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3大谜案,同治皇帝仅十九岁就病死,他真是因为寻花问柳而染上不治之症的吗

同治皇帝载淳是怎么死的?历来关于这个问题说法不一清朝3大谜案。官方说是死于天花。野史笔记称其死于梅毒。

清朝3大谜案,同治皇帝仅十九岁就病死,他真是因为寻花问柳而染上不治之症的吗

同治的老师翁同龢有写日记的习惯,而在他的日记中记录了1874年11月29日,同治在西苑游玩的时候着凉,然后就开始连日生病违和,10天后开始“反疹”,次日经过御医的诊断,确定是天花。

清朝3大谜案,同治皇帝仅十九岁就病死,他真是因为寻花问柳而染上不治之症的吗

从12月9日到10日,同治被确诊以来,翁同龢从太医处得到的讯息、看到的药方确实是天花。翁同龢12月11日的日记中记录了同治的病情有所减轻,并且详细记录了所服用的药方。而从这一天开始,翁同龢每天都会进宫问安,回家后写日记的时候必定会详细记录医疗方案和药方。

清朝3大谜案,同治皇帝仅十九岁就病死,他真是因为寻花问柳而染上不治之症的吗

12月16日,圣旨传令翁同龢与军机大臣、御前大臣进见。这是同治自得病以来,翁同龢第一次被召见,同时也是军机、御前大臣们第一次被召见,翁同龢见到了病重的同治,他看到了一脸疱疹十分密集,目光中流露出憔悴的样子。估计是这个景象吓到了老翁,以至于他彻夜不得寐。

同治皇帝如此病了一个月,到了次年1月6日,翁同龢再一次见到了同治。此时的同治已经卧病在塌,面容憔悴,疱疹结痂一半都没有脱落,看起来被病情折磨得十分痛苦。如此又诊治了6天,到了1月12日,19岁的同治皇帝载淳不治身亡。

同治皇帝之死,《清史稿》及其他官书都说死于天花,当代研究清史的学者,更具体地说他由于痘毒内陷,导致“走马牙疳”。

但是,当时私议盛传同治帝死于梅毒,是慈禧太后不知道是这种病,强行当做天花来治,愈治愈重,最终耽误了时间,一命呜呼。而这类私议其实并非物种生有,空穴来风。

同治皇帝确实私生活比较放浪,也存在微服纵淫的事实。他经常出宫找暗娼,毕竟著名的青楼妓院里有他的臣子们狎妓取乐。而参与到他这个事情中的人,不止几个小太监。他寻花问柳这个事情,翁同龢也是知晓的,只是老翁在日记里写的比较隐晦。比如同治连续半个多月都不上来上课。

同治皇帝寻花问柳的不轨行为,朝野乃至慈禧本人似乎都心知肚明,所以如果说同治得了花柳病,似乎也有可能。

但同治是否得了花柳,这个事情却并不一定是真的,因为所有记载之中,都没有这种猜测的依据,老翁的日记中也没有做这方面的暗示。所以笔者认为同治应该是死于天花。

不过,同治帝的死与其放飞自我的不检点行为不无关系。如果不是他常常夜间行动,夜夜笙歌,把身子掏空了,那么一个19岁的青年,一期旺盛的生命力,加上当时比较相对良好的医疗条件,是绝对不会被天花击倒。从日记上看,他患病之后的临床表现,有气虚肾亏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为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原创不易,若您喜欢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是对笔者最大的支持和肯定!

1

清朝3大谜案,同治皇帝仅十九岁就病死,他真是因为寻花问柳而染上不治之症的吗

这件事曾国藩是不会主动去做的,湘军攻克天京后,他就向朝廷表明态度,主动裁撤湘军,并让曾国荃辞职回家。曾国藩这么做实际上是为了保护自己及其家人。

清朝3大谜案,同治皇帝仅十九岁就病死,他真是因为寻花问柳而染上不治之症的吗

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湘军已经具备了取代清朝的实力,只是这时曾国藩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太好,心气不高了。假如曾国藩称帝,必然引起军阀割据,解决军阀割据不是短时间能奏效的,曾国藩没有那么多时间了。弄不好创业不成还会身败名裂,家族不保。

