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十万冤魂盖什么压着,战争打到生死关头,应该派未成年人上战场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南京三十万冤魂盖什么压着。

南京三十万冤魂盖什么压着,战争打到生死关头,应该派未成年人上战场吗

大家知道少共国际师吗?

南京三十万冤魂盖什么压着,战争打到生死关头,应该派未成年人上战场吗

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简称少共国际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一群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青少年组成的武装部队。

南京三十万冤魂盖什么压着,战争打到生死关头,应该派未成年人上战场吗

1933年8月,“少共国际师”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江西博生县(今宁都县)宣告成立,全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全师辖3个团,共1万多人,党、团员占70%,全师战士的平均年龄在18岁左右,最小的年仅14岁,一些人入伍时还没有枪高。中央军委在师长和政委的人选上反复遴选,最后决定派战术素养好、指挥能力强、作战勇敢的28岁陈光出任该师师长,政委则为年仅17岁的总政青年部长肖华。

南京三十万冤魂盖什么压着,战争打到生死关头,应该派未成年人上战场吗

事实证明,少共国际师的战斗力弱。

年龄小的孩子,不但体力弱,意志力也不能和成年人相比,说白了不适合做军人。在残酷的实战中,少共国际师迅速消耗,伤亡速度远远高于普通部队。

“少共国际师”开赴战场后,官兵们在将军殿、团村、大脑寨、驿前、广昌、石城等地,进行过几十次战斗,仗仗打得残酷壮烈。

少共国际师第一场战斗是在福建与国均展开的一场遭遇战,当时每人配发10颗子弹,战斗一开始子弹就打光了,很快与敌人拼起了刺刀。少年兵力量弱,拼刺技术差,只能两个娃娃对付一个敌人,一个牵制一个刺杀。

在一些激烈近战中,围剿苏军的国军战士回忆:红军战士竟然是一群半大孩子。我们拼刺刀的时候,这个孩子个子太小,头顶只到我的下巴。他的力量很弱,我两下就把他的刺刀打飞了。

然而,持续一年多的激烈战斗,部队伤亡严重,由成立时的八九千人锐减至2700人,最终取消了师的编制。

其中,长征初期,少共国际师在石城打了一场硬仗,伤亡数千人,余部只剩5000多人。

为此,根据地各县党和共青团又陆续为该师输送了2000多名新战士。

然而惨烈的湘江会战中,少共国际师一度被挡在湘江一侧,拼死才突围成功,所部锐减到2700人,损失了一半以上。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整个工程共计用时28年,用掉了3.5亿块城砖。由于朱元璋下令城砖上必须刻有制造者姓名,以及当地州县长官的姓名,所以城砖的质量出奇的好。以至于南京明城墙在几百年后的抗日战争中依然发挥着作用。

南京三十万冤魂盖什么压着,战争打到生死关头,应该派未成年人上战场吗

南京三十万冤魂盖什么压着,战争打到生死关头,应该派未成年人上战场吗

南京三十万冤魂盖什么压着,战争打到生死关头,应该派未成年人上战场吗

南京三十万冤魂盖什么压着,战争打到生死关头,应该派未成年人上战场吗

明城墙暗堡里的欧洲刺刀还要从2017年说起。当时,南京明城墙武定门南侧有一段城墙开裂,于是保护管理中心的人就到了武定门维修城墙。

不经意间,维修人员发现了一处已经被战争摧毁掩埋的暗堡工事,经过工作人员的清理后,从这座暗堡中出土了一些作战遗留物和生活用品。有刺刀、子弹、水烟壶、雪花膏、骨质小印章等等。

经过专家们的勘察,以及对照民国时期绘制的《南京城防工事现状示意图》,确定了这座暗堡是南京城防工事中的第46号暗堡。

暗堡中的子弹和弹壳给后世留下了很多信息。比如弹壳上的字母 "H" 表示产地为济南兵工厂,“25”则表示子弹制作于民国二十五年,即1936年。另外一些外国进口的子弹中也会标注时间,比如“33”表示生产于1933年。

除了子弹之外,还有一个进口的东西就是刺刀。出土的刺刀整体长度52厘米,刃长38厘米,是德式毛瑟步枪刺刀。

毛瑟步枪自清末以来便引入中国,之后开始仿制,但由于晚清腐败和北洋时期的军阀混战,军队的装备无法统一生产。直到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家从形势上完成统一后才开始统一生产。

1934年,国民政府向德国订购了一万支毛瑟步枪,德国也将图纸技术资料提供给了中国。第二年,蒋介石下令巩县兵工厂进行仿制,并且把新枪定名为“中正式”步枪发放军队装备。

虽然当时中国已经能够仿制毛瑟枪,但不知什么原因,中国并没有大量生产与之配套的刺刀,反而是选择从欧洲国家进口。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南京明城墙暗堡中的欧洲刺刀。

最后说一下,城墙内的暗堡最多只能容纳四个人,由于里面空前狭小,而且通风性极差。持续射击时烟雾根本无法排出,在里面的人会非常难受。但即便这样,那些革命前辈依然坚守不屈。

1937年12月13日,日本攻破南京城周围的城门和城墙,在其后6周的时间内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屠杀。抗日战争结束后,经过国民政府的统计,日军屠杀了我中华同胞34万以上。

如今的南京明城墙历经了650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长的古代城垣。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保留下了先辈们的抗日事迹,留下了那段血与火沧桑岁月。它也在时时刻刻告诫后人,牢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