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下压着几条龙刘伯温,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排第二

朱元璋建立大明三年后(洪武三年北京城下压着几条龙刘伯温,1370年),按照功劳大小封了开国功臣六公、二十八侯、十一伯,分别如下(排名分先后):

北京城下压着几条龙刘伯温,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排第二

六公——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 二十八侯——中山侯汤和,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江夏侯周德兴,淮安侯华云龙,济宁侯顾时,长兴侯耿炳文,临江侯陈德,巩昌侯郭兴,六安侯王志,荥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江阴侯吴良,靖海侯吴桢,南雄侯赵席,德庆侯廖永忠,安南侯俞通源,广德侯华高,营阳侯杨璟,蕲春侯康铎,永嘉侯朱亮祖,颍川侯傅有德,豫章侯胡美,东平侯韩政,宜春侯黄彬,宣宁侯曹良臣,汝南侯梅思祖,河南侯陆聚;十一伯爵——诚意伯刘基(刘伯温),东莞伯何真,徽先伯桑敬,忠勤伯汪广洋,天水郡伯赵天麟,陇西郡伯牛海龙,安定郡伯程国胜,太原郡伯王咬住,缙云郡伯胡深,康安郡伯孙虎,谯郡伯戴德。看到这份敕封榜是不是感觉刷新了三观?人们印象中刘伯温应该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应该是比肩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地位,为什么封赏的时候仅仅排在第三十五位,还是个伯爵呢?

北京城下压着几条龙刘伯温,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排第二

首先我们说说刘伯温为什么不是国公也不是侯爵。

北京城下压着几条龙刘伯温,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排第二

1、时间短

北京城下压着几条龙刘伯温,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排第二

刘伯温是大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被朱元璋征召的,朱元璋首次分封诸臣是在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跟随朱元璋仅仅十余年。

2、资历低

说这个肯定有人不同意,刘伯温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曾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怎么能说他资历低呢?

我们看一下刘伯温投靠朱元璋的时间,上面说了,刘伯温是大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被朱元璋邀请加入起义军的。这之前,朱元璋已经攻下集庆府,有了稳固的根据地,手中已经掌握了十万精兵,足以争霸天下,刘伯温的加入只能说是锦上添花。后来朱元璋论功行赏的时候,刘伯温之前的公侯几乎皆出自其加入朱元璋队伍之前的这些人。

有人说刘伯温属于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有冲突,朱元璋有意用淮西集团压制浙东集团。这种说法十分牵强。

这两个所谓的集团并不明显,即使真的存在的话,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应该也是搞平衡战略,就像影视剧《康熙王朝》里面康熙利用明珠和索额图的党争来互相牵制,怎么会扶持一方打击一方呢?朱元璋眼里,区别群臣远近的主要是出身和归附时间,最核心的成员就是早期红巾军时期与朱元璋一同起义的将领。

说到这里,就提到了刘伯温爵位低的另一个原因。

3、职位关系

我们看朱元璋的分封会发现:在所有公侯里面,只有李善长一个文官,其余都是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将军。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刘伯温只是个伯爵的原因。

刘伯温和李善长肯定是没有可比性的。李善长是最早期主动投靠朱元璋的,属于创业股东之一,并为朱元璋设计了总的战略方针。在朱元璋开疆扩土的过程中,李善长就像汉初的萧何一样,主持着后勤工作,为朱元璋提供了极大的保证。可以说李善长封公爵实至名归。

作为后期被邀请的刘伯温是谋臣出身,这在朱元璋眼里肯定是没有冲锋陷阵的大将重要的,刘伯温以文官位居伯爵之首,已经很不错了。

4、出身

刘伯温投靠朱元璋以前是元朝进士,数次出仕为官。也就是说在刘伯温眼里,元朝并不是不可救药的,这在朱元璋眼里减分不少。

其实不仅仅刘伯温的爵位不高,在封赏了刘伯温第二年(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就赐刘伯温告老还乡了。之后刘伯温在政治上就没有了什么作为,直到洪武八年(1375年),患病离世。

感谢邀请!

刘基,字伯温。他出身于浙江青田一家豪门望族,自幼聪明过人,曾拜郑复初为师,行为举止令郑先生惊异。郑先生恭敬地对刘基的父亲说:“这个小孩子将来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你家祖辈积下了阴功善德,此子日后定能光宗耀祖。”刘伯温在年轻时中过元朝进士(元至顺四年),被委做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官。他博通经史,兼精象纬学,平素为人耿直,慷慨有大节,喜欢谈论天下大事,尤其对兵书谋略研究很深,运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他为官清廉,后因揭发监察御史失职,得罪上司而得不到重用,受排挤回家隐居。没过几年,群雄四起,天下大乱。明太祖朱元璋听说刘伯温乃天下奇士,才能堪比汉代张良、三国时诸葛亮,于是多方延请,才将他请至帐下。刘伯温向朱元璋献上了谋取天下的十八条方略,因而便得到礼遇和重用。从此,刘基在朱元璋身边参赞军务,事无巨细,朱元璋都要向他咨询。朱对刘称先生而不叫名,对人说话时常把刘比做西汉初张良。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定都南京。李善长、徐达由相国改任左右丞相,刘基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在朱元璋开国登基大典上,太史令刘基代大明皇帝宣读祝文;在策封功臣时,刘基奉册宝宣布皇帝命令。那么军卫法有是怎么回事呢?早在龙凤年间,朱元璋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编制极不统一,将校称呼也很混乱。朱元璋称吴王后,曾下令按指挥、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统编军队,曾收到了增强战斗力的效果。到洪武元年(1368年),在此基础上,刘基又“奏立军卫法”,即在军事重要的地方设卫,次要的地方设所,“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大抵每5600人为一卫,长官称指使;1120人为一千户所,长官称千户;千户所下设百户所,设总旗、小旗,以都指挥使司为地方上的最高军事机构;以大都督府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经朱元璋批准实施后,刘基的军卫令加强和巩固了明朝封建皇权的统治。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