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知乎,《全球通史》与《人类简史》哪个写得精彩

内容有点儿长,各位看官请自行选择打开方式全球通史知乎。我是罗勒,做建筑猎头的那个。

全球通史知乎,《全球通史》与《人类简史》哪个写得精彩

全球通史知乎,《全球通史》与《人类简史》哪个写得精彩

《全球通史》的正确打开方式?

从史前时期人类社会一直到21世纪,横跨数千年年,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而《全球通史》却为我们梳理了一条主线,有条不紊的讲述了以文明为主体的人类故事,也是关于亚洲衰落和欧洲崛起的故事。

斯塔夫里阿诺斯强调“新世纪需要新史学”,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审视世界的变化,客观的看待历次惨绝人寰的大战、分裂与屠杀,叙事性的呈现一个历经变迁和不断进步的文明世界,关注每一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意义。

正如黑格尔所说,历史是偶然中的必然。世界不过就是由历史的偶然事件引起,再用虚构故事继续壮大,逐渐演变为“事件—制度—文化—文明”。

《全球通史》也一样,认为文明并非一开始就有的。人类产生于200万年前,但是文明却远远晚于人类产生的时间。

1、文明的演进:"人类的进化"到"文化进化"

从灵猴到成长为人,这一人类漫长的进化史,文明无从谈起,只能称为“人类进化”。由“人类进化”到“文化进化”这是一阶段在新石器时代完成。

在这一时期,人类已经可以自己制造工具,捕食、狩猎、语音、制度艺术和宗教、习俗等,这一切合在一起使得人类既能适应自然环境又能调整人际关系。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人类能够创造一个自己想要的环境,这一人化的环境被称为文化。

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又将文化和文明进一步做区分,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描述的文明是一个开放的、联系的和多样性的概念,文化只是文明的一个部分。新生产技术和新社会制度的互信作用,最终产生了文明。

技术和制度都是文化,但是两者的平衡和互动才能产生文明。他认为新石器时代村社的文化是自主的和单一的,所有的成员都具有同样的知识、同样的风俗和同样的见解,其生活方式也不由外界决定。

但是文明拥有更为复杂的社会,除传统村社文化外,还有种种新文化,包括艺术、商业、祭司,既有雅文化,也有俗文化。但是新石器时代却对文明的出现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是文明的萌芽阶段,一直到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不断增加,人类才逐渐在一些大河流域从部落文化过渡到城市文明。

2、文明的轨迹:一场生产力的争夺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不同于一般的叙事史,他试图将全球看成一个互相作用和有机联系的整体,或者说文明的进化是一个不断拓展全球化的过程。他试图对文明抽丝剥茧,从文明产生的内外环境出发,探寻文明的轨迹。

从古典时期的城邦式国家、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到罗马帝国、秦始皇统一中原;再到中世纪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蒙古帝国,战争是常态。

这种战争关乎生存,实质上是生产力的竞赛,取决于技术。

一般来说。一个帝国的崛起往往因为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提高而取得政权的稳定,但是技术往往具有惰性,统治者在取得政权后往往靠税收来征得利益,且由于中世纪奴隶制的普遍存在,生产力难以提高。

事实演变成了一个我们不愿意接受的客观规律:只有发动战争的动力才能抵消一下当时普遍存在的技术萧条状态。

游牧民族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往往要提高自身的生产力以期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规模,并且需要不断迁移到更富饶的地域,导致长期以来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冲突与战争。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最终,游牧民族踏入中原倒逼封建统治者改进自身技术,以提高生产力以抵御外敌,最终游牧民族被华夏文明所同化。

最终,不是由于内部起义成功,就是外来侵略得逞,或两者兼备,从而造成了帝国历史周而复始的战乱纷纷。

不管是哪种情况,在作者的笔下,世界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游牧民族和农业文明的相互影响,各民族的交往从未间断。

3、世界是衰落与繁荣的交替:野蛮的欧洲崛起了

亚洲大陆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角,起先中东、远东都曾经历过最辉煌的时代,当时的欧洲还处于漫长的中世纪。

然而欧洲终归后来居上,引领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通史》中认为,正是蛮族侵略对西方古典文明的毁灭性打击,而不是如华夏文明那般稳定连续,让新观念和新制度得以生根和繁荣。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古训被欧洲的崛起演绎得如此的生动。

