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简历,京剧界历史上,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军有着怎样的艺术人生?

李军老师,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杨派老生、有名京剧演员、书法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有名老生演员、京剧名家李军简历。

我们都知道李军他是学习杨派艺术,也研究了很多年了,应该说是对此非常精通了,他自言谈不上精通也谈不上研究,应该讲他是学习杨派的,他记得他1978年参加中国戏曲学院,那时候开始学习京剧艺术的时候呢,他第一出戏就是跟叶鹏老师,学习的是杨派名剧《文昭关》,打那儿以后呢,他对杨派就逐渐逐渐开始迷上了。那我们也都知道京剧大师杨宝森呢,他以他非常精湛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那么同时呢,他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三位艺术大师呢,并列的是四大须生,可以说将老生这个行当推向了一个高峰,那么他是研究杨派艺术的,这个杨派艺术跟其他三个流派,最大的不同在哪儿,有两种美嘛,就声腔艺术,一个叫气势美,还有一个就是韵味美,后来他学习杨宝森艺术以后呢,通过几位老师在对他的教授,他逐渐逐渐意识到杨宝森先生他完善了一个气势和韵味相统一的这样一个完美的唱腔艺术,他既有苍劲有力,悲凉的气势上的这一块,你比如像《碰碑》叹杨家,就这样大段的反二簧,在气势上非常有的,同时呢,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呢,又找到了韵味上的一种美,是以情带声,所以他们在学习这个杨宝森艺术的过程当中,就逐渐逐渐领悟到他之所以,他的嗓音非常宽厚,而且这样宽厚的嗓音,很难达到就是有很多音,他能游刃自如这是很不容易的,杨宝森先生大家一说,就是他的擞音,水擞、干擞、涩擞、提喽擞、三连擞,就他这些音运用的非常非常好,这些东西这都是杨宝森先生他潜心研究了若干个艺术家的一些个流派的风格,逐渐逐渐在体会人物的过程当中,形成了他自己的演唱风格,李军他觉得这点来说呢,他们这辈人不及前人,但是他们在学的过程当中,逐渐会逐渐去领悟一点他们的东西,那么就是他在学习杨派的过程当中呢,也学演了很多他的戏,因为杨宝森先生大家都知道,杨失伍《杨家将》、《失.空.斩》、《伍子胥》,你比如说《伍子胥》,很多人都在演《伍子胥》,那么演《伍子胥》,怎么来把握这样一个人物,他觉得杨宝森先生为什么,因为他当年这出戏是从《鼎盛春秋》那么演绎过来的,那时候很多老先生都在演,为什么最后他成了经典了,他不一样,他把人物弄明白了,他是一个武将,说你把他唱得太武气,他不是老生了,你把他唱得太柔弱了,他又不是伍子胥这个人物了,伍子胥是潮神呢,在历史上,是我们神化了的一个人物,他是潮神、怒,像潮水一样非常怒这个人,非常怒,所以他伍员马上怒气冲,他第一句唱的就是这个,我坐在马上非常怒气,为什么,楚平王杀了我一家三百余口,这个人很有文化,很有修养,他有很大的抱负,他对国家又很想出力,但是没有想到,因为楚平王父纳子妻,他的爸爸去上书去指责了楚平王,结果楚平王把他一家全杀害了,但这个人呢,他心胸狭窄、刚愎自用,所以说在把握人物的过程当中,他觉得杨宝森是最成功的,他特别是最有特色的,就是他的一轮明月,原来他是跟汪桂芬汪先生学的,他这个戏是汪派比较特别出名的,但是他讲究有气势,后来杨宝森先生通过他的演唱又把韵味美加进去了。

他们有个叫板,咚咚咚,有个静场,他们现在很多演出,就是掐了很多东西,比如说搜场,出门看看有人没人,咚咚咚更鼓,打更鼓,一望门,两望门,完了进门把灯放下,把门关上把凳子搬好,爹,娘,就念那几句,现在恰好说怎么那么拖沓了,说不好看了现在,掐掉,砸了,违反了戏曲的规律,杨宝森先生一定要要,这是什么东西在他们戏曲当中,他这个更鼓很重要,打的是心态他坐在屋里头,他要过这一晚上,我能不能过得去昭关,他要等啊、等啊,东皋公那没音信,心里着急,出门看看,咚咚咚~,表示是夜晚,把观众情绪也打下来了,把意境打出来了,全弄完了以后,咚,头更来了,所以杨宝森先生这个爹娘,这句出来撕心裂肺,就是他这种彻底爆发了,一更已经来了,又感叹,“爹、娘",他这是叫板,是做尺寸,而且从慢板到二黄原板,到两段快原板,一个一个高上去,所以说他们觉得杨宝森先生他的演唱风格确实就是能够拿得住你,包括他那个你比如说,我本是卧龙岗,他那擞运用,“我本是/卧龙岗",相当内紧外松,很得意,司马懿这么多人,实际上我是空城,“散淡",他一定得到位这个音,他该有的他就有,他没有就马上收掉,“散淡的人”,他这个音特别好听,“散淡的人",这一气,中间没有缓气,就在那儿,他都是咬槽的,一个槽一个槽咬着它,漂亮极了。

