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到处是冤魂,如果用一句诗句来形容南京,你会用哪一句为什么

如果要用一句诗句来形容南京南京到处是冤魂,我会选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首七律诗:

七律: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历史上的南京有过多个别称:建业,建康,六合,金陵,,,,是一个有五百多年的都市,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市之说。

自从伟大领袖毛主席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过了长江,国民政府的首都回到了人民共和国的怀抱。

现在国人只要看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就会马上联想到这就是——南京。

明仁宗朱高炽,是大明王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从1424年八月登基,到次年五月急病去世,满打满算不过十个月的时间,但与此同时,朱高炽也是大明王朝强盛之路中最不能跳过不提的一位。

南京到处是冤魂,如果用一句诗句来形容南京,你会用哪一句为什么

南京到处是冤魂,如果用一句诗句来形容南京,你会用哪一句为什么

在朱棣篡了侄子朱允炆的帝位之后,就开始了一连串对外扩张的举动,下西洋、征北元,威慑诸邦,万国来朝,而身居监国之重的朱高炽,就是朱棣最重要的后盾,他虽然在位只有短短十个月,但自永乐八年起,朱棣开始了北征蒙元的军事行动,朱高炽奉命监国,到朱棣去世时,朱高炽已监国十四年之久,一手奠定了后来的仁宣之治的基础。

南京到处是冤魂,如果用一句诗句来形容南京,你会用哪一句为什么

事实上,自朱高炽担任起监国之责开始,就一直心向南京,朱棣之所以选择北京,更多是因为北京为他的龙兴之地,朱棣在南京造的杀孽太多,经常受到噩梦冤魂的干扰,加上北京地靠北元,是最佳的进攻跳板,对朱棣来说,只有彻底灭亡蒙元,大明才能算是真正的稳固,他老爹朱元璋的那些什么不征之国条约,在朱棣眼中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

南京到处是冤魂,如果用一句诗句来形容南京,你会用哪一句为什么

可是朱高炽的想法和老爹不一样,作为一个实实在在处理政务的监国太子,朱高炽太明白祖父、父亲一路对外扩张、内耗而导致的帝国症结了,在朱棣治理下的大明虽然表面强盛,但其内部千疮百孔,朱棣能维持永乐盛世,那都是朱高炽、夏元吉等人硬扣死扣出来的,甚至连朱棣的小金库都没有放过,朱棣的盛世其实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盛世。

也就是因为如此,朱高炽知道大明不能再折腾了,如果继续选择建都北京的话,那势必要和蒙元为邻,双方彼此都无法获得喘息的机会,随时都会擦枪走火,蒙元好说,它本就是游牧民族起家,没钱没粮了去打草谷就行了,可大明不同,它是一个传统封建主义国家,不可能靠强行剥削下层阶级和敌人来饱腹,必须要发展经济才行,除非能一下把对手打趴,否则的话,大明是经不起内外消耗的恶性循环的。

此外,朱高炽之所以更看重南京,而不是北京,那是因为其实北京并不适合作为一个国都的存在,它过于偏向北方,而远离中原腹地、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这些要害位置,不利于控制全国,且漕运十分不便利,要靠京杭大运河长期长途输血,这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长途运输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损耗。

而朱高炽不同于朱棣那样态度强横,视天下为一人之天下,朱高炽曾经说过:“南北供亿之劳,军民俱困,四方向仰,咸仰南京,斯亦吾之素心”,可见他也确定是因为北京运输过远过繁,空耗民力,为了保护帝国的统治基础,同时也免去每年都要花费大批物资来修缮紫禁城,劳民伤财,才会决定迁回南京的,朱高炽谥号中的“仁”可谓是名副其实了。

所以在朱高炽即位之后,立刻改变朱棣时期的对外扩张政策,改为安抚百姓、收缩对内发展的道路,在他去世前一个月,就已经设立了南京守备,将太子朱瞻基安排去南京驻守,准备迁都,可惜的是,在迁都还没能完全定下来的时候,朱高炽就因病去世,而即位的太子朱瞻基也不愿听从看似温弱的父亲朱高炽,继续在紫禁城里住了下来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2022-06-10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