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讲什么方言,同属江淮官话,为什么北方人听不懂江苏方言

江苏共有三种方言或者话江苏讲什么方言。

中原官话:徐州全市,东海北部,赣榆西北,宿迁市区(包括沭阳西边几个乡镇),泗洪北部几个镇。特殊:赣榆北部属于胶辽官话。

江淮官话(淮语):与中原官话同属北方官话下一级,都是官话!是兄弟关系。分布:以连云港市区-东海南部-沭阳(除去沭阳西边几个乡镇)-泗阳-泗洪这一线以南,至南京溧水以北-金坛个别以西-丹阳以西-长江到海(除去长江北岸个别地区)。江苏省分布最广,讲的人最多,知名度最小,差别最大的方言,也是江苏最有代表性的方言,一般与淮扬菜搭配最佳。

吴语:江苏最出名的方言,吴侬软语为著,女性讲话极其好听,男性讲话略显尴尬(调侃)与北方官话是兄弟关系,地位类似的有晋语,粤语,闽南语等,与淮语的关系类似叔叔与侄子的关系,分布地区参考淮语南部的边界线以南地区。

中国从古至今大移民都是从北向南,北方多战乱,11世纪到21世纪气温要比上个千年要低的多,游牧民族持续南下,力度加大。气温降低,粮食减产,人口增多,而又加大土地开垦,导致关中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增多,下游河道淤积,黄河频繁改道与决口,水患频繁。以上诸多原因导致北人持续不断的向南迁移,迁徙的人口众多必然会改变当地的人口组成,语言也会随之交融改变,甚至替换。比如南京一开始是吴语的典型区域,随之衣冠南渡,南京到处充斥着洛音,当然不得不提镇江这个北府兵的聚集地,这两个地方的“侨州”“侨郡”远远高于其他地方,而他们恰好讲淮语。随着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带领着淮西子弟(江苏的淮语大部分是淮东片,也包括镇江,而南京是淮西片)搬进了金陵城,彻底改变了南京的方言变成淮西话。

中原官话不断向南侵入淮语区,淮语也不断的侵入吴语区,因为大规模移民的出现!即使是因为政治出现逆流,也因为人数有限,人口分散无法对当地语言产生太多影响。苏北移居苏南的有多少人,苏北移到苏南的又是多少人?大家如果质疑我可以听听上海杨浦,闸北等苏北难民曾经的聚集地,尽管已经分辨不出谁是谁,但是说话还是能冒出几个字是淮语的音,让人倍感亲戚,而这些人的讲话也只有老土著人才能听得出来他们曾经是苏北人。我(整个村镇基本都是)祖籍(族谱)是山西太原府(更之前是关中人,基本不可靠了!太原至少我爷爷还说的靠谱),说晋语,现在已经不知晋语(父辈之前称呼父亲为大的,所有人偶尔会冒出汉中那边的“额”,佟湘玉老是说“ě”来称呼自己或者有关系的人,用法在称呼前加上这个音“ě”)为何物!邻居和我同姓,但是祖上是苏州移民,现在讲话一模一样。

古代长江是天堑,淮河算半个,南下的人应该会有不少定居与苏北各地,苏北大的兵祸并不多,我推测现在的淮语,应该是古代淮语与北方各地方言融合的产物,鉴于之前分布徐夷,淮夷,现在全是汉人,所以古代的淮语其实就是更早到达这里的北方人说的话。南方不一样,山越(越人)一直到三国时代还活跃在历史,淡出历史还要过很久,大部分处理都是迁移平原农耕管理,征兵入伍,与农民混居!那基本都是夷人消失千年后的事。

谢谢邀请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然各地方言众多,当时看电视节目了解到有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等。

方言多的省份应是浙江和福建吧,浙江有部分吴语(跟江苏南部相同)、楚语、越语,福建有客家、闽南语等。

江苏的方言从北到南有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吴语。北部与南部用方言交流会有一定的难度,绝大部分苏北方言跟普通话还是比较接近的。苏南吴语尤以苏州为代表,特点是“吴侬软语,软糯动听”。

当时在苏州旅游时,听当地导游全程讲解,那软软的吴语口音的普通话真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导游说:宁肯听苏州人吵架,也不听***讲话”,之后反复解释,并没有半点地域歧视的意思。

事实也是如此,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谁不喜欢家乡的方言?乡音难改,有的地方的方言都申请申遗了呢,使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正得到最好的传承!

我从两个方面答题。首先,江苏主要存在哪些方言?第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方言。

江苏讲什么方言,同属江淮官话,为什么北方人听不懂江苏方言

江苏讲什么方言,同属江淮官话,为什么北方人听不懂江苏方言

第一,江苏省主要存在四大方言。一是以南京、扬州为代表的洪巢片江淮方言;

二是以南通和泰州为代表的通泰片江淮方言;

三是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代表的吴语方言;

四是以徐州,赣榆为代表的北方方言。

第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方言呢?首先,江苏虽然地理面积不大,但是它的南北跨度很长。

江苏最北面的丰县,纬度比山东台儿庄和河南许多城市还要偏北,距离黄河的直线距离也只有100公里,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北方的城市。最南边的苏州市吴江区,已经比邻浙江湖州,是非常典型的江南城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不同,语言各异,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这是从地理差距分析。

其次,历史的积淀和多次人口迁移,让各地语言呈现巨大差距。

中华文明虽然发源于黄河流域,但是从汉朝开始,出现了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汉朝,主要是为了躲避北方战乱,到了晋朝,又有永嘉之乱,到了南宋,为了躲避北方金国的侵入,再次出现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北方人口的持续南迁,快速提升了南方的文明程度,也给南方诸多城市注入了北方的文化因素。比如杭州小笼汤包现在特别有名,实际上源自于南宋时期小朝廷从开封迁移到临安,带来了北方的灌汤包做法。拿江苏来说,永嘉南渡之后,东晋司马家迁都到今天的南京,北方世家豪门,带着北方的方言,来到了之前以吴语方言和江淮方言为主的南京地区,自然会产生融合和变化。直到今天,南京话里面既有吴语方言的特点,也有北方话的特征,身处南北交界的桥头堡,南京话成为研究南北文化语言的重要样本。

以苏州无锡为代表的吴语方言之所以能保留完整,也和历史有关系。吴语地区历史悠久,极少有外来文化入侵,永嘉南渡,北方人来到南京执政,吴语地区地方豪门望族势力雄厚,根本不给这些外来者立足的机会,所以那一批北方贵族,有的前往浙江会稽发展,有的盘踞在南京,还有相当一批北方人定居在了镇江。因此今天在镇江,还有很多村落讲北方方言,这样的现象在江苏并不少见,学者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叫“方言岛”。

总之:江苏省方言多样的原因,既有一个地区长期演化的原因,也有外来人口迁入融合的原因。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