而走在文明前端的华夏文明,却裹足不前,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却几乎没有对本国本身产生什么影响,科举制能提供有效的行政管理系统却又扼杀创造力、培养顺从性。在宋朝、明朝时都以其技术优势本可成为海上强国却又因强大的君权而骤然回缩。古代所具备的优势在近代(指世界的近代,1500年之后)却都一一成了劣势。

而原本贫弱的欧洲,却因落后而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世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使得欧洲的思想蓬勃发展,对人的重新强调和对人所能取得的成就的重新强调重塑了欧洲人的价值观,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促成了现代国家的建设,知识和科技进步,海外扩张随之而来。大航海时代拉开序幕,地理大发现刺激了欧洲牟利和扩张的欲望,而扩张中攫取的巨大财富又进一步刺激了欧洲的发展。

4、文明的崛起:天时地利人和

最后一章中作者批判种族优越论,他认为各种族都是天生平等的,遗传基因的差异并不能解释各文明间的差异,而是伴随着欧洲的海外扩张而随之而来的对美洲印度安然和非洲人的征服和奴役,种族主义有了为这些残暴行为辩护的用武之地而被轻而易举地合理化了。他认为种族的优越和文明的繁荣一样,需要具备天时地利。

斯塔夫里阿诺斯将这种“天时地利”的关键是归咎于不同种族的易接近程度。那些最有机会与其他种族相互影响的种族,是最有可能处于领先地位的。

没有绝对的落后种族,正如世界各文明的繁荣和衰落交替的,种族也可以实现这样的交替。如地中海是原来欧洲文明的中心,西欧是蛮荒之地;可是后来西欧文明崛起,地中海文明却相对衰落甚至消失。

5、文明: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的时间差

技术是串联《全球通史》的一个主线,而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才是斯塔夫里阿诺斯一直强调和贯穿全文的一个历史主题。作者认为从技术变革的产生到允许其大规模发挥效用所必需的社会变革的出现之间,存在着一个时间差。

造成这种时间差的原因是:技术变革因为能够提高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通常很受欢迎,所以马上就会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通常也就会遭到抵制。

人类作为一个群体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二者达到平衡才能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而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一直是人类许多灾难的根源。

战争并非人类本性的恶所决定,而是因为人类社会。人类的本性是一种能被社会影响塑造成为许多表现形式的潜在能力,争夺的东西变多,战争则越频繁。

文明究竟是福音还是诅咒?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生活安逸、平等、自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能充分的享有所需的自然资源。但是随着文明的出现,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明的代价就是将人分成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制约,差距拉到,生活更艰辛,战争频发。

6、文明的意义:时代的创造者

那么文明它的意义何在?每一次文明的变迁都伴随着巨大的杀戮,伴随着对那些衰落的帝国的殖民和蹂躏,掠夺和侵害。

斯塔夫里阿诺斯给出的答案是:“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尽管存在着这些不公平和剥削,历史仍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与工业革命很相似:工业革命最初导致了令人痛苦的帅哥哥分裂和人类苦难,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它却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和生活福利,文明的到来也是如此。”

根据熊彼特的长周期理论,世界经历了4个经济范式,完成了整个工业文明的构建,在21世纪,世界开始重新建立新的经济范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经济,传统工业革命将进一步萎缩,而伴随着全球化的带来,全球性问题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国家层面,没有那个国家足够强大到解决全部问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强大到能够将国家意志强加于各国。

这就解释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悖论,人类在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变得越来越能依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环境的同时,却不能使他们所处的环境变得更适合于居住。

我们将会看到这一平衡问题曾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反复出现,并在今天由于我们运用知识的智慧无法赶上人类日益增长的知识而显得更为频繁和迫切。

这才是作者写作此书的真正意图,从文明出发,给我们一个思考的路径,未来的世界究竟该如何变革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技术变革,才能避免战争。

正如爱因斯坦警告我们说,人类面临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社会革命,但也可以说是一场无与伦比的灾难。

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关键就在于人类从过去积累的知识是被用于毁坏的目的还是被用于建设的目的。

时代不是预设的,时代是用来创造的。

《人类简史》这本书整体上说了些什么?这是一本规模宏大、视角宽广的哲学书,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融合、科技革命这四个层次,讲述了人类的发展历程以及为什么是人类而不是其他生物成为了地球的主宰。之所以没有把它归为历史书这一类,是因为本书并非像《全球通史》这样的史学巨著,以年代为叙事主线,在充足的客观事实和论据的基础上提出归纳和结论。本书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但结论的推进过程略微欠缺严谨,不过仍然不影响它成为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作者在细分结构上说了什么1. 认知革命