李军他是从师于谁呢,他这么多年的成长应该讲是离不了他几位老师对他辛勤的哺育的。他记得他第一个拜的老师就是梁庆云,梁先生。就是河北省京剧院的有名杨派老生演员,梁庆云梁先生,他对杨派非常有研究,当时李军他很崇拜他,就是崇拜,哎哟,真好听他那个声音,当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到他的《举鼎观画》、《南阳关》、《沙桥饯别》,哎哟,一下迷上了,而且他专程跑到石家庄去拜的他,后来跟梁先生学了很多戏,杨派的戏,后来1988年去香港,到香港演出,正好赶上演一台全部杨家将有一出《清官册》,那天正好跟非常有缘分,跟马长礼老师又结缘了,当时他们爷俩一人演了一半,演完了以后呢,长礼老师说,小军这孩子挺好,我收他,他又跟长礼老师又学了很多戏。后来这是他读研究生班的时候,就正式跟李鸣盛老师学戏,因为李鸣盛老师也是学杨派的,他也是对杨派非常有研究,那他当时跟他学了很多,像《打登州》、《捉放曹》、《珠帘寨》、《打渔杀家》,像《洪羊洞》像这些戏,后来拜胡少安,这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就是他们有一年去台湾演出,他跟尚长荣老师,他们俩演了一出《将相和》,他来看戏,看完戏以后,他一下就喜欢,他说这小孩有发展,他还没收过学生,后来就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交流,就这样他就拜了胡少安老师,但他跟他学戏学的很少很少,因为海峡两岸隔的地方太远了,所以很少有机会去,他也很少有机会来,当然学的很少,后来就是最有影响的就是当时一两年最有影响的应该是汪正华汪先生,因为他跟杨宝森先生他同过台,他是真正同台,同台演出,像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汪先生唱完了以后,杨宝森先生唱,俩人分不出谁是谁来,酷似,声音酷似,像极了,同样一个《洪羊洞》录音,把杨宝森先生的《洪羊洞》录音跟汪先生的一起放,哪个是杨先生,就俩人声音像到这种程度,就说汪先生对杨先生的研究那就是更加到位,汪先生他既有他的继承的一块,他还有他的心得,他觉得他的理论这块也非常好,他因材施教,就李军他跟他学习这里面他悟出来什么叫杨派来了,他对他帮助实在太大,所以他非常感谢他这些老师这么多年对他辛勤的培养,非常感谢。

观众是如何来评价他的,说李军是个什么样的京剧演员呢,大家说李军是个很有书卷气的京剧演员,这是对他一个很大的表扬,李军之所以这么书卷气,最大的还是得益于他的多才多艺,因为大家知道,李军不仅仅是唱得好、演得好,他还拉得好。最起先他学拉京胡的,后来就是学唱当演员了吗,家里还希望他当演员,但是他通过拉京胡这些年来,他悟出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搞唱的演员最好会一门乐器,这个京胡是跟演员直接讲话的,就像跟它谈恋爱一样,你要拿它当自己的爱人,为什么过去很多拉京胡的这些演员离不了它,因为它能跟你交流了,能跟你说话了,能把你的感情给你抒发出来了,你就离不了这把琴了,马连良跟李慕良先生他们的配合,你说非常珠联璧合,杨宝森先生跟杨宝忠先生,程砚秋先生跟钟世章先生,张君秋先生跟何顺信先生,就他们这种关系,就是流派诞生的一个重要起因。他学京胡是为了辅助他的唱,所以他一般不大会没板的,说一个演员唱着唱着没板了,怎么没板了,他没有心板,再一个他不了解京胡,如果你了解了京胡以后,它这个弓子是戗着的还是顺着的,你能够顺着它的走,你都在它那里面,你出不去的,就是对他把握这个节奏、人物的内心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过门的垫,过门的运用,“叫一声鬼差,"你可以用,可以变化过门,需要这样一种心情,“叫一声鬼差把”,都可以,因为他懂,他可以告诉京胡老师,他说咱们垫这个好或者垫那个好,中间的过门哪个适合这个人物,咱们怎么垫,所以拉京胡对他的演唱是非常有帮助的。

2022-06-11

202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