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四大凶宅,大名鼎鼎的建宁公主,拥有奢华公主府,为何府邸被世人称为鬼宅

一部《鹿鼎记》让建宁公主名闻天下,因刁蛮任性没少受整治,而历史中的建宁公主可真的刁蛮不起来,她的一生,系于皇室,系于平西王府,而恰恰三藩之乱的主力就是吴三桂部,所以从平西王起兵的那一刻起,建宁公主的命运就已注定中国的四大凶宅。

中国的四大凶宅,大名鼎鼎的建宁公主,拥有奢华公主府,为何府邸被世人称为鬼宅

建宁公主的辈分比康熙皇帝要高,因为她是皇太极十四女,本名阿吉格。

中国的四大凶宅,大名鼎鼎的建宁公主,拥有奢华公主府,为何府邸被世人称为鬼宅

中国的四大凶宅,大名鼎鼎的建宁公主,拥有奢华公主府,为何府邸被世人称为鬼宅

正式的称谓是和硕恪纯长公主,先来看看她和夫君吴应熊的升迁经历:

中国的四大凶宅,大名鼎鼎的建宁公主,拥有奢华公主府,为何府邸被世人称为鬼宅

阿济格→和硕公主→和硕长公主→和硕建宁长公主→和硕恪纯长公主

中国的四大凶宅,大名鼎鼎的建宁公主,拥有奢华公主府,为何府邸被世人称为鬼宅

吴应熊→三等子→少保兼太子太保→少傅兼太子太傅

中国的四大凶宅,大名鼎鼎的建宁公主,拥有奢华公主府,为何府邸被世人称为鬼宅

从他俩的“成长”历程来看,清廷对吴三桂是非常重视,但随着三藩之乱的爆发,夫妻二人的苦难随之开始,可悲的是,夫妻二人都在京城,吴应熊的棋子身份虽不公开,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他就是以“人质”身份留在北京的,吴三桂造反的同时,已经将吴应熊这个棋子当做了弃子。

公元1673年,吴应熊受牵连下狱,转年吴应熊和儿子吴世霖被施以绞刑,其余幼子因为年纪尚小暂时没有问罪,建宁公主免死,但连同幼子全部幽禁。公元1680年,康熙帝也知道建宁公主本来无罪,无非是受吴三桂连累,每每想起,也动恻隐之心,建宁公主染上时疫后,康熙帝派人勤加照料,看起来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其实看结果,康熙帝仅仅是可怜这个公主,其他人作为叛臣之后,是无法赦免的。

公元1681年,建宁公主所生的二幼孙(按吴三桂的关系论)被缢杀,“诸庶孙斩首弃市” 。

公元1704年,建宁公主去世,时年六十三岁。园寝在今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乡草房村,日伪时期,地宫被盗发,善后的德公府发现地宫内只有骨灰罐。园寝今已平毁。

自己的丈夫、孩子全被朝廷所杀,内心悲苦是他人所无法想象的,民间有个词叫“怨气冲天”,再加上她居所的前主人,也是怨气冲天而死,从清代到现在,这个地方就被传为北京四大凶宅之一。

宅子的前主人就是晚明时期的内阁首辅-----周延儒,宜兴人,两任内阁首辅。

崇祯帝朱由检在位时,周延儒本来已经就任内阁首辅,但是遭温体仁排挤,称病回乡,但包括温体仁在内的几任首辅都不能令崇祯满意,所以又再次启用周延儒任首辅,实际上,能令他满意的估计也就他自己,否则也不会执政17年换了50个首辅了。

就在大明国灭的前一年,周延儒毛遂自荐,督帅全军,他到任后捷报频传,崇祯帝大喜,庆幸自己终于找对了人,可惜锦衣卫弹劾周延儒欺君罔上,所有捷报均系作伪,原来周延儒内政尚可,但在军事上一窍不通,对内贼张献忠束手无策,对外满清也不敢对战,走到通州就停滞不前,饮酒作乐,清兵抢够了资源自然就回撤了,周延儒却称自己是退敌后凯旋而归,崇祯帝得知真相后大怒,虽然不忍周延儒自请流放,又称其功多罪寡两次放过周延儒,但在群臣激愤之下,还是将其赐死,周延儒自缢而亡。

建宁公主住的就是大明首辅周延儒的宅子,按民间说法,这本就是凶宅。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

“袭文达公赐第在宣武门内石虎胡同,文达之 前为右翼宗学,宗学之前为吴额驸府,吴额驸之前为前明大学士周延儒第,阅年既久,故不免有时变怪,然不为人害也。厅西小房两楹,曰‘好春轩’,为文达燕见 宾客地,北壁一门,横通小屋两极楹,童仆夜宿其中,睡后多为魅出,不知是鬼是狐,故无敢下榻其中者。”

首辅的周府,也就是公主府,吴应熊一干吴氏子孙丧命前生活的地方,一个充满周延儒和建宁公主幽怨的地方,据附近的老大爷说,这宅子有丝竹之声,还有幽怨的吟诗声,夹杂着各种吵闹,所以令很多邻居都搬走了。

咱也不懂,咱也不敢问,这大爷多少岁了,还爱好传这个O(∩_∩)O

西单小石虎胡同33-1号就是“凶宅”的地址,虽然没有机会去看,但是查阅了一下资料,现在这个胡同还有,特地加以保护,保护范围将近17000平方米。

其实建宁公主的丈夫、孩子全部被处死后,建宁公主便不大受人待见,身处闹市无人问的状态,勉强能活着已经算是不错了,自然也没有人给她打理房屋,修缮就更不用说了,她死后几十年都没人住,常年荒废,出些怪声也很正常,比如漏了风的窗户往屋里灌风的声音,早已腐朽,吱吱呀呀的门轴、窗轴声音等等。

乾隆帝的孙子爱新觉罗·绵德也住在这儿,要是传的那么邪乎,还会有人住么,太犯忌讳了,而且后来几度转手,说这宅子邪乎的好像......好像都是邻居,没听过主人传过这事的,看来是民间以讹传讹吧,这类传说从古至今实在太多太多了。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