首先,作者从认知革命进行切入,提出人类相比起其他生物,高容量的大脑和灵活的双手并不是造成人类统治地球的核心因素。因为在200万年的时间里,纵使人类(Humo属)有着远超其他动物的大脑和双手,但人类一直遭受大型食肉动物的威胁,生存处境并不美好,直到10万年前智人(Humo Sapiens, 人属人种)崛起,人类才成为食物链顶端。而且由于人类是在很短的时间登上顶端的,也让生态系统猝不及防,来不及调整。

然后作者描述了“替代理论”,智人从东非开始向外迁移,迁移到其他有更早到达的人种的地方时,由于智人的生产力更为成熟,或许再加上一些智人主动发起的种族灭绝行动,导致了当地其他人种(尼安德特人、直立人等)的灭绝。此时,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智人灭绝了其他的人种而不是相反?

接下来,作者提出是因为认知革命,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的大脑连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思考,用新的语言进行沟通。而且智人的语言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传递某种客观实体的信息,例如“那里有棵树”或“狮子来了”,而是可以传递虚拟对象的信息,例如“上帝保佑了我们”或“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国家”,这种语言沟通机制确保了智人能够发展出更紧密、更复杂的合作形式。因为人类的语言促成人类一起想象,编制出种种共同的虚构故事,并为之合作和行动,且合作的群体并不仅仅局限于互相了解的个体,而是千千万万互不相识的个体。 而如果没有这种语言,那智人就会像黑猩猩种群一样,当族群数量发展到几百人时,因为彼此相识的亲密性减弱而又缺乏维系种群关系的方法,最终导致种群解体为几个小种群。

正是由于大规模的人类合作是以虚构的故事作为基础,只要改变所讲的故事,就能改变人类合作的方式。这就等于开启了一条采用“文化演化”的快速道路,而不再停留在“基因演化”这条路上。在这里,作者提出这些人类虚构的故事构成了“文化”的主要成分,进而演变成了“历史学”。最后,作者讲述了在发生认知革命后,智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例如导致了大量的物种灭绝,这部分可以和《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的内容相呼应。

2. 农业革命

讲完认知革命,时间线来到农业革命。作者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农业革命发生在欧亚大陆而不是其他地方?作者认为是因为其他没有发生农业革命的地方动植物难以驯化,这点和《枪炮、病菌与钢铁》观点接近。同时,作者还提出农业革命虽然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也造成了人口爆炸,富足的食物让人类开始有更明确的分工和阶层,人类的平均生活质量反而下降了。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革命不可逆转,回到采集社会则必然面临有人要忍受饥饿,而其他的采集部落,面对人口劣势,要么选择逃跑,要么也加入农业革命的大潮(也许现在发生的人工智能革命也是这样一场不可逆转的革命)。

在农业革命后,族群的数量急速增加,人类开始更多地关注未来,因为农业是靠天吃饭的,农民需要思考如何减少农田、工具、收成等方面的风险。随着农业产出越来越多、社会结构越来越复杂、人类的社会连接越来越庞大,也造成了信息存储和处理机制的发展,最典型的就是数字。(人脑天生不适合处理数字类信息,人脑的进化程度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速度,所以出现了计算机,未来计算机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大)

农业革命让人能够开创出拥挤的城市、强大的帝国,接着人类就开始幻想出关于伟大的神灵、祖国、有限公司的故事,好建立起必要的社会连接。我们相信某种秩序,并非因为它是客观现实,而是因为相信它可以让人提升合作效率、打造更美好的社会。

然后,作者讲述了如何让人相信这些虚构之物所产生的秩序。对外的说法绝对要坚持它们千真万确、绝非虚构;在教育上也要彻底贯彻同一套原则。此外,有三个原因让人类不会发现组织自己生活的种种秩序其实是想象:想象建构的秩序深深与真实的世界结合;想想建构的秩序塑造了我们的欲望;想象构建的秩序存在于人和人之间思想的连接。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维持秩序所需的关键信息无法单纯靠DNA复制就传给后代,需要通过各种努力才能维持种种法律、习俗、程序、礼仪,否则社会秩序很快就会崩溃。(中华民族的文化秩序之所以几千年来没有崩溃,儒家学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人类的融合统一