清朝3大谜案,同治皇帝仅十九岁就病死,他真是因为寻花问柳而染上不治之症的吗

清朝3大谜案,同治皇帝仅十九岁就病死,他真是因为寻花问柳而染上不治之症的吗

曾国藩不想造反,但是曾国藩的手下很多人都鼓动曾国藩黄袍加身,这其中他的弟弟曾国荃最卖力。工作没做通,反而叫他辞官回家,曾国荃是有心结的。裁撤湘军牵扯官兵利益,工作不好做,面对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湘军弟兄,裁撤他们曾国藩自己都觉得棘手,这时候马新贻来了。

2

马新贻的任务主要有两项,一项是裁撤湘军,另一项是查找太平天国财宝的去向。平定了太平军,湘军立了大功,本来应该得到奖赏,朝廷却要裁撤湘军,追查责任,湘军对朝廷怨言很大,正没地方撒气,马新贻代表朝廷来了,湘军找到了发泄不满的渠道。

马新贻接任两江总督,他不知道这是一个烫手山芋吗?知道。马新贻被慈禧召见,是和儿子马毓祯一起去的,马毓祯在外等候,马毓祯说,马新贻出来时面色难看。上任之前马新贻又回家一趟,专门向家人交代,他此去凶多吉少,一旦出现意外千万不要告状。

马新贻的行为至少说明三点,第一,他对自己的危险处境有预知;第二,危险并不来自个人恩怨,一个封疆大吏个人恩怨几乎很少有摆不平的;第三,危险来自政治势力,而且势力比较强大,足以让马新贻畏惧,而且朝廷也没有能力替他维持公道。把这三点合起来看,马新贻的危险矛头直指曾国藩。

3

曾国藩有能力收拾马新贻,可他向朝廷表了忠心,刺杀两江总督这样的事,会让朝廷嫌疑,容易让自己若上一身骚,曾国藩是政治老手,他不会干这种事情。但是这种事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能干得出来,曾国荃火爆脾气,打仗很厉害,政治能力很一般。

慈禧也是政治高手,马新贻被杀是谁干的她能分析个差不多。慈禧认为这事和曾国藩脱不了干系,于是下旨让曾国藩去审理这个案子。两江是曾国藩的大本营,情况熟,谁干这事可能性大他更能分析个八九不离十。

曾国藩接到命令,推说自己眼病严重去不了,曾国藩有眼疾是事实,这边直隶总督能干,过去查案就不能干了,曾国藩这是在避嫌,他心里清楚案子和湘军有关,没法秉公办理。实际上曾国藩也想去,他得去灭火,不然这事闹大了,闹明了,老九曾国荃有可能造反,这是他不愿看到的。慈禧当然也不想湘军造反,这事只有曾国藩能压得住,所以他必须去。慈禧再次下令,只要还有口气就赶紧去。戏演到这份上也差不多了,于是曾国藩到了两江。

4

和曾国藩一起派去审理案件的还有郑敦谨,审理案子的过程中整个都是郑敦谨问话,曾国藩一言不发。曾国藩不说话,并不能说明他不管事,实际上他在观察案件发展,以静制动。

郑敦谨和曾国藩接受刺马案时,案子已经有了初步结果,正是因为朝廷不满意才让他们两个进一步审理。郑敦谨接手的是烫手山芋,糊弄了事慈禧不满意,真要查清案件的幕后主使,恐怕郑敦谨很难走出两江地界。

不过郑敦谨是个聪明人,随着案件审理的深入,当他感受到案件背后存在强大的幕后黑手时,他把球推给了曾国藩。曾国藩说,就按以前的结论定案吧!

以曾国藩当时的实力除了朝廷他怕谁,他完全可以把案子查个水落石出,不用有任何担心,再说曾国藩也不是那种做事稀里糊涂的人。可见曾国藩心里有数,他已经知道事是湘军干的,他要保护他的弟兄。

曾国藩不让郑敦谨再往深里查了,如果郑敦谨不听话,下场不会比马新贻好。可是他不深入查,没法给慈禧一个交代,慈禧那儿他过不了关,没办法,一结案他就给慈禧递交辞呈,回家养老了,根本没敢回京,他怕慈禧要他的小命。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