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穷人都喝什么样的酒,酒来自粮食,古代饭都吃不饱,为什么酒却流传了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古时穷人都喝什么样的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一首短歌行说出了酒经久不衰的原因,高兴可以助兴,伤心还可以解忧,生病可以祛风散寒,没病可以舒筋活血。在还有人吃不饱饭的古代,用粮食酿造的酒怎么会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呢?

古时穷人都喝什么样的酒,酒来自粮食,古代饭都吃不饱,为什么酒却流传了

古时穷人都喝什么样的酒,酒来自粮食,古代饭都吃不饱,为什么酒却流传了

从考古挖掘中发现的酿酒和饮酒的器具可以得知,早在5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谷物酿酒并储存。在更早期的原始社会还有着“猿猴酿酒”的传说,江苏淮阴发现的醉猿化石也证实了这一点。乍一听有些荒唐,但也并非不可能,酒并不需要发明,野花野果在自然发酵后会产生酒精,在漫长的时间中,这些果酒一定会被发现的。

古时穷人都喝什么样的酒,酒来自粮食,古代饭都吃不饱,为什么酒却流传了

我们现在流传的粮食酒也是同样道理,在发现粮食可以酿酒并在漫长的时间中发掘了酒的功效后,酒作为大自然的一种馈赠被流传下来就顺理成章了。一些专门为研究酿酒工艺和储存方法的人才也逐渐被利用起来,成为了一种职业,在古代社会中酒也是一些人的谋生之本。

而古代吃不饱饭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吃不饱饭,总有少部分生活富裕的人拥有多余的粮食来酿酒,逐渐发明酒文化的自然也是这群人。吃不起饭的穷人自然没有粮食酿酒,同样也喝不起酒,但这并不影响酒的流传。无论是封建制还是更早期的奴隶制,统治阶层是不会缺少余粮的,酿酒也是为了满足这一部分人的需要。

酒还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可以长时间贮藏,完全可以在丰收年多酿一些酒,慢慢享用。古代酿酒技术落后,同样的粮食酿出的酒度数却非常低,但古人也不会过分追求度数。被贮藏起来的酒储存年限实在太长了,可能比古代人的寿命都要长,想要让酒出现断代也实在不容易。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中国古代的大众饮品无非酒、茶两种,由于酒的助兴效果明显高于茶,人们的餐桌就被各种酒品占领了。同样是酒,可以分出高中低档,满足各个阶层人们的需要,这也使得酒的普及度要高一些。从这个角度看,酒的存在非常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每个人都可以喝酒,酒量又各有不同,在推杯换盏之中,酒就成为了双方交流的一种媒介。

而醉酒之后的状态也可以使得这个人的性格和特点被放大,投脾气的人在一起喝酒可以促进感情,做生意的双方在一起喝酒可以相互试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酒可以说被玩出了各种花样,被赋予了各种意义。

最后,由于古代酿酒技术不发达,酒精含量较低,酒的危害并没有得到注意。虽然古代粮食产量低,但总体而言在逐渐升高,酒可以在原始社会存在,在之后的古代社会依然可以广为流传。酒所承载的文化和意义也随之流传下来,有关于酒的典故和历史事件也是多如牛毛。

谢谢邀请~专业酱香酒,回答非喜勿喷,谢谢!!!

古时穷人都喝什么样的酒,酒来自粮食,古代饭都吃不饱,为什么酒却流传了

真正研究酒的话,大家其实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似乎从古到今,酒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其实并不是酒量下降了,而是酒精度提升了,其实古人也是一直再追求更高的酒精度的,只是一直没有太多办法,一直到后来蒸馏酒的出现才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迅速取代了以前薄酒的低位。

古时穷人都喝什么样的酒,酒来自粮食,古代饭都吃不饱,为什么酒却流传了

春秋时期的孔夫子号称“无量”,这个无量并不是没有酒量,有大海无量的意思。他是“不及醉”,也就是从来没有醉过,孔夫子最不喜欢鲁酒,说鲁酒太薄,这里还有个典故,因为鲁酒太薄而引发过战争。

