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杀夫占妻案,瓦氏夫人是谁为什么称她为明朝抗倭第一女将

“人生如此艰难明朝杀夫占妻案,你要自己学会变强!”瓦氏夫人的一生深刻地诠释了这个道理。

明朝杀夫占妻案,瓦氏夫人是谁为什么称她为明朝抗倭第一女将

瓦氏夫人出征时,家里的男丁几乎死绝,为了保护岑家的最后一丝血脉,年近花甲的瓦氏夫人毅然决定代替自己两个年幼的曾孙出征,在战场上亲自披甲挥刀,然而不幸再次降临……

明朝杀夫占妻案,瓦氏夫人是谁为什么称她为明朝抗倭第一女将

明朝杀夫占妻案,瓦氏夫人是谁为什么称她为明朝抗倭第一女将

瓦氏夫人年轻时,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岑花,然而这个动人的名字并没有给她带来幸运。

岑花是广西归顺直隶州土司的女儿,后来嫁给了田州土司岑猛。明朝嘉靖六年,她的丈夫岑猛被朝廷指控犯上作乱,岑猛百口莫辩,连同他的儿子岑邦彦一同被诛杀,其孙岑芝因年幼幸免于难。

年幼的岑芝继承了土司的职位后,因为年幼所以瓦氏夫人便代理知州事。好不容易孙子长大成人,嘉靖二十九年,岑芝被征调到海南岛镇压叛乱,最终不幸战死。瓦氏夫人只好抚养岑芝的两个儿子,并且继续代理知州事务。

没过多久,嘉靖三十三年,沿海倭寇猖獗,兵部尚书张经出任总督东南国务大臣,抗击倭寇,张经传令征调田州土司领兵出征。继任田州土司的岑大禄年纪尚小,瓦氏夫人便请求督府让自己代替自己的曾孙出战。督府知道瓦氏的名望,便封瓦氏为“女官参将总兵”,让其领军出征。

瓦氏夫人训练了七千五百名士兵,驰援沿海战场,岑花亲自披发舞刀,全线斩贼首和溺死者约三千余人,后又烧毁倭寇船只三十余艘,巾帼不让须眉。因为瓦氏夫人在抗倭过程中的杰出战绩,被朝廷破格封为“二品夫人”。

可惜的是,第二年,抗倭总督张经,被严嵩、赵文华陷害,导致抗倭军队失去了有效地统率。瓦氏夫人于是告老还乡,不久之后便病逝。

瓦氏夫人并不是自己想成为英雄,而是被迫成为英雄。在自己丈夫、儿子、孙子都死后,为了保护自子的曾孙,瓦氏夫人从后台站到了前台、从一个年迈的老太婆变成了一个女将军,如果可以选择,我想瓦氏夫人更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相夫教子,颐养天年。

奇葩的想法,结婚就是结婚,案件就是案件,没有必然联系,想的太多了吧?焦虑防肠断。

明朝杀夫占妻案,瓦氏夫人是谁为什么称她为明朝抗倭第一女将

为什么很多案件发生在夫妻之间?当然是两人接触的比较多,相互之间各种琐事和摩擦比较多造成的。

应该去避免出现各种矛盾,或者解决矛盾,可不像有的人主张的躲避矛盾,恐惧婚姻,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病态,绝对不提倡,也是不正常的。

人应该面对生活,而不能学鸵鸟策略,对个人对社会都是没有好处的,希望积极面对,快乐生活。

回答这个问题可能看的人不多,也要回答,希望人们看到正能量,有一点微薄之力也是好的。希望人人且行且珍惜,能够多为别人着想,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安定、幸福。

在朱元璋亲自主持制定的《明大诰》里面,有这样一个被朱元璋拨乱反正的案例,“军人妄给妻子案。”案件过程匪夷所思来了,结果大快人心。

明朝杀夫占妻案,瓦氏夫人是谁为什么称她为明朝抗倭第一女将

明朝杀夫占妻案,瓦氏夫人是谁为什么称她为明朝抗倭第一女将

明朝杀夫占妻案,瓦氏夫人是谁为什么称她为明朝抗倭第一女将

明朝杀夫占妻案,瓦氏夫人是谁为什么称她为明朝抗倭第一女将

洪武18年(公元1385年),起初山西洪桐县,有一个兵士叫唐润山,他状告一个农民叫姚小五的抢了他的媳妇。

明朝杀夫占妻案,瓦氏夫人是谁为什么称她为明朝抗倭第一女将

因为涉及军婚,所以刑部来了公函,负责这个案子的洪桐县,很快做出来判决,限期姚小五将史灵芝归还给唐润山,否则以破坏军婚罪论处。

明朝杀夫占妻案,瓦氏夫人是谁为什么称她为明朝抗倭第一女将

明朝杀夫占妻案,瓦氏夫人是谁为什么称她为明朝抗倭第一女将

姚小五懵逼了,自己和妻子史灵芝已经结婚多年,孩子都有3个了,我们自己的媳妇就是抢了别人的呢?

这个看似唐润山仗势欺人的案件,实则并没有那么简单。按照《大明律》,史灵芝是姚小五明媒正娶的合法妻室,两人不但有事实婚姻关系,还有爱情结晶。很显然,唐润山是属于无理要求。

但是,在当时很多官员却并不这么认为,甚至连很多普通老百姓也不这么认为。因为大家都是从元朝过来的,游牧民族有一个传统,那就是老婆是财产,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风俗一直影响到了当地的婚俗。

原来20多年前还在元朝的时候,唐润山的兄长曾经和史灵芝订过娃娃亲,但是由于战乱等各种原因,唐润山的兄长早就死掉了。后来是灵芝在家人的做主之下,就嫁给了姚小五,人共同生活多年,并生儿育女。但现在唐润山找来了,那么按照当地的习俗,唐润山就有权继承自己的”嫂子”。毕竟从战乱年代过来,娶个老婆还真的是不太容易的事情啊。

所以这个案子究竟判得合不合理?就只能一层一级,最终由刑部拍板了。当时的刑部尚书王峕(你不要知道这个读什么,反正不影响故事进展),他认为《大明律》颁布不过十来年,还在不断完善中,而当地风俗已经流行近百年,处理民间事务,自然应该遵循民俗为主,法律为辅,于是把史灵芝判给了唐润山。

然而王峕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判决,直接要了上上下下几百口子的命。从原告唐润山到洪桐县,再到兵部,刑部。凡是接触这个案子的,支持这种判决的,无一例外,全部问罪。

其实即便站在今人的角度看这个问题,王峕等人被判罪也都不冤。

大明已经开国20年,处处以恢复汉统为正统。洪武2年(1368年)朱元璋“亲加裁酌”,确定了《大明律》仿唐律12篇的体例设置。可这些人却还在遵守着元朝的风俗。你们拿朱元璋当什么?

立国20年,司法部门竟然还在遵循元俗治国,显然枉费了朱元璋的一片苦心。朱元璋在开始制定《大明律》的时候,就提出了“夫法度者,朝廷所以治天下也。”所以王峕死得一点都不冤。

而朱元璋一锤定音,立法就是为了治国,避免走元末法制败坏的老路。朱元璋不但还了姚小五和史灵芝的完整家庭,还用刑法明确告诉大家,要抛弃陈规陋俗,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

而《明大诰》,就是以具体生动的案例,来解释法理,让百姓形成对事情是否合法的认知。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