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下压着几条龙刘伯温,历史上刘伯温帮助朱棣修建北京紫禁城了吗

靖难之役后,永乐元年(1403),礼部尚书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朱棣于是大力擢升北平的地位,先以北平为北平府,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而朱棣开始筹划迁都北京是在永乐四年(1406),历经14年的工程施工,先后建起紫禁城北京城下压着几条龙刘伯温、太庙、太社稷、五府六部衙门、钟鼓楼等各类主要建筑,永乐十八年(1420),皇宫和北平城最后竣工,朱棣遂于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迁都北京。

北京城下压着几条龙刘伯温,历史上刘伯温帮助朱棣修建北京紫禁城了吗

北京紫禁城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规模稍大,据《明太宗实录》记载:

北京城下压着几条龙刘伯温,历史上刘伯温帮助朱棣修建北京紫禁城了吗

(北京故宫)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明故宫 ,而高敞壮丽过之。

北京城下压着几条龙刘伯温,历史上刘伯温帮助朱棣修建北京紫禁城了吗

我们再看刘伯温,他去世于1375年5月16日,这一年,朱棣还只有15岁,要知道,朱棣是在洪武十三年(1380)就藩燕京北平,刘伯温还在世的时候,朱棣还是生活在朱元璋身边的尚未就藩的年轻皇子。

从时间看,刘伯温自然不可能帮助朱棣修建北京紫禁城,他帮助朱棣修建燕王王府也不可能,这不是因为避免朱元璋等的猜忌,是压根儿挨不上,完全没有交集。

(刘伯温画像)

(朱棣剧照)

因此,刘伯温巧建紫禁城、紫禁城的风水布局和刘伯温有关等等,都是民间传说。

当然,换一个思路也可以找到一些关系。

前面说过,北京紫禁城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而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下令修建宫城,曾经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选址在钟山的“龙头”前建造皇宫,从这个意义上,北京紫禁城借鉴了刘伯温的部分思路,也算他间接参与了建造吧。

李善长的职场情商比刘伯温要高很多,而且官场经验也非常丰富,而且李善长搞后勤那可是元末明初无人能比,朱元璋在前线打仗,而李善长稳坐大后方,源源不断支持粮草。所以李善长一直都是淮泗功臣集团的头头,李善长就坐稳了大明开国文臣之首的宝座。

北京城下压着几条龙刘伯温,历史上刘伯温帮助朱棣修建北京紫禁城了吗

北京城下压着几条龙刘伯温,历史上刘伯温帮助朱棣修建北京紫禁城了吗

李善长这个人职场情商高啊,朱元璋当年名头响了,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而李善长就考察这些人,挑选其中有才能的人,推荐给朱元璋,连刘伯温宋濂等人都是李善长推荐的。这样一来,朱元璋就剩了很多时间,不必为人才缺乏而担忧。所以说李善长能够分担领导的忧虑,这样人在哪里都吃的香。

北京城下压着几条龙刘伯温,历史上刘伯温帮助朱棣修建北京紫禁城了吗

《明史·李善长传》:太祖威名日盛,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复为太祖布款诚,使皆得自安。有以事力相龃龉者,委曲为调护。

北京城下压着几条龙刘伯温,历史上刘伯温帮助朱棣修建北京紫禁城了吗

这个李善长在朱元璋前期的时候还充当过刘伯温的角色,他就曾经联系朱元璋南渡长江,攻打南京,朱元璋听从了他的建议,结果还真的成功了,南京是朱元璋打下的最早的根据地,也就是朱元璋能够和天下英雄争雄的最大本钱。

北京城下压着几条龙刘伯温,历史上刘伯温帮助朱棣修建北京紫禁城了吗

而朱元璋攻下南京后,还想打镇江,这个朱元璋味口有点大,他手下的将领就有的不愿意了。这个事情朱元璋也知道,于是他想搞欲擒故纵的把戏,逼迫将领们顺从他的意思。于是朱元璋假装生气突然发火,要军法处置这些将领,但是李善长就看出来了,这是朱元璋的计策,需要有人打掩护,搞配合,他立马跑出来,劝说朱元璋为这些将领们求情。于是朱元璋唱红脸,李善长唱白脸,就轻而易举的拿下了不听话的将领。