首先,作者提出“文化”的概念:人类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幻的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行事,也遵守特定的规范,这就是文化。然后作者又把目光放到了全球融合上,并强调了三种促进全球融合的秩序:经济上的货币秩序,政治上的帝国秩序,宗教上的全球性宗教。然后,作者分别就货币、帝国和全球宗教三个角度讲述了它们如何传播和如何促进全球融合的。

对于货币,作者讲述了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入侵阿兹特克的案例以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战争后印制货币的故事。接着作者又从以物易物讲到金钱成为共同的交易媒介,并再次强调金钱的机制只存在于我们共同的想象中,“信任”正是所有金钱形式的最基本的原料。当然,这种交易媒介从实体向虚拟的转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经历了逐渐转化的过程,例如最早期的交易媒介也有真实的内在价值。而且,“信任”是可以传播的,就算黄金对印度人来说没有实际用途,但光是地中海人重视黄金,就足以让印度人跟着重视起来。同样的,“不信任”也是可以传播的。而为什么宗教达不到金钱的传播效果呢?因为宗教信仰的重点是“自己相信”,而金钱信仰的重点是“别人相信”。

对于帝国,作者先提出了帝国的定义,即在于文化多元性和疆域灵活性。在某种程度上,作者认可了帝国主义这样一种政治实体,它有效促进了各个民族和文化的融合,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一些民族和文化的灭绝。同样的,帝国这种体制,也不是一个客观实体,而是大家共同认可并相信的虚构实体。

对于宗教,作者提出因为所有的社会秩序和阶级都只是想象的产物,所以十分脆弱,社会规模越大,脆弱性越大,历史上宗教的重要性就在一让这些脆弱的架构有超人类的合法性。所以宗教的两大基本要素:宗教认为世界有一种超人类的秩序,而且并非出自人类的现象或是协议;以这种超人类的秩序为基础,宗教会发展出它认为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和价值观。所以,如果一个宗教想要幅员辽阔、影响深远,还必须额外具备两个特质:它信奉的超人类秩序必须普世皆同;它还必须坚定地将这种信念传播给大众。即“普世特质”和“推广特质”。然后作者从宗教讲到人文主义,包括自由人文主义和社会人文主义,前者追求的是尽可能为个人争取更多自由,后者追求的则是让所有人都能平等。

最后,作者做了一个归纳和总结,并提出全球最终无法避免成为单一文化(也许未来会成为数据教或互联网教的天下)。

4. 科学革命

作者首先提出以公元1500年为分界点,之前的时代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公元1000年的人来到公元1500年,仍然会很熟悉。但是1500年之后的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科学体系与先前的知识体系有三大不同之处: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取得新能力。现在科学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使得它比先前的知识体系更有活力、弹性和求知欲,然而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既然我们承认现有的很多知识并未定案,那么也同样适用于那些让数百万人得以有效合作的虚构故事。所以要维持社会政治秩序稳定,科学还是要依靠宗教。

随着科学开始解决一个又一个过去认为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饥荒、瘟疫、疾病、夭折等,许多人也开始相信,只要取得并应用新的知识,人类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并且,在过去500年间,科学、帝国和资本之间的回馈循环无疑正式推动历史演进的主要引擎。然后,作者分别讲述了科学和帝国如何结合以及如何再加上资本的助推器。

对于科学和帝国的结合,作者先讲述了发现败血症疗法的过程,并用库克船长的案例说明,败血症的攻克让远征队走得更远,扩大了帝国的控制范围。然后作者提出一个问题,在18世纪东方和西方差距并不大的情况下,是什么导致了19世纪西方对东方压倒性的优势?作者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东方不具备西方的价值观、故事、司法系统和社会政治结构,这些在西方花了数个世纪才成熟,这也是为什么法国和美国能很快跟上英国的脚步,而中国和波斯不行。所以,16世纪到18世纪是欧洲积累潜力的时期,并在19世纪爆发,而这个潜力就是现代科学和资本主义。“真正让欧洲人胜出的,是他们无与伦比而又贪得无厌、不断希望探索和征服的野心”。

