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名的案子,人类世界历史上有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案件

说起历史上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件中国古代有名的案子,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清代嘉庆年间发生的极其严重的猥亵女童案:

中国古代有名的案子,人类世界历史上有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案件

案犯是个70多岁的老翁,其容貌竟鬓眉皓白,恍若30、40岁。此人先后诱拐了16个女童,以供他“采阴补阳”,最终致死11人,搞残废1人。

中国古代有名的案子,人类世界历史上有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案件

中国古代有名的案子,人类世界历史上有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案件

这个变态名叫张良璧,乃徽州歙县人。

自嘉庆元年(1796)起,张良璧连续作案十六载。所有的受害者都是4-5岁的女童。

每当他找到犯案目标时,采取的措施都是诱拐,“用药吹,入鼻孔”,女童陷入昏迷后,张良璧就开始了他的禽兽行为,史载:

用银管探其阴,恣吸精髓。女童犹未死,抱送还其家,或数日,或十数日始殒命。

就这样,没有人能知道这些小女孩最后都是怎么死的。一连多年,张良璧案的受害者达16人,其中有11名女童毙命,1人成为残废。

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嘉庆十六年(1812)张良璧又一次犯案时,他的门没关严,不巧被一个曾经受其右拐而幸运逃脱的女童瞥见,“归语其父母,事遂败露”。于是,张良壁就被当地官府抓了起来,他做的那些孽也曝光了。

原本安徽巡抚考虑到:张良壁虽然丧心病狂,但案发当时已经70多岁,按照大清律例是要减等处罚的,所以判处张良壁斩立决。

但是,这个裁决报到北京后,却遭到嘉庆皇帝的好一顿训斥。

嘉庆认为:张良壁实在是丧心病狂,斩立决都是便宜他了。

最终,皇帝亲自判处张良壁凌迟处死。

明洪熙元年五月二十九日,皇帝朱高炽于钦安殿猝死,终年47岁。这个一直在老爹朱棣的阴影及弟弟朱高煦的陷害下挣扎多年的老太子,在登基仅十个月后就撒手人寰,留下一个偌大的江山。

皇帝驾崩有人悲伤,自然就有人兴奋,比如在青州的朱高煦。夺嫡不成被强制就藩的他,本来已经决定好好过把造反的瘾。但这个消息让他兴奋异常,不用打仗那么麻烦了,太子朱瞻基在南京,他得到消息必然比我慢。只需要再路上设好埋伏,等这个便宜侄子路过的时候一支暗箭,天下还有谁比我更有资格做那个位置?

欢天喜地的朱高煦在必经之路上设好了埋伏,开始等着侄儿的身影。他左等不见人,右等不见人,最后却等来了朱瞻基已经于六月初三回到北京,定于六月二十七日正式登记继位的消息。再次错失良机的朱高煦只好悻悻而归,继续准备自己的谋反大业。直到宣德元年谋反失败被于谦一顿痛骂,后来又因为狱中恶作剧一样的绊倒侄儿皇帝,被硬生生做成了烤猪。

只是朱高煦单纯的大脑里从来没有想过一件事,为什么他没有伏击到朱瞻基?他在青州,朱瞻基在南京,无论如何他肯定得到消息比朱瞻基早,可是他得到消息就去伏击却没有等到人。朱高炽是五月二十九日猝死,朱瞻基六月初三就能赶到北京,五天时间赶路1000公里是否有可能?仔细想来不由让人倒吸一口冷气,能把这件事说通的方法只有一个,朱瞻基提前知道了父亲的死期,能提前知道一个人死期除了能掐会算外,最大的可能性是他制造了父亲的死亡。

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阅兵结束后回公署,突然从路边窜出一人,一刀刺中马新贻右肋,然后仰天大喊“刺客就是我张文祥,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最后被擒拿归案,这一事件被称为“刺马案”,此乃清朝四大离奇悬案之一!(其他三案为杨月楼案、太原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中国古代有名的案子,人类世界历史上有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案件

与其他三案相比,刺马案被刺官员为一品大员,守卫森严,而凶手与马新贻并无利害关系,整个审理过程颇多蹊跷,朝廷不断催促下却草草结案,主审法官审完后回家躲避,自此不再为官,为何一件刑事案件会如此曲折,其中涉及到了中央与地方的角力。

中国古代有名的案子,人类世界历史上有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案件

中国古代有名的案子,人类世界历史上有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案件

中国古代有名的案子,人类世界历史上有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案件

中国古代有名的案子,人类世界历史上有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案件

中国古代有名的案子,人类世界历史上有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案件

马新贻上任前曾被慈禧召见,之后十分惊恐,并宣称不久于人世马新贻是山东菏泽人,27岁考中进士之后,43岁便成为了浙江巡抚,46岁升为闽浙总督,47岁调任两江总督,他既没有赫赫战功,也没有特殊的政绩,但是提升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如果不是背后有人,实在想不出其他原因。

中国古代有名的案子,人类世界历史上有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案件

在就职前,马新贻奉旨进京向慈禧太后请安,当他从养心殿出来时,身上穿得朝服全部湿透,据马新贻的后代揭秘:慈禧太后曾经授予他一道密旨,要他秘密调查太平天国国库经营的下落及相关事宜,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此去凶多吉险,因而紧张到难以自控。

回到家中,马新贻把两个兄弟叫到身边说道”我这次去任职凶多吉少,万一身有不测,千万不要到京城去告状,要忍气吞声方能自保”。

(马新贻)

准备妥当后,马新贻便出发前往南京,从曾国藩手中接下了主政一方的大权,曾国藩前往天津负责“教案”(法国传教士以传教为由纠结地痞欺压民众,导致民众攻击教会致数十人被谋杀)。

