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区块链,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电子证据司法信任难题

2018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规定了区块链存证技术手段在司法应用当中的合法地位司法区块链。

司法区块链,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电子证据司法信任难题

2019年12月,最高法发布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要准确把握电子数据的审判规则,认真研究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对证据的调查、认定和采信的影响。

电子证据难辨真假,更难以保存,直接影响维权效率。微版权依靠其技术优势和司法优势,帮助普通的电子数据向可信的电子证据成功转变,有效提高电子证据的采信率。

用户通过易保全、公证处、仲裁委等平台官网,输入证书上的备案号,即可查询储存在区块链上的相关信息,包括保全主体、时间戳、哈希值、广互证据编号、相关区块信息等。有效保障用户信息不可篡改、时间不可篡改、电子数据不可篡改,确保全流程可溯源,全数据可核验,全链路可信举证。

目前,微版权的区块链存证技术和存证证据已被司法认可,被北京互联网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内蒙高院、陕西高院、无锡中院等全国各大法院官宣采信,助力原创企业和个人用户成功维权。

2018年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网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

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

规定第一次以司法解释形式对可信时间戳及区块链等固证存证手段进行法律确认,这意味着电子固证存证技术在司法层面的应用迎来重要突破。

2020年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2020年全国两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简称《工作报告》)中指出,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积极推动司法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深度应用,建成全国统一司法区块链平台,创新在线存证方式,在执行中应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提高执行规范化水平。

2022-06-11

2022-06-11