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明朝被清朝篡改,明朝的历史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被清朝篡改了有何依据吗

首先真实的明朝被清朝篡改,你的题目肯定是事实,明朝历史一定是被篡改了,出于简单明了,只说几个点:

真实的明朝被清朝篡改,明朝的历史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被清朝篡改了有何依据吗

一、中国的历史历来都是官修,也就是说只有官方才能编写史书,民间是不可以修史的,为什么?当然是怕把真相写进史书了,而每一个新朝代的建立都是屠杀和血腥,后人读了会不爽的。比如康熙时著名的“明史案”,庄廷龙修的《明史》如实记载了清军屠杀江南人民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所以才招致灭门之祸,只不过康熙的借口是说他书中仍然擅用亡明年号。这一点就说明很多史书里本身都隐瞒了或篡改了部分历史,因此,作为封建专制和思想控制最为严重的清朝,他编的史书里不可信的就更多了。

真实的明朝被清朝篡改,明朝的历史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被清朝篡改了有何依据吗

真实的明朝被清朝篡改,明朝的历史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被清朝篡改了有何依据吗

真实的明朝被清朝篡改,明朝的历史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被清朝篡改了有何依据吗

二、中国历来都是本朝修前朝的史。这一点史是接着上面一条最后一句话来说的,本朝写前朝史,必定是一部抹黑史。因为本朝和前朝的关系太过紧密,前朝往往是由本朝推翻,为了证明本朝的合法性正确性,必然要极尽抹黑前朝之能事。举几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崇祯杀袁崇焕居然是因为皇太极用了《三国演义》中“蒋干中计”的桥段,说崇祯中了回来告密的太监的反间计,怒杀袁崇焕,这就是典型的抹黑前朝皇帝。崇祯虽然问题很多,但断然不会傻到这种田地。

还有就是张献忠,说其嗜杀成性,平日喜怒无常,动辄杀人。尤其是治蜀期间,一日数变,一会儿杀大臣,一会儿杀举人,一会儿杀驸马,一会儿又屠城。我想,张献忠为人嗜杀成性可能是真的,但真的变态到这地步我不怎么信。不管他是什么人,想当皇帝统治一方是肯定的,逢人便杀,成批成批的屠杀百姓,这不符合古代任何一个统治者的初衷,因为没有了人,就没有了统治的基础,钱粮赋税徭役从哪来?再说,他这么神经质,手下人都拥护他?这类抹黑明朝的例子有的是,不一一例举了。

三、清朝的特殊性决定他在抹黑篡改和专制这条路上走的一定会更疯狂。满清是东北那嘎达的少数民族,人口很少,做梦都没想到将来有一天可以入主中原,统领神州。所以多尔衮入关后很多高层还主张像以前那样把北京抢劫一空,然后一把火烧了继续回沈阳。是多尔衮坚持留下来定都北京,最后统一中国。

但是满清骨子里始终认为汉人和自己不是一条心,一是时不时想造反,把自己再赶回东北那嘎达吃雪,所以他们处处压制汉人,而且东北禁止汉人进入,以防止将来退回东北发现老窝被端了。二是自己往上数三代都是纯文盲,汉人始终看不起自己,这样催生了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清朝对皇子的教育非常系统,皇子们读书也非常努力,所以清朝皇家的知识水平整体不错,个人修为都不错(事实证明文盲当政必出奇葩)。第二个结果就是严格管控舆论,任何文字诗句都可能变成对皇家的影射,所以清朝文字狱横行,这是满清文化不自信的巨大表现。连“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样的诗句都能当成对自己的诋毁,可见史书得被篡改成什么样子,明朝得被抹黑成什么样子。

因此,满清抹黑明朝是肯定的,张廷玉的《明史》中不足为信的也肯定不少,当然了,历史上多少正史又是可信的?要我说,也许正史反而是野史,而野史也许才是正史。

被焚毁的《明实录》官方藏本《明实录》曾经拥有四种明政府收藏的钞本,它们分别是皇史宬正本、内阁副本、御览小型本,以及弥补内府旧本之缺的大本。这四个版本的《明实录》无疑是非常珍贵的善本。因为政府高度重视,修撰人员的层次较高,校对人员也有相当规模,但很遗憾的是,这四个善本没有一版流传至今!

真实的明朝被清朝篡改,明朝的历史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被清朝篡改了有何依据吗

明末战乱,《明实录》已损失了一些卷帙,比如《熹宗实录》缺天启四年及七年六月共13卷,清廷曾下诏购求,终未能得。清廷建立后,为了修《明史》,变将明政府所藏的四种善本移入明史馆,作为修史的参考。等到《明史》修完,变又把它们移入内阁大库,等到仿照武英殿诸史作《明史考证》也完成时,便将《明实录》视为废纸和累赘,为了腾出内阁大库装其他档册,便听从满族大学士三宝的意见,于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将《明实录》的四个正规钞本,全部移出内阁大库焚毁!