对于资本,作者提出真正让整个经济得以存活甚至飞速发展的,其实是我们对未来的信任和从信任引申出来的信贷。正是信用的概念,让我们能预支未来、打造现在。而这背后有一项基本假设,就是未来的资源肯定远远超过现在,所以未来很大可能能够偿还信用。在之前的几千年里,经济发展缓慢,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乏信贷而导致的经济冻结,以及人们不相信未来会更好。所以,资本主义的诞生是在科学革命之后,因为科学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显著增长,让人们开始对未来有更好的期望。现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大重点,就在于出现了一种新的道德标准:应该把利润拿出来,继续投资生产。一个基本原则在于,不论是正义、自由还是快乐都必须依赖于经济成长。而经济能持续不断指数型成长的最大原因就在于科学能不断提高生产力。此外,资本主义不仅左右了现代科学的兴起,也影响了欧洲帝国主义的出现,正是欧洲开创的银行信贷,让政府可以从民众甚至其他国家获得大量资金用于对外扩张,而不是仅仅靠获取税收。信贷资助新发现,新发现带来殖民地或新生产方式,新殖民地或新生产方式带来利润,利润带来投资回报,投资回报建立起信任,信任转化为更多信贷。 同时,为了增加投资者人数,并减少每个投资者的风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出现。就这样,欧洲逐渐发展出了一套复杂、快速、高效的金融系统,西班牙和荷兰的地位变换就是典型的资本影响帝国的例子,以及法国密西西比事件。后来又逐渐发展为国家为资本服务,例如鸦片战争。

接着,作者对自由市场进行了一些批判,也认可了政府适当介入经济的做法。经济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信任”,而信任总是得面对种种坑蒙拐骗,所以需要政府的力量来建设良好的经济环境。作者还指出奴隶贸易的罪魁祸首并不是暴君或种族主义者,而是不受限制的市场力量。

然后,作者讲到工业革命,提出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那信息革命的核心就是数据传输和转换的革命,人工智能革命就是计算力的革命)。学习如何有效驾驭和转化能量后,也解决了另一个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原料短缺。但是,作者对工业革命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进行了批判,批判的点主要在于对环境的破坏。

工业革命还引起了有史以来人类最大的社会革命:家庭和地方社群崩溃,改由国家和市场取代(随着网络的发展,社群转移到了线上),当然,和家庭一样,只要社群的情感功能还没有完全被取代,就不会从现代世界消失。接下来作者提出了“快乐”的问题,可以一笔带过。

最后的章节是“智人末日”,作者表达了对智人未来的担忧。(《人类简史》的最后几个章节结构上有些混乱,明显没有前几个章节清晰)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这本书的主体脉络是非常清晰的,作者的很多观点也非常深刻,从整体上来讲,我是比较认同这本书的观点的,当然也有部分反对。下面,我沿着作者的思路,梳理一遍我的感悟。

1. 认知革命

我非常认可作者所说的,人类之所以能够凌驾于所有生物之上,虽然大脑的发达程度和制作工具的技巧很重要,但是核心因素是在于人类能够大范围的开展合作,而这个前提是人类的语言系统以及人类构建虚拟实体的能力。在单独个体的对比中,人类可以说是完败于大自然中的很多生物,但是在团体数量到达数十人或者是数百人时,依靠良好的分工和合作,人类完胜。而到了更大规模的场景,例如创建国家、公司或其他团体,创造大众都相信的虚拟实体的重要性就更加显现出来。

现代社会也是如此,小公司能高效迅速地反应和开展合作,是因为大家都彼此熟悉,用口口相传的方式就能快速推进。但是对于数百上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公司,就需要依靠企业文化了。创造让大家都相信的愿景、理念和故事,就能更好的促进大规模合作。我之前所在的大公司强调想象力,有了想象力才能构建更好的故事,才能吸引更多人为了这个故事而合作,想象力可以说的领导力的必要成分。同样的,一个创业型公司的创始人除了需要实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讲故事的能力。实干可以让你带领数人和数十人,但是如果想让公司发展到数百人上千人,作为创始人必须学会如何设计和传播你的故事和理念。

2. 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这一篇的主要观点我也认可,作者其实从《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中借鉴了很多思想和素材。确实因为欧亚大陆可供驯化的动植物要远远多于非洲、美洲和澳洲,所以农业革命最早开始于欧亚大陆。农业革命的发生大大丰富了人类的食物储备,有了剩余食物之后,一部分人可以腾出精力来做其他的劳动,从而逐渐引发了分工和交易。农业革命让人类开始在一片区域固定下来,为了守卫农田或庄园,于是出现了国家、政府和军队,也产生了社会阶级分化。分工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交易带来了货币的诞生,而国家和阶层则带来了文化和宗教。

