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曾说河南怎么啦,河南新郑为什么会有“黄帝故里”有哪些历史依据

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谣言止于智者曾仕强曾说河南怎么啦。陕西朋友始终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实际上是中科院把新郑黄帝故里推进教科书的,肯定还有下文,新郑黄帝故里项目,只是为下一步的考古工作制造舆论。扒个养鸡场,凭借个水泥建筑造假,还没有干?凭这个就能进教科书?

能逃过中科院和教育部的专家的法眼吗?

判断新郑黄帝故里真假,最关键的,就是要能找到黄帝部族的聚落遗址,无论是帝都还是故里,聚落遗址一定离此地不远,而且黄帝部族是6500年前最强部族,聚落遗址也应该是最大的仰韶文化遗址,如果新郑真是有熊国之墟,仰韶文化聚落遗址就必然有,如果没有,证明它就肯定不是

看了无数陕西盆友的抨击文章,也只有问道td网友的文字靠谱,他也是照搬别人的,但是最起码他抓住了要害,就是要看周围有没有足够多的仰韶半坡时期的遗址。

已有的新郑唐户遗址,在新郑有140万平米,其中30万平方米属于裴李岗文化遗址,是全国最大裴李岗遗址,有65间房基出土,仰韶文化遗址部分,上限早于半坡遗址,大河村文化遗址在新郑正北,也有半坡和庙底沟时期遗址出土。这应该是科学院论文有关新郑黄帝故里结论的底气所在。也可以看出,科学院做事的严谨性,新郑黄帝故里,是有考古学依据的,已经可以自圆其说的情况下,中科院才通过赵永恒研究员的推策论文,对外宣布的。

笔者有一个结论,黄帝部族是仰韶文化早期,最强部族,所以它一定脱胎于一个强大的伏羲氏族母体,唐户遗址最可贵的地方,它本身就是最大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具备产生黄帝强大部族的条件。相反,如果一个地区,根本就没有裴李岗文化遗址,它有没有可能产生黄帝部族?应该说,出黄帝的地方,必然有伏羲氏族遗址,这是个先决条件。

我是【十二十页】,我的回答:俗话说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河南,八千年看甘肃。陕西西安是13朝古都;而河南有中国八大古都中的四个,甘肃更厉害,有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遗存距今约7800年。中华上下万年,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所以堪称半部中国史。三千多年朝代的都城都在河南十三朝古都洛阳

曾仕强曾说河南怎么啦,河南新郑为什么会有“黄帝故里”有哪些历史依据

曾仕强曾说河南怎么啦,河南新郑为什么会有“黄帝故里”有哪些历史依据

曾仕强曾说河南怎么啦,河南新郑为什么会有“黄帝故里”有哪些历史依据

八朝古都开封

七朝古都安阳

夏商古都郑州

古语云,得中原者得天下,古代如此,现在依然如此,河南郑州俗称世界级交通枢纽中心,当然,这是开玩笑,但是郑州基本上是现在火车的必经之路,几乎每次出差都路过郑州。

话又说回来,其中这个中原就是指的河南,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了数不清的历史古迹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有龙门石窟,殷墟的甲骨文,洛阳的牡丹,嵩山的少林寺,著名的云台山等等。

河南位于天下之中,南来北往、经济文化交流最方便的中心之地,碰撞出不同思想、文化、诞生的精英最多,其中老子、庄子、岳飞等等都是出自河南,中国最早的三个朝代:夏商周的都城长期位于河南地区,奠定河南地区数千年的政治地位。

曾去过一次商丘,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商文明的诞生地,有“华商之源”的美誉。可见河南每一个省份都有相应的年代象征。

为何总是有很多人黑河南同胞其实身边有很多河南伙伴,都非常好,并且这次疫情也让我们见识到了全国第一大省的威力,一个医院出了8000个人,真是令人佩服。那么为何在之前,河南伙伴的口碑会不好?首先声明,我不是地域黑,我认为祖国都是大好河山,我只是谈谈我的理解。

当年豫北旱灾,花园口决口,豫东成为黄泛区,豫南信阳事件和板桥水库大决口。数以万计的豫北,豫东百姓纷纷逃荒陕西,豫南两市逃荒湖北和江西、浙江。

资料显示:“1944年8月,仅进入陕甘宁边区的就有9000余人,同期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仅太行、太岳两区的更多达25万余人,大约相当于全边区所有的六分之一;截至1944年年底,河南黄泛20个县逃亡人口约631070人。”

所以说,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基本都是受灾的同胞,吃不饱睡不饱,对于外来的灾民,本身自己都还困难呢,怎么会欢迎外面来的人,自然名声就会受损。其实这都是历史遗留时间,希望大家能正式看待。

【结语】

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居之地。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

截至2018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906万人,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9%,排在广东省、山东省之后居全国第三位。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河南的位置都非常重要。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