1870年8月22日,马新贻照例阅兵检查,这次阅兵允许百姓观看,结束后马新贻步行回署,却遭遇了张文祥的刺杀。

为了完成这次刺杀,张文祥苦练了刺杀技术数月,他用精钢做了两把锋利无比的匕首,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用匕首刺四五层牛皮。一开始,张文祥一层牛皮也刺不透,可几个月后,他能一刀轻松穿透五层牛皮。在刺杀之前,他还特意考察了地点,确保一击即中。

马新贻被刺中后脸色苍白,蜷缩着身体,众人将他扶回公署,很快便呼吸困难,最终因抢救无效一命呜呼。

刺杀过程疑点重重,审理过程一波三折,最后草草结案案发之后,朝廷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审讯,主审法官为江宁将军魁玉,可张文祥守口如瓶,任由魁玉动用各种酷刑,愣是一个字不说。魁玉一看这样没法交差,于是禀告朝廷:张文祥参加过太平军,我已将他女儿、儿子捉拿归案。

朝廷也不是傻子,知道魁玉说的都是废话,立刻抽调漕运总督张之万去南京审理此案。

张之万是个老油条,知道张文祥背后必有指使,如果审出来了,主使对己不利,审不出来朝廷问罪,于是他就用了一个字:拖!

朝廷觉得此事关系重大,8月30日给曾国藩下了调令,让他立马动身回南京。当时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两头不是人,法国人骂他审案不力,中国人骂他是走狗汉奸。他压力很大,调令正好解救他于水深火热之中,可面对调令,他却以年事已高,老眼昏花为由赖着不走。朝廷三番五次找他,他才勉强答应,11月7日出发,36天后才到南京,上任之后也不着急审案,反而慢慢悠悠地拖着,原来他在等一个人:刑部尚书郑敦谨。

1871年2月19日,郑敦谨姗姗来迟,刺马案才正式开审,但审理过程并不顺利,因为只有郑敦谨一个人在发问,坐在一旁的曾国藩总是闭目养神,几天下来郑敦谨似乎明白了些什么,每当他审到关键之处,曾国藩总会提示几句“差不多就得了”。

郑敦谨看得出来,刺杀马新贻的案件涉及到多个重要部门,牵扯势力庞大,于是他给出了一个结果

“张文祥曾从发逆,复通海盗。曾于马新贻阅边至宁波时,拦舆呈控,未准审理,该犯心怀忿恨。”

也就是说张文祥一开始是好人,后来他的同伴被海盗杀死,他请求马新贻审理,可是案件没受理,于是他怀恨在心,刺杀马新贻。这个说法漏洞很多,想想谁会因为一个不认不识的人不审理案子去刺杀一个人,而且还必须让他死呢?

奇怪的是,朝廷竟然接受了这个结论,4月4日,朝廷批准了张文祥的死刑,执行者就是马新贻的弟弟马四。马四为了报复,让刽子手用铁钩将张文祥的肉勾出,一刀刀地割,从上午到下午割了三个多小时,后来又剖腹挖心祭祀马新贻,整个过程,张文祥自始至终咬紧牙关,没有发出一声喊叫,而他的儿子被阉割后发配至黑龙江宁古塔为奴。

(《投名状》便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

主审法官辞官,曾国藩或许是刺马案知情人!刺马案的离奇之处在于凶手的动机不详,疑点重重,却被凌迟处死,殃及家人!

案件审理结束后,郑敦谨没有得到朝廷的命令就直接离开了南京,临行前,曾国藩给他送行,被送出500两银子,但郑敦谨坚决不收,两位手下却收下了银子。

当他走到半路,向清廷提出辞职,还没等答复,自己就回家了,从此不问朝政,也不管朝廷如何要挟他,他始终坚称有病在身,永不为官。

由此看来,郑敦谨不是不想为官,而是害怕遭人报复,毕竟刺马案牵扯的势力太多,只有隐退才能保全性命。

那么刺马案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涉及到了慈禧和曾国藩的博弈。太平天国在南京经营了10年之久,天王府内金银财宝堆积如山,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攻陷南京后,让手下人私藏了不少的财富,抢掠时间达数天之久,为了灭迹甚至一把火将南京城烧毁,那场火烧了8天8夜,对此朝廷上下颇有微词,慈禧太后更是心中不快,让她无法释怀的是那些财富去哪里了!

(曾国藩)

十几年来湘军战斗力快速提升,很多人传言曾国藩有野心,但是清朝面对内忧外患,却又不得不倚重湘军,当太平天国被铲除后,朝廷开始卸磨杀驴,首当其冲就是曾国藩。

马新贻升迁任职代表的是慈禧的皇权,他去南京的目的,一是为了削弱曾国藩的兵权,另一个方面则是查清太平天国宝藏之谜。而可悲的是他没有自己的一兵一卒,就连卫队都是曾国藩派去保护他的。湘军盘根错节多年,岂是他一人之力就可扰乱。

所以马新贻就成了两方缠斗的牺牲品,他去南京之前便预见了这种结局,但死前依然不甘心,问了一个无解的答案“为什么一个我不认识的人,要杀我呢?”

曾国藩与刺马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使不是主谋,也是其中的知情者,正因如此,他才会百般阻挠,将张文祥处死。

张文祥也是一名铮铮铁骨,不管谁来审问,我自岿然不动,让这起刺马案成为了一桩悬案。不过,随着时过境迁,真正关心此案的人又有几人,值得思考。

结语:

最终两江总督的宝座是还落入了湘军手中,其他人不敢问津,这可能也是一种宿命。

刺马案的离奇之处在于凶手执意要杀死马新贻,而他与马新贻并不认识,所谓的海盗一说只是为了应付别人口实,真正的动机只有当权者最为清楚。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