人口越来越多,社会规模越来越大,位于顶端的当权者就需要考虑维持社会的稳定,那就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社会秩序,宗教或学说开始登上舞台。以中国古代为例,君王的最大职责是维持国家的礼仪,祭拜天地和祖宗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孔孟的儒家学说为中国社会设计了稳定的秩序规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明确了君王地位的合法性。相信的人越多,这套秩序的力量就越强,任何企图僭越这套秩序的人都会被视为异端分子而被社会所不容。而古代的欧洲,宗教提供了君王地位的合法性,也提供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一套法则。在这一点上,东西方君主的选择是一致的。

3. 人类的融合

作者从货币、帝国和宗教三个出发点来进行说明,论点我也是认可的。货币让熟人、陌生人、甚至是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人之间发生交流,帝国通过武力手段让不同文化发生交融(但不能就此否认帝国主义侵略对其他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伤痛),宗教让不同政治体和不同民族的人具备共同的信仰和目标。但是对于作者提出的,宗教巩固了脆弱的社会统治结构,我表示不大苟同。稳定社会架构的,从来就不是宗教信仰,而是国家暴力机器和经济发展。只要人民有吃有穿,不用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就不会发生大的动乱;而即使发生了动乱,只要国家暴力机器足够强大,同样可以武力镇压,维持稳定。 一个国家的崩溃大体出于两个原因,外部力量和内部分化。如果是外部力量导致的国家消亡,如蒙古扩张时期,不管这个国家的宗教力量有多强大,在强大的外部军事力量面前,都是不堪一击。而如果是内部分化导致的国家消亡,如秦朝和隋朝,也无法将之归咎为是宗教体系或社会秩序不够强大。秦朝以法家治国,社会秩序足够强大,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项羽推翻了秦朝的统治。而在汉朝,也发生了八王之乱,但国家机器足够强大,可以消化掉这些内乱。

对于作者提出的全球文化最终必将统一的观点,我是认同的,我并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而是一个世界主义者。我相信世界会最终完成国家、语言、货币、文化的统一,英文和美元就是这样的尝试,当然未来也有可能是汉语和人民币的。

4. 科学革命

总体上在这一篇,作者更多的是在阐述一些事实,而没有提出太多新的观点。科学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带动了帝国的扩张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让人类分工更加细化,甚至还出现了国家之间的分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个人分工的好处,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也揭示了国家分工的优点。作者对自由市场的批判,我是赞同的, 当代是因为政府对企业的行为有了很多的限制,所以过去那些贩卖黑奴、雇佣童工、剥削劳工等现象才会杜绝。没有限制的自由市场就是一头洪水猛兽,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带来的灾害还历历在目。

关于科学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西方而不是东方,作者并没有进行很深入的讲解,只是笼统地说是因为东方不具备西方的价值观、故事、司法系统和社会政治结构,但至于为什么东方不具备这些因素,作者没有提及。这里更好的阐述方式可以引用《全球通史》的素材,地理上的差异和历史上关键时期发生的一些事情导致了东西方政治体制的不同,西方是城邦制,东方是集权制。欧洲是由多个小国家构成,国家之间互相竞争,争夺居民,导致了欧洲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对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视,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土壤;而中国长期以来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没有对外扩张的动机,其核心在于维持对内的统治,所以整个社会一潭死水。

对于作者提出的对智人未来的担忧,我也表示有同样的忧虑,尤其是人工智能革命。和农业革命一样,人工智能革命是一场无法逆转的革命,率先开始AI革命的的国家必定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恐慌,从而争相进行AI革命。等到那个时候,一部分智人会不会演化为一个新的物种,而剩下的智人被灭绝,这是一个问题!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在未来,虚构实体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也许,计算机会创造一个用比特构成的虚拟实体,类似《生化危机》里的Queen,让人类相信这个虚拟实体,重构人类的社会秩序。再依靠“富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VR或大脑芯片)维持人类社会的稳定,当出现反抗的人类时,利用武装机器人进行镇压。

也许,这是智人最后的命运。

不知道你是不是看到了这里,如果看到了,就给个赞吧!!!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