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王去世后有人接班吗,多年前接班了父亲的工作,如今兄弟姐妹让我一人赡养二老,合理吗

谢谢邀请白龙王去世后有人接班吗!

这事合理,桌面上说的过去。

当初接班顶替了父亲的工作,自己有了铁饭碗,一生旱涝保收,衣食无忧,现在退休了有退休工资拿,晚年老有所养,又是衣食无忧,赡养老人也是应该的。

那年代接班顶替,子女都有份,偏偏顶替工作的只能有一人享受国家这个待遇,能接班的那个子女是何其的幸运!

我家姊妹6个,两个姐姐一个哥哥都安排了工作,大哥嫌工作不好,吵着让父亲提前病退,原本可以轮到底下三兄妹有一个能接班的指标被大哥强占了,可怜三个小的,没有一个过的舒坦,一个个过着鸡耙食的日子,苦苦挣扎,苦苦求生,这种苦,很多人都能体会。

父母晚年时,有父亲的退休工资,不要子女负担,但父亲说,俩老口百岁升天的后事,有工作的子女出大头。母亲去逝,二姐大哥出钱多一点,父亲去逝有安葬费,无需谁多用钱。

还讲一个实例,一独老头,一生无儿无女,退休时无人接班,那时直系亲属的子女可以接班,有两个人选,一个是亲侄儿,一个是亲外甥,那就抓阄吧。

亲侄儿不抓,主动放弃,对叔叔说,自己人老实,又没文化,接班顶替也轮不上好岗位,一生大约是在食堂烧锅炉的份,子女也沾不了光,还是让外甥接班吧。

外甥高中毕业,有知识,有文化,能说会道,人又灵光,进去工厂接班准有出息,这个指标让给外甥,也就是自己的亲老婊。

但是,有条件。就是外甥将来发达了,要帮扶自己,帮忙照顾自己的一对儿女。

果不其然,侄儿的想法是对的,做法也是对的。外甥接班以后混的是风生水起,还当了个不大不小的官,后来,兑现承诺,将表哥的一对儿女都安排了工作,待表哥的儿女视为亲生儿女对待,不负当年表哥的承让之恩。

象题主遇到的事,都是好事。表面上兄弟姐妹让你一个人赡养二老,你好象是吃了亏,其实不然,你还是在沾父母的光。父亲有退休工资,俩老口工资够吃,无需为生活费犯愁。只是挨着老人住,方便照顾老人。那些兄弟姐妹们还要出去打工,为生计劳命奔波,他们才是可怜的人。

同是一奶同胞,命运却千差万别,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吃亏,有人沾光,感概万千!还有人吃了肉怕是骨头,想吐出来又怕人看到,那就肉埋在饭里吃吧,装穷叫苦,千万别大声,被人听见不好。

诸葛亮从没有说过让姜维接班姜维是凉州天水郡冀县,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将。直到蜀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军出祁山,由于当时曹魏郡守的抛弃,姜维投降了蜀汉政权。

白龙王去世后有人接班吗,多年前接班了父亲的工作,如今兄弟姐妹让我一人赡养二老,合理吗

从此姜维在诸葛亮帐下谋差,当然也非常受到诸葛亮重用,从一个降将到仓曹掾、奉义将军、阳亭侯,到诸葛亮去世时候的中监军、征西将军。但是诸葛亮从来没有说过让姜维做自己的接班人。

白龙王去世后有人接班吗,多年前接班了父亲的工作,如今兄弟姐妹让我一人赡养二老,合理吗

其实大家能够有如此想法,完全受到演义小说影响。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收服姜维上确实花费了一番心思的,在姜维投降后,诸葛亮拉着姜维的手说:“哎呀,我自出茅庐以来,寻遍天下贤才,就是准备将自己平生所学传授给他,一直找不到人,今天遇到了你,我的心愿算是达成了。”姜维听后当然也很激动。

白龙王去世后有人接班吗,多年前接班了父亲的工作,如今兄弟姐妹让我一人赡养二老,合理吗

可是在正史上,诸葛亮从来没有说过如此的话。

诸葛亮重用姜维,但不会让姜维接班姜维是凉州人,属于争取对象,然而诸葛亮是蜀汉政权包括了荆州集团、益州集团、东州集团三方势力,诸葛亮是不可能让新进来的姜维接班的。

根据《三国志·蒋琬传》里面记载,诸葛亮曾经秘密上表后主刘禅说推荐蒋琬,认为若自己不幸去世,可将“后事宜以付琬”。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朝廷就任命蒋琬为尚书令,很快又加升都护、假节,兼任益州刺史,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另外,还有史料反映,诸葛亮病危之时,后主刘禅就派尚书仆射李福到前线慰问,实质就是想知道蜀汉政权以后的总经理由谁接班,诸葛亮就推荐蒋琬,并说蒋琬之后由费祎接任,费祎之后就再没有说。结果费祎之后是姜维接棒,继续撑住蜀汉这个将倾的大厦。

诸葛亮临终将军权交给杨仪的问题杨仪,荆州襄阳人,最初是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为功曹;之后关羽派遣杨仪到成都出差,受到刘备接见,刘备赞赏其才,被擢升为尚书;由于与尚书令刘巴闹别扭,被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杨仪出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

杨仪这个人好像总是与人不对付,做尚书时与上司尚书令刘巴不对付,到诸葛亮这儿又跟魏延不对付。由于魏延一向主张北伐,诸葛亮担心自己死后魏延有情绪,就秘令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在自己死后负责退军事宜;对于魏延让其断后,如果魏延不从命、有情绪,就不要管了,这边直接退军。注意这里诸葛亮没有说将魏延怎么样,只是给魏延安排任务,至于魏延干不干,由魏延自己看着办;而杨仪自作主张,致使魏延、杨仪之间矛盾激化,加之魏延人缘不怎么好,得不到支持,最后被马岱斩杀。

其实这一切都不是诸葛亮愿意看到的,当初之所以让杨仪牵头负责,因为杨仪身为长史,是最适合统筹全局的人选;就这诸葛亮还不放心,给他安排了费祎、姜维两个人帮忙,结果还是让杨仪搞砸了。

事实说明,诸葛亮在识人方面,与刘备相比还是相差一个层面滴。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