《明史·李善长传》:太祖得巢湖水师,善长力赞渡江。既拔采石,趋太平,善长预书榜禁戢士卒。城下,即揭之通衢,肃然无敢犯者。太祖为太平兴国翼大元帅,以为帅府都事。从克集庆。将取镇江,太祖虑诸将不戢下,乃佯怒欲置诸法,善长力救得解。

刘伯温的职场情商就有点不够了,总是有一点书生气。朱元璋是红巾军的余部,在早期还打着小明王韩林儿的旗号,甚至朱元璋还会在中书省专门给韩林儿设御座,有时候带着许多手下的文武百官都来拜韩林儿。但是这个刘伯温就不拜,搞特殊。要知道这可是领导安排的事情,刘伯温不拜就不拜了吧,还说了一句特别伤人的话,这不就是一个放羊娃吗,拜他有啥用啊。

为啥说这句话伤人呢,因为刘伯温一方面他是读书人看不起放羊放牛的,说白了就是看不起大老粗,没文化呗。一方面朱元璋当年也是放羊放牛的出身,他手下的大将好几个比如徐达,汤和都跟着他一起放牛放羊。刘伯温骂了韩林儿也等于揭了领导的短,得罪了朱元璋,还得罪了他手下一群大将。

《明史·刘伯温传》初,太祖以韓林兒稱宋後,遙奉之。歲首,中書省設禦座行禮,基獨不拜,曰:“牧豎耳,奉之何爲!”因見太祖,陳天命所在。

而且李善长的眼光就比刘伯温要老辣,看人看的准。刘伯温虽然学问高,本事大,就是眼光不行。这个李善长在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的时候,就看准了朱元璋能成大事,朱元璋攻打滁州的时候就去投奔朱元璋了,朱元璋一看这个人岁数有点大,又有点文化,就将他留下来了。

《明史·李善长传》: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

而刘伯温就不一样了,刘伯温是真的没眼光啊,当时红巾军发展的如火如荼,大元朝廷早就腐朽没落,摇摇欲坠,完蛋那是迟早的事。但是刘伯温就是抱着元朝这棵树不放,甚至早年间还配合元朝对付过农民起义军。

后来朱元璋打下浙江,听说刘伯温是个人才,亲自带着礼品请他出山相助,结果刘伯温就是看不上这个朱元璋,觉得朱元璋这个大老粗不靠谱,没答应朱元璋。最后朱元璋发展的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朱元璋的手下写了一封信给刘伯温,这个刘伯温就出来辅佐朱元璋了。朱元璋很高兴,优待刘伯温。

《明史·刘伯温传》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

对于朱元璋来说,淮西功臣集团就是好比马云创业的“十八罗汉”,李善长就是其中之一,朱元璋还没混出个样,就觉得这个人有前途,能成大事,早期就加入团队,是原始合伙人。这些人是可以和朱元璋同生共死,荣辱与共的。

而浙西文臣集团就是职业经理人团体,刘伯温则是职业经理人。刘伯温在元朝就是地方大官,元朝不行了就投靠朱元璋麾下。无论怎么改朝换代,职业经理人在哪里都有饭吃。

当然李善长最厉害的还是在于他会讲励志心灵鸡汤,当然这主要是对朱元璋讲。朱元璋一个放牛娃以前过惯了苦日子,本身的见识眼界都不高,投奔红巾军也是为了吃饱肚子混口饭吃,没啥大志向,也没啥大方向。

这个李善长也不过是一个村学究的水平,可是这个人也能说会道,年龄也比较大。朱元璋听了鸡汤,觉得李善长就是人生导师,立马打了鸡血似的,觉得自己也能成为鸡汤中的主人公。

这李善长对朱元璋讲的心灵鸡汤就是刘邦从一个草根布衣成为皇帝的故事。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也就是一个草根,为人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会用人,五年就平秦灭楚当了皇帝。现在元朝也快要土崩瓦解了,天下大乱了改朝换代了。你和刘邦的所处的时代是一样的,再说了你家就和刘邦的老家不远,他当年留下的天地龙气,你应该接受。学习他的所作所为,你就可以一统天下当皇帝了。

朱元璋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一个草根也可以当皇帝,但是李善长的话让他改变了以前的想法,原来以前还有个叫刘邦的草根也当了皇帝,原来真的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

这就李善长的比刘伯温强的地方。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