卡52俩人并排坐前面,直升机必须得设计的很宽。正面被击中的概率大增。

大家一定要明白,卡52是在卡50的基础上改的,甚至是无奈改的。其他的武直是从零开始设计,直接设计成串列双座,效果最好。卡52搞成并列双座,并不少俄罗斯人认为这样的设计好,而是没办法。原来的卡50已经设计好了,在它的基础上改,受卡50原型的很大限制。还不能全推翻。如果设计成串列,直升机加长,整个结构,气动布局,重心......全变了,那就不如从零开始设计新直升机了。又要改,还不能大改,实在没办法,改成的并列双座。

同样面临枪林弹雨,卡50中10枪,卡52就得中20枪。然后卡52的装甲还薄了。然后卡52俩人弹射出事的概率还大......

卡50是设计师有梦想的作品,卡52是被客户改俗了的商品。

卡50是优缺点都很明显,缺点部分,不如阿帕奇、米28。优点部分,明显比阿帕奇、米28厉害。飞行员操控不出问题,比其他方面,完全可以说卡50比阿帕奇、米28强。但卡52,操控、航程、速度、火力、防护和阿帕奇、米28比,没区别,并列设计中弹概率反倒比其他武直大。

米28是阿帕奇高仿,它俩处于同一水平。卡50极具特色,很多地方都比阿帕奇、米28强,但操纵难度大。可以认为卡50比阿帕奇、米28强,最差评价,也得是差不多。卡50和阿帕奇并列第一,各有特色。米28跟在阿帕奇后面。卡52把卡50的优点全改没了,没有任何方面比阿帕奇、米28强,反倒变宽,容易被击中。只能排在第四位置。

卡50的问题其实很明显,操纵难的问题是能解决的。毕竟是七八十年代设计的武直,如果后来不改稿,平台不改,卡50在电子、信息化、智能操控上努力发展,把操控难度降低四分之一,是不是就好了?先天的那些优势不受影响。改成双人机,操控难的缺点是没了,但防护高、安全性高、灵活、中弹概率低的优点也没了。

卡50要是不改,坚持发展到现在,得比卡52强多了。卡52最大的问题是设计师向客户妥协,改的没有特点,和其他重型武直比,没任何强项,反倒多了一些短板。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