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的民间故事简短,通过“铁公鸡找牛”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我是故事领域创作者,文字玩家文武公,很高兴回答“铁公鸡找牛”故事的问题关于牛的民间故事简短。这是一个我国湖南省的民间故事。

关于牛的民间故事简短,通过“铁公鸡找牛”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话说湖南通道县有个侗族聚居的吉祥寨,寨主本来叫聂恭禧,因为他万贯家财,良田千顷,却是爱钱如命,一毛不拔,所以大家都喊他“铁公鸡”。

关于牛的民间故事简短,通过“铁公鸡找牛”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正是阴历十月小阳春的时候,铁公鸡摘完禾谷,请了十来个长工来挖茶山,长工们干的是牛马活,吃的却是猪狗食,对于这种待遇大家都很是气愤。

关于牛的民间故事简短,通过“铁公鸡找牛”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但他们也没办法,只能以消极怠工的方式算是对铁公鸡压榨的报复。

铁公鸡家里有个放牛娃叫阿胞,是个孤儿,十来岁,给铁公鸡家放牧着十多头耕牛。

阿胞年纪虽小却非常聪明,白天和长工们一起上山,晚上和他们睡在一块。

某日,长工们上山后又准备睡觉,阿胞就自告奋勇地说:“叔叔伯伯们,你们安心睡吧,我来给你们放哨,如果有人来我就学竹鸡叫,你们听了就赶快起来,装成在挖山的样子。”

大家都觉得可行,就偷懒得更加放心了。由于铁公鸡只顾个人发财,对长工们压榨得很厉害,饭也不给吃饱,饿得长工们都瘦得皮包骨!

这次到了山上,大家又议论起来:“这么下去,再干一个月,我们都要没命了!”

“我多想打牙祭啊!”

“饭都吃不饱,还想打牙祭,你莫白日做梦吧!”

这时阿胞也凑了上来问大家,“叔叔伯伯们,打牙祭不吃猪肉吃牛肉行吗?”

大家一听都哈哈大笑起来,打趣道,“阿胞呀,你真是异想天开,莫说打牛肉牙祭,就连一根牛毛你也休想,你不知道铁公鸡是一毛不拔吗?”

阿胞却目光坚定地说,“叔叔伯伯们,只要大家齐心,我保证我们能打个牛肉牙祭。”

紧接着他把自己的主意如此这般地说了出来,长工们听后都欣然同意了,准备明天就动手。

第二天,阿胞与长工们很早就上了山,他们带好斧头与铁锅,在山林最深处宰杀了一头大黄牛,大家美美地饱餐了一顿,痛痛快快地打了个牛肉牙祭。

接下来就是依计而行的下午了。等到太阳偏西时,阿胞赶着牛群回来,关好剩下的牛,便急忙哭丧着脸跑到铁公鸡面前报告。“东家东家,不好了,出事啦!”

“出什么事?快说!”铁公鸡忙问

“有一头牛钻进山洞回不来了!”

铁公鸡很不相信,怀疑地说:“会有这种怪事?”

“哎呀,东家!这样大的事我能撒谎吗?”

阿胞委屈地解决道:“你不信我带你去看吧!”

铁公鸡看看天色已晚,本来不想去,但他又舍不得丢失一头牛,就说:“快,快带我去!”

阿胞就带着铁公鸡往深山里跑在一个陡峭的峡谷里,真的看到一头牛钻进了一个天生的石洞里,牛头从石洞的另一个出口冒了出来,身子陷进石洞已看不到,但牛尾巴还留在洞外。

那大黄牛见了阿胞与铁公鸡还“嚰嚰”地叫着。

阿胞继续向铁公鸡哭诉着:“下午,两头大黄牛不知怎的斗起角来,双方都急了眼,有头大黄牛死追这头大黄牛,追得它无路可逃,到了这个峡谷看见这个石洞,它就拼死命钻了进去,谁知洞太小,头挤了进去,身子也霸蛮挤进去了,却卡在洞里动弹不得它挣扎着,头从洞的另一个出口冒出来,但身子却出不来了,你看它好生着急,尾巴在不停地动呢!”

其实,这次大黄牛的身躯已被他们打了牙祭,只留下头和尾巴露在这天然的石洞外面,由藏在洞里的长工假装牛叫。

由于石洞生得巧妙,看去确实很象一头牛钻进了石洞,而把头和尾巴留在洞外铁公鸡听着阿胞的哭诉,看着这牛头和尾巴,还是不很相信,但当他走近这牛头,伸手摸牛角时,那牛竟叫得更大声了。这时他才真相信牛确实是钻进石洞出不来了。

铁公鸡看天色已晚,若不赶紧把牛救出来,让牛在山里过夜正好给老虎当晚餐,怎么救呢?他下了决心:反正有十多个长工,拖也把牛拖出石洞!

于是他要阿胞飞跑去把长工全喊来,阿胞把长工全喊来了,铁公鸡大声吆喝道:“你们都看见了吧,牛钻进山洞也不来了不过它既然进得去,也就可以出得来的,它自己出不来,我们就辛苦点拖它出来!你们依秩序站好,一个接一个,听我的命令,我喊一二三,你们就一齐用力猛拖,听清了吗?”

大家齐声称是,于是在这险要的峡谷边,摆开了一字长蛇阵,第一个长工拖着牛尾巴,后面的一个接着一个,铁公鸡站在最后头,紧紧地拖住最后一个长工的裤腰带,阿胞就在前面牵着牛缰绳。

铁公鸡用尽力气喊道:“一!二!三!”

喊声刚落,大家一齐用力,只听得“咕咚”一声响,牛尾巴被拉断了,人们个个被跌得仰面朝天,铁公鸡更是跌得呜呼哀哉,他的后边正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这一跌就滚下了悬崖,落了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以上就是“铁公鸡找牛”的完整故事。

要说其中蕴含的道理,个人觉得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在故事发生的当时来说,土豪劣绅不顾劳动人民性命尽情压榨,最后得了个惨烈的下场,可谓大快人心;从现实意义来说,那就是要尽力体恤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这样做不但是商业仁心,更是企业或组织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分享故事,品味生活,感谢阅读。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