真实的明朝被清朝篡改,明朝的历史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被清朝篡改了有何依据吗

真实的明朝被清朝篡改,明朝的历史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被清朝篡改了有何依据吗

笔者认为,乾隆焚毁《明实录》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没有地方收藏,而在思想文化的专制。由于《明实录》中记载了大量明政府与清先祖的历史关系,即自努尔哈赤起建州卫女真与明政府的隶属关系,为了隐藏这一历史真相,便将《明实录》付之一炬、值得注意的是,焚毁《明实录》的时间与《四库全书》纂成的时间大抵一致。众所周知,清修《四库全书》除了粉饰盛世气象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借机焚毁不利于满清的书籍,据统计,为修《四库全书》而销毁的书籍共达十万部。《明实录》焚毁于《四库全书》修完之际,绝不是偶然,它是清朝文化专制思潮及禁书逆流的牺牲品,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

真实的明朝被清朝篡改,明朝的历史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被清朝篡改了有何依据吗

明政府收藏的四部《明实录》被焚毁了,但明代私人传抄的《明实录》及清初明史馆官员抄的《明实录》却侥幸留存了下来,不过,这些《明实录》没有一种本子是完整的,直到民国时期梁本及台本的出现,才结束了这种局面。

现存《明实录》的重要版本现存《明实录》版本中,主要有明代私人抄本及清初明史馆钞本。

明代钞本主要是神宗万历十六年开馆重新誊录太祖至穆宗各朝《实录》、《宝训》时,翰林院誊录官员及校对官员私下抄出,而为民间竞相传抄者,所以今传世各本多为穆宗以前各朝实录。

而神宗以后的《实录》,如神宗、广宗、熹宗《实录》就留存比较少。由于私人抄录《明实录》同样面临着焚毁的命运,故存留下来的也很少。清代明史馆抄本,是修《明史》时为众多史官翻检而抄录的一些本子。尽管当时也将明政府所藏四本移入明史馆以供参考,但仍不能满足需要,所以才另抄几份。在明府四本被焚毁后,史馆抄本又的流传于世。而现在流传的版本主要如下:

1、馆本系统

(1)馆本 国立北平图书馆藏红格钞本,简称馆本。起自太祖,至于熹宗。来源是清代明史馆,《明史》修成后移藏内阁大库,清末发交学部图书馆,该馆后易名京师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解放战争时,国民党政府将馆本运往美国国会图书馆寄存,后归还台湾,藏于台北双溪故宫博物院。学者认为馆本就是明代内阁所藏副本,是明府四本唯一幸存的副本,但也残缺不全。由于馆本是现存最完备的本子,所以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便以此本为整理对象,将之陆续补抄完备,并据此复制成晒蓝本及影印成台本。

(2)晒蓝本 这一本是民国时期中研院史语所谓整理《明实录》而从北平图书馆藏红格钞本(馆本)晒蓝复制而成。它几乎完全保持了馆本旧貌,成为馆本系统之一员,晒蓝本实际上是从馆本到台本的一个过渡体。

(3)台本 台本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时开始利用馆本的微缩胶卷放大影印而成。馆本寄存美国时,美国国会图书馆征得当时驻美大使胡适同意,将馆本拍成微缩胶卷。史语所迁台后,便由胡适出面请美国国会图书馆将胶卷转增史语所。史语所于是用此微缩胶卷放大影印成今天的台本。

2、抱本系统

(1)抱本 抱经楼本《明实录》,简称抱本。该本起自太祖,止于神宗,由抱经楼藏印。抱经楼是清代学者卢址的藏书楼,地址在浙江宁波。其所藏《明实录》,民国初年归浙江吴兴了(湖州)刘氏嘉业堂所有,所以盖有嘉业堂的印。

抱本虽然是明钞本,但并非所有卷都是明钞本。这本原来是明神宗重抄时为词臣私下传抄出来的,后来归李应昇所得,李应昇下狱后,被抄没入官,等到返还时已经残缺不全了。现存抱本是明钞本与其他本子拼合而成的。

(2)苏本 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传抄《明实录》,简称苏本。苏本是民国初年江苏省国学图书馆传抄嘉业堂藏抱经楼本而成,所缺部分据嘉业堂所藏其他本配补,但仍缺《熹宗实录》,后来根据他本补入。

(3)梁本 梁鸿志影印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本《明实录》,简称梁本。民国三十年(1941),长乐人梁鸿志借来苏本,据此影印成册,这是中国《明实录》的一部印刷本。梁本跟苏本一样,从《太祖实录》到《神宗实录都是从嘉业堂所藏抱本及嘉业堂别本传抄而来,但《熹宗实录》则非来自于嘉业堂,而另有所源,有部分学者认为源自馆本。

3 广本

广方言本《明实录》,简称广本,此本起于太祖,止于光宗,仅却熹宗一朝。有“广方言馆藏书”印。广本也是几种本子拼合而成,有明钞本也有清钞本。广本至民国初年为国民政府兵工署所藏,民国二十年七月兵工署将广本曾给中研院史语所。

综上所述,《明实录》最权威的本子是明政府所藏的皇史宬正本、内阁副本、大本(内府旧本复制本、小本(御览小型本)四种写本,可惜在清初被销毁。现存最完备的本子只有馆本系列、抱本系列及广本诸种。

作为记录明代历史真相的《明实录》虽然在明朝遭到秘闭,在清代受到焚毁,但《明实录》以其原始史料的巨大价值,而被人们传抄开来,流传戏曲,有明一代的历史事实及清初隶明的事实真况,最终没有被掩盖。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