古时穷人都喝什么样的酒,酒来自粮食,古代饭都吃不饱,为什么酒却流传了

到了唐朝,杜甫老先生有个著名的诗,《饮中八仙歌》,与诸君分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库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废万钱,饮入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投笔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据此歌,焦遂酒量最大,喝5斗还不倒;张旭酒量最小,3杯下肚就找不着北了。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唐时一斗相当于现在5.94公升,焦遂饮酒5斗,当有29.7公升,接近60斤。

您会说,这焦遂酒量太大,似乎有吹牛嫌疑。那么好,咱们再挑几个不太吓人的。

首先是李白,杜甫说他“斗酒诗百篇”,他自己也嚷着要“一饮三百杯”,看来喝一斗是可能的。如前所述,唐时一斗是5.94公升,装满酒至少10斤,说明李白的酒量在10斤以上。

其次是李群玉,此人有诗如下:

晴日熏樱蕊,丰蒙雪满林。

请君三斗酒,醉卧白罗岑。

这李某请一朋友对饮,备酒3斗,俩人平分,每人一斗半,即使李群玉少喝一些,也得干掉一斗——再少就不像话了,您试想,一大男人请客,自个拖滑不喝,单把哥们儿往死里灌,多没意思啊。

再其次是王源中,有回唐文宗赐他两大盘酒,每盘装10碗,每碗盛一升,他咕咚一碗,咕咚一碗,喝了个干净(参见《太平广记》卷233)。众所周知,10升为一斗,王源中喝下20升,刚好两斗,按每斗10斤算,也有20斤。

《晋史》中俩酒鬼,山涛能喝8斗,周顗能喝10斗,貌似比焦遂的5斗海量还要猛,其实不然。按历代量制,晋斗仅有2.02公升,连唐斗的一半都不到,这样的8斗酒只有30斤,10斗酒只有40斤。而且据《魏晋世语》记载,周顗那10斗酒“由旦至暮”,足足喝了一天,现在一个壮年男子,只要身体健康、肠胃正常、对酒精不过敏,在一天之内喝完40斤低度酒是可能的。

其实唐以前没有白酒,唐人诗词中多出现“烧酒”一词儿,该“烧酒”是指颜色发红的酒,而不是蒸馏酒),上至行政高层,下至黎民百姓,主要喝的是米酒、葡萄酒,还有发酵后只压榨不蒸馏的清酒。这些酒的度数都很低,按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的几种唐酒造法,酒精度都很低,大约不到3%,也就是清淡的啤酒水平。一直到现在,陕西都还有一种“稠酒”,低的度数才1.5度,高的也不到10度,这么一看,抛开一喝60斤的猛人焦遂不谈,像李白、李群玉、王源中等人的酒量并不特别出奇,至少在大陆北方诸省,我能找到一大批酒鬼可以跟李白一对一单挑。

至于焦遂的酒量,我认为可能是杜甫夸大了。退一万步,即使杜甫完全写实,在唐朝二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一个60斤海量的大酒桶也不是不可能。我翻过吉尼斯纪录,现而今全世界最能喝的人能干掉147瓶啤酒,比焦遂还牛。

到宋朝,中国男人的酒量似乎骤然下降。郑獬在其《勋溪集》第28卷中写道:“小钟连罚十玻璃,醉倒南轩烂似泥。”只能喝10小杯。曾几在其《茶山集》第37卷中写道:“所取何尝议升斗,一杯未尽朱颜酡。”一杯都喝不完。

这其实并不代表宋人的酒量下降了,其实是宋酒的酒精度提升了,沈括概述宋朝酒法,有一斛高粱一斛酒之说,原料和成品酒在容量上1:1,即便不经过蒸馏,酒的度数也不低,现在考证的话,宋酒好的能达到20多度,而28度就可以称得上现代意义的白酒了。

一直到了明清,白酒开始流行,特别是清朝,现代意义的白酒基本上就完全取代了以前的酒。其实古代文人喝酒追求的是酒后的那种“浑与物齐”的感觉,天地合一,飘飘欲仙!要按以前的度数,实在受不了,所以孔夫子喝不醉并不是他不想醉,而是实在酒太差了,没办法喝醉。

最后总结下,其实白酒的出现是自古以来